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减振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68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阀、减振器和车辆,所述控制阀包括:可移动的阀芯,所述阀芯构造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阀芯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气道内,且使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气体沿所述第一气道单向导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能够保持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的气压平衡,具有集成度高和运动平稳等优点。具有集成度高和运动平稳等优点。具有集成度高和运动平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阀、减振器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阀、减振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上的减振器主要包括弹簧、活塞、活塞杆以及筒体,在汽车经过不平路面时,弹簧吸震后自身会往复震荡,减振器主要抑制弹簧的往复震荡,减振器太软,车身会上下震动,减振器太硬会导致太大的阻力,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将减振器的阻尼调整好后进行安装,但是因汽车行驶路面复杂;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需减振硬一些提供较大阻尼,以免因风阻影响导致车身不稳定;汽车在不平路面行驶时,需减振器软一些提供较小阻尼,以充分吸收路面不平带来的震荡;现有技术减振器的控制阀的阀芯可以沿其轴向来回移动,并通过在控制阀上设置气道以平衡控制阀的两端的气压,但是,由于气道的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控制阀的结构较复杂,且阀芯在运动时的平稳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阀,该控制阀能够保持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的气压平衡,具有集成度高和运动平稳等优点。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控制阀的减振器。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减振器的车辆。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控制阀,包括:可移动的阀芯,所述阀芯构造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阀芯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气道内,且使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气体沿所述第一气道单向导通。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能够保持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的气压平衡,具有集成度高和运动平稳等优点。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塞,所述第一阀塞具有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在所述第一气道内位于所述第一阀塞的内侧;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阀塞和所述第一控制件之间,所述第一控制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下止抵于所述第一气道的内壁且封闭所述第一气道。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件构造成球形;所述第一阀塞的朝向所述第一控制件的一侧构造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具有大圈端和小圈端的圆锥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大圈端止抵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小圈端止抵于所述第一控制件。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道的内周面构造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位于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远离所述第一阀塞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件在所述第一弹性
件的弹力下止抵于所述第一台阶。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台阶构造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气道的中心轴线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围绕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所述第一控制件止抵于所述第一斜面。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阀还包括:先导阀,所述先导阀安装于所述阀芯,所述阀芯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还通过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的一部分构造于所述阀芯且另一部分构造于所述先导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二气道的构造于所述先导阀的部分内,且使所述第二气道内的气体沿所述第二气道单向导通。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芯移动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单向阀仅允许气体沿所述第一气道从所述第一空间流向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单向阀仅允许气体沿所述第二气道从所述第二空间流向所述第一空间。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塞,所述第二阀塞具有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在所述第二气道内位于所述第二阀塞的背向所述阀芯的一侧,且止抵于所述第二气道的内壁;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设于所述第二阀塞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所述第二控制件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下止抵于所述第二阀塞且封堵所述第二通孔。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气道的内周面构造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远离所述第二阀塞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止抵于所述第二台阶。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件构造成球形;所述第二台阶的朝向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侧构造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围绕所述第二气道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具有大圈端和小圈端的圆锥螺旋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大圈端止抵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小圈端止抵于所述第二控制件。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阀塞构造有相对于所述第二气道的中心轴线倾斜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围绕所述第二控制件设置,所述第二控制件止抵于所述第二斜面。
[001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减振器,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控制阀。
[0019]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减振器,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控制阀,能够保持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的气压平衡,具有集成度高和运动平稳等优点。
[0020]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
[0021]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能够保持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的气压平衡,具有集成度高和运动平稳等优点。
[00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的剖视图。
[0025]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的阀芯的剖视图。
[0026]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的先导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剖视图。
[0027]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的先导阀的剖视图。
[0028]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的第二阀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的第一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控制阀1、
[0032]阀芯100、第一气道110、第一台阶111、第一斜面112、
[0033]第一单向阀200、第一阀塞210、第一通孔211、第一平面212、第一控制件220、第一弹性件230、
[0034]先导阀300、第二气道310、第二台阶311、第二平面312、
[0035]第二单向阀400、第二阀塞410、第二通孔411、第二斜面412、第二弹性件420、第二控制件430、
[0036]第一空间500、第二空间600。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阀芯,所述阀芯构造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阀芯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气道内,且使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气体沿所述第一气道单向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塞,所述第一阀塞具有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在所述第一气道内位于所述第一阀塞的内侧;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阀塞和所述第一控制件之间,所述第一控制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下止抵于所述第一气道的内壁且封闭所述第一气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构造成球形;所述第一阀塞的朝向所述第一控制件的一侧构造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具有大圈端和小圈端的圆锥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大圈端止抵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小圈端止抵于所述第一控制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的内周面构造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位于所述第一控制件的远离所述第一阀塞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下止抵于所述第一台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构造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气道的中心轴线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围绕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所述第一控制件止抵于所述第一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导阀,所述先导阀安装于所述阀芯,所述阀芯移动方向两侧的空间还通过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的一部分构造于所述阀芯且另一部分构造于所述先导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二气道的构造于所述先导阀的部分内,且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音波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