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56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包括主盒体、电路板、盒盖和导线,所述主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与所述主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仓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凸轮转动到最低点时,推动第二滚轮向下,压缩第二压缩管,第二压缩管内部带热量的空气被压缩并从第二双管件中排出,而此时第二压缩管带动滑杆在套管中向下滑动,滑杆拉动第一压缩管展开,第一压缩管吸取带热量的空气,在凸轮转动到最高点时,第一滚轮向上压缩第一压缩管,带热量的空气从第一双管件中排出,通过设置散热仓组件,实现上下双向散热,快速降温。速降温。速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充电器通常指的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的设备,采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将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一种静止变流装置,数码产品发展至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其产品体积越来越小,充电能效越来越大而且携带非常方便。电动汽车充电是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充电快慢影响着电动车使用者出行的规律。根据电动车动力电池组的技术特性和使用性质,可存在着不同充电模式。
[0003]如中国专利CN216443479U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包括下壳,所述下壳的上端卡接有上壳,所述上壳的上端卡接有上贴面,所述下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贴面,所述下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下壳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防折弯接头,所述防折弯接头的内侧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延伸至下壳的内侧与控制板相连接,此技术,能对充电盒两端的线缆进行保护,防止在拉扯时漏水,加长了两端的防折弯接头的长度,减少充电盒的安全隐患。
[0004]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是长时间连接电源和电动汽车进行电能的输送,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盒会因为长时间运转而产生热量,热量积聚过多,会导致内部的温度升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是长时间连接电源和电动汽车进行电能的输送,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盒会因为长时间运转而产生热量,热量积聚过多,会导致内部的温度升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包括主盒体、电路板、盒盖和导线,所述主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与所述主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仓组件,所述散热仓组件包括马达,所述马达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侧滚动连接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轴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缩管,所述第二滚轮的轴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压缩管,所述第一压缩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侧与所述第二压缩管的上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一侧两端固定连接有外罩,所述外罩的外部一侧与所述马达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外罩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双管件,所述外罩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双管件。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双管件位于所述第一压缩管的上方,所述第二双管件位于所述
第二压缩管的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管、所述滑杆和所述第二压缩管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双管件的上端外侧与所述主盒体的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双管件的下端外侧与所述主盒体的下端内部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散热仓组件,实现上下双向散热,快速降温,通过启动马达,马达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到最低点时,推动第二滚轮向下,第二滚轮向下施力,压缩第二压缩管,第二压缩管内部带热量的空气被压缩并从第二双管件中排出,而此时第二压缩管带动滑杆在套管中向下滑动,滑杆拉动第一压缩管展开,第一压缩管吸取带热量的空气,在凸轮转动到最高点时,向上推动第一滚轮,第一滚轮向上压缩第一压缩管,带热量的空气从第一双管件中排出。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两组散热机构,加快散热的效率,通过将电路板安装在主盒体内部,将导线连接在电路板上,闭合盒盖,两组散热机构位于电路板的后方,正常连接电动汽车使用此便携式充电盒,在产生热量后,热量蔓延至外罩内部,主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提高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中散热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中散热仓组件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1、主盒体;2、电路板;3、盒盖;4、散热机构;41、安装板;42、外罩;43、散热仓组件;431、马达;432、连接板;433、套管;434、第一压缩管;435、滑杆;436、第二压缩管;437、凸轮;438、第一滚轮;439、第二滚轮;44、第一双管件;45、第二双管件;5、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包括散热仓组件43和散热机构4。
[0024]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散热仓组件43和散热机构4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2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包括主盒体1、电路板2、盒盖3和导线5,主盒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4,散热机构4包括安装板41,安装板41的一侧与主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41的另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仓组件43,散热
仓组件43包括马达431,马达431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凸轮437,凸轮437的外侧滚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38和第二滚轮439,第一滚轮438的轴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缩管434,第二滚轮439的轴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压缩管436,第一压缩管43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滑杆435,滑杆435的下侧与第二压缩管436的上侧固定连接,滑杆43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管433,套管4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32,连接板432一侧两端固定连接有外罩42,外罩42的外部一侧与马达431的一侧固定连接,外罩4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双管件44,外罩4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双管件45。
[0026]其整个散热仓组件43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启动马达431,马达431带动凸轮437转动,凸轮437转动到最低点时,推动第二滚轮439向下,第二滚轮439向下施力,压缩第二压缩管436,第二压缩管436内部带热量的空气被压缩并从第二双管件45中排出,而此时第二压缩管436带动滑杆435在套管433中向下滑动,滑杆435拉动第一压缩管434展开,第一压缩管434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包括主盒体(1)、电路板(2)、盒盖(3)和导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盒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4),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的一侧与所述主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1)的另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仓组件(43),所述散热仓组件(43)包括马达(431),所述马达(431)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凸轮(437),所述凸轮(437)的外侧滚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38)和第二滚轮(439),所述第一滚轮(438)的轴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缩管(434),所述第二滚轮(439)的轴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压缩管(436),所述第一压缩管(43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滑杆(435),所述滑杆(435)的下侧与所述第二压缩管(436)的上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3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管(433),所述套管(4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3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世国韩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瑞华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