【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耳道扩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扩撑器
,尤其涉及一种外耳道扩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扩撑器一般用于耳道手术,目前没有单独适用于小动物耳道的扩撑器,小动物耳道狭小,且外耳道弯曲,进行鼓膜及鼓膜以内位置的操作,难度较大。
[0003]常规的扩撑器在用于小动物外耳道扩撑时,主要存在的缺点是手术视野暴露并不充分,因为扩撑器一般需要手动操作扩撑,且操作空间小,导致其在撑开的同时,人手以及扩撑器的操作手柄会阻挡视野,进而会影响手术的便利和手术的效果,也给手术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的小动物耳道扩撑装置是需解决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外耳道扩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外耳道扩撑装置,包括:
[0006]一对扩撑臂,用于伸入至外耳道内;
[0007]一对手柄,分别与一对所述扩撑臂相连接,一对所述手柄之间相铰接,一对所述手柄用于沿第一轴线转动,使一对所述扩撑臂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耳道扩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扩撑臂(1),用于伸入至外耳道内;一对手柄(2),分别与一对所述扩撑臂(1)相连接,一对所述手柄(2)之间相铰接,一对所述手柄(2)用于沿第一轴线转动,使一对所述扩撑臂(1)能够沿所述第一轴线转动并撑开所述外耳道;其中,所述手柄(2)与所述扩撑臂(1)之间具有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耳道扩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撑臂(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臂节(101)和第二臂节(102),所述第一臂节(101)与所述手柄(2)相连接,所述第二臂节(102)为弧形片结构,所述第二臂节(102)的弧面用于与外耳道的内表面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耳道扩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节(101)为弧形片结构,所述第一臂节(1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臂节(102)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臂节(101)的第二端与所述手柄(2)相连接,所述第一臂节(101)的第一端的半径向其第二端的半径逐渐变大,且所述第一臂节(101)的第二端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臂节(102)的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耳道扩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节(102)的厚度尺寸为0.03mm
‑
0.07mm。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魏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赛泓升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