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摩托车后泥板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部件相关
,具体为一种耐冲击摩托车后泥板。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是一种常见的代步交通工具,其使用灵活,价格相对便宜,具有广泛的运用,摩托车整体部件相对大型车辆较少,其中相对于大型车辆更具特征化的部件包括后泥板,后泥板可有效减少摩托后轮快速转动时带起的泥水污物飞溅,缺少良好的后泥板防护甚至导致会泥水直接溅到乘员背部。
[0003]现有的摩托车后泥板结构大多为一体化成型,在安装时也是直接对整个成型件进行螺栓固定,但是摩托车后泥板作为置于后部的凸出件,很容易受到冲击磕碰受损,而一旦受损需要更换一体成型件的后泥板则需要进行整体更换较为不便,现也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728427U的具有分体设计的摩托车后泥板,设计为分体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后挡泥板和后内挡泥板,实现多项优点,例如结构简单、加工成型速度快、使用小型注塑机加工、使用小箱包装,降低包装成本等,同时具有可拆分替换的优点,但是该分体结构着重于小巧,缺少对防护的进一步优化及摩托车的车体配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摩托车后泥板,包括后泥板本体(1)和安装于后轮位置的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泥板本体(1)的上方贴合设置有尾灯座(3),且尾灯座(3)和固定架(2)之间为螺栓固定;所述尾灯座(3)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滑槽(4),且安装滑槽(4)为弧形结构,并且后泥板本体(1)的上表面一体化设置有插接凸棱(5);所述安装滑槽(4)和插接凸棱(5)相互吻合,且后泥板本体(1)和尾灯座(3)之间通过安装滑槽(4)和插接凸棱(5)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后泥板本体(1)的活动结构以摩托车后轮为圆心;所述尾灯座(3)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6),且安装架(6)在摩托车尾部螺栓固定,并且安装架(6)的上方设置有后靠背靠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摩托车后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滑槽(8),且后靠背靠板(7)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滑竿(9),并且后靠背靠板(7)整体通过升降滑竿(9)通过升降滑槽(8)构成升降调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利才,罗利通,张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欧佳汽摩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