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物瘢痕创面的可变张力结构及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60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瘢痕创面的可变张力结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制作动物模型创面;S2.可变张力结构的制作;S3.固定器安装;S4.插销安装;S5.创面处理;S6.换药;S7.可变张力结构拆除;所述的步骤S6中,如需调整创面大小或张力,取下敷料,将插销与固定器分离,按照需要调整固定器,重复步骤S4~S7。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先安装固定器,使用缝线固定固定器从而对创缘进行固定,然后安装插销对固定器进行限位,在换药时不必更换固定装置,仅需要调整固定器的位置后重新安装插销,即能成功构建动物瘢痕模型,而固定器的位置调整带动皮肤跟着调整、增大了创面张力、限制了创面收缩。限制了创面收缩。限制了创面收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物瘢痕创面的可变张力结构及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动物瘢痕创面的可变张力结构及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瘢痕是动物严重创伤的自然结局,皮肤严重创伤后的瘢痕常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外观缺陷。探究瘢痕的发生进展机制和防治手段是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动物模型是最常用的研究手段。但是因为动物皮肤中脂膜肌的存在使创面多以收缩的形式愈合,需要额外借助药物实现动物瘢痕模型构建,难以形成符合研究使用标准的自然瘢痕创面。残余药物也会对研究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
[0003]科学研究表明,瘢痕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创面张力是关键因素之一,在愈合过程中对创面施加张力可以导致瘢痕自然形成,避免药物干扰。因此,增大创面张力,限制创面收缩,是成功构建动物瘢痕模型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0004]尽管目前有创面固定环、抗收缩环等装置,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但部分产品(CN214413854U)因材料刚性不足或与创面粘连的连接方式无法限制脂膜肌导致的创面收缩;部分产品(CN214967043U)隔断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物瘢痕创面的可变张力结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制作动物模型创面;S2.可变张力结构的制作,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四件3D打印的固定器(1)和对应的插销(2);S3.固定器安装,T1.四件固定器(1)首尾连接布置,组装固定器(1)并调节至合适大小将可变张力结构放置于创面上方使创面位于中央空洞内,T2.根据创面形状选取合适缝合孔,使用缝线对创缘进行固定;S4.插销安装,根据需要,将插销(2)穿过插槽孔(103)及开口槽固定标尺(102);S5.创面处理,使用敷料将可变张力结构与创面一同包扎;S6.换药,换药时不必更换固定装置;S7.可变张力结构拆除,瘢痕生成后,去除缝线,移除可变张力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物瘢痕创面的可变张力结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中,如需调整创面大小或张力,取下敷料,将插销(2)与固定器(1)分离,按照需要调整固定器(1),重复步骤S4~S7。3.一种用于动物瘢痕创面的可变张力结构,包括四件3D打印的固定器(1)和对应的插销(2),其特征在于:四件所述固定器(1)首尾连接布置在动物瘢痕创面周围,任意一件固定器(1)均包括安装柄(101)、标尺(102),安装柄(101)上设置有组合孔,组合孔包括让相邻标尺(102)通过的长方形通孔(105),组合孔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阳王雪欣刘蕾潘博涵金剑汤焘刘青松朱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