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技术

技术编号:378515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2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包括: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进液口放入电致变色溶液中;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排气口与负压组件连通,负压组件通过排气口抽取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的空气,在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产生负压;电致变色溶液进入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电致变色溶液流出排气口后,断开负压组件与排气口;对进液口与排气口进行密封。本申请提供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能够避免对电致变色器件基体进行抽真空,防止透明导电玻璃产生变形,因此能够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平面度,实现生产良率的提升。实现生产良率的提升。实现生产良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


[0001]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电致变色器件由两层导电玻璃形成内部空腔,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向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填充电致变色溶液,通常需要将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抽至极低的真空度,大致为20Pa以下,在生产较薄的电致变色器件基体时极低的真空度会使透明导电玻璃在压力差下产生变形,从而使得产品最终的厚度一致性较差,变色性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以及AR眼镜片,避免对电致变色器件基体进行抽真空,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平面度,实现生产良率的提升。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电致变色器件基体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层透明导电玻璃,两层透明导电玻璃之间通过边框胶围合形成内部空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基体,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层透明导电玻璃,两层所述透明导电玻璃之间通过边框胶围合形成内部空腔,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液口与排气口;将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进液口通入电致变色溶液中;将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上的排气口与负压组件连通,所述负压组件通过所述排气口抽吸,在所述内部空腔内产生负压以由所述进液口将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吸入所述内部空腔;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充满所述内部空腔并由所述排气口溢出时,断开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排气口;密封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排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断开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排气口包括:将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完全浸入所述电致变色溶液中;断开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排气口;将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在所述电致变色溶液中静置5

30min后取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排气口进行密封包括:采用紫外固化胶灌注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排气口;采用紫外光照射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排气口,固化所述紫外固化胶以密封进液口和排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通过所述排气口抽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的空气,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内产生负压包括: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基体的内部空腔中的绝对压力为90kpa

100kpa。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负压灌液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华李坤吴旭东杨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瓴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