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219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6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导电封装膜、离子储存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层和透明导电封装膜,其中所述电解质层包括了透明网格支架和电解质,所述透明网格支架包括支撑部和粘接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提供电解质的填充空间,所述粘接部用于将支撑部与离子储存层或电致变色层相连。本申请的电致变色组件采用了透明导电封装膜与透明网格支架配合,使得液态或者凝胶态电解质能够被稳定的封装在网孔中有效降低液态或者凝胶态电解质的漏液风险;同时透明网格支架不影响离子传输,可以保证电致变色组件能够具备优异的电荷传输能力。组件能够具备优异的电荷传输能力。组件能够具备优异的电荷传输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
[0003]现有电致变色组件的结构一般包括玻璃(透明基材)、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玻璃。其中电解质层有固态和凝胶态两种形式。固态情况下的电荷传输能力不佳,电导率过低,调光过程响应缓慢的问题;凝胶态电解质多采用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储存层之间设置胶框进行封装,胶框的固化方式可以是光固化或热固化。其具体的封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将电解液涂覆于导电层表面,再依次覆盖电致变色层和导电层,紫外光引发固化,使得电解液固化可以变成电解质层,完成封装。
[0004]而固态的电解质层虽然可以解决漏液问题,但是其固态情况下的电荷传输能力不佳,电导率过低,使用范围受限。而液态以及凝胶态的电解质层虽然有更好的电荷传输能力,但其需要封边,存在漏液隐患。因此,亟需一种电致变色组件能够兼具优异的电荷传输能力和优异的封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电致变色组件无法兼具优异的电荷传输能力和封装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导电封装膜、离子储存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层和透明导电封装膜,所述电解质层包括了透明网格支架和电解质,所述透明网格支架包括支撑部和粘接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提供电解质的填充空间,所述粘接部用于将支撑部与离子储存层或电致变色层相连。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解质储存于支撑部中,透明导电封装膜可以与透明网格支架配合,形成封闭的存储空间,从而使得液态或者凝胶态电解质可以稳定存在于透明网格支架内,有效降低液态或者凝胶态电解质的漏液风险;同时透明网格支架不影响离子传输,可以保证电致变色组件能够具备优异的电荷传输能力。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部的网孔形状包括鱼鳞状、多边形、圆形和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孔可以是呈阵列规则分布也可以是不规则分布,网孔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鱼鳞状、多边形、圆形和椭圆形。
[0011]可选的,所述支撑部由导电材料制成。
[0012]可选的,所述粘接部由导电材料制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网格支架的支撑部和粘接部材料均含有导电材料,
有利于提高电致变色组件整体的导电性,从而提高电致变色组件的光学性能。
[00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5]1.本申请的电致变色组件采用了透明导电封装膜与透明网格支架配合,使得液态或者凝胶态电解质能够被稳定的封装在网孔中有效降低液态或者凝胶态电解质的漏液风险;同时透明网格支架不影响离子传输,可以保证电致变色组件能够具备优异的电荷传输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电致变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在主视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沿图2中A

A线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透明网格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透明网格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4中透明网格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透明导电封装膜;11、透明基材膜;12、透明导电层;2、离子储存层;3、电解质层;31、透明网格支架;311、支撑部;312、粘结部;313、网孔;32、电解质;4、电致变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致变色组件。
[0025]实施例1
[0026]参照图1,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导电封装膜1、离子储存层2、电解质层3、电致变色层4和透明导电封装膜1。为了使得电致变色组件可以实现变色,透明导电封装膜1包含了依次设置的透明基材膜11和透明导电层12。
[0027]参照图1,透明导电层12通过溅镀、蒸镀等方式可以固定于透明基材膜11上。透明导电层1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铟、掺锡氧化铟、氧化铝、四氧化三铁。本申请中两个透明导电层12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两个透明导电层12材料均选择掺锡氧化铟。
[0028]参照图1,两个透明导电层12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未图示),其中一个透明导电层12作为发射电极,另一个透明导电层12作为接收电极,两个透明导电层12之间形成稳定电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场状态。
[0029]参照图1,透明基材膜11可以充当底材,透明基材膜11的材料含有树脂,树脂包括但不限于PET、PC、PMMA、环氧树脂、聚氨酯胶、硅胶树脂。透明基材膜11延压成型。两层透明基材膜11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材膜11的树脂均使用了PET。
[0030]参照图1,电致变色层4具有灵敏度高、循环性良好的优势。电致变色层4的材料包括有机变色材料和无机变色材料。由于无机变色材料较有机变色材料更稳定,一般选择无机变色材料制备电致变色层4。无机变色材料包括氧化钨、氧化钛、氧化镍、氧化铱和氧化钼。本申请中电致变色层4材料选择氧化镍。
[0031]参照图2和图3,电解质层3包括了透明网格支架31和电解质32。透明网格支架31包括依次相连的支撑部311和粘接部312。支撑部311可以通过丝网印刷至离子储存层2或电致变色层4上,固化成型。支撑部311具有一定高度,其固化形成的网孔313提供填充空间,用于填充电解质32。支撑部31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氨酯胶、硅胶树脂。为了提高透明网格支架31的导电性能,支撑部311中添加有导电填料,导电填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粉末、导电纤维、导电高分子,金属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铟、掺锡氧化铟、氧化铝、四氧化三铁。支撑部311可通过热固化、辐照固化、热固化和辐照固化相结合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固化成型。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11材料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通过丝网印刷至电致变色层4上,每印刷一次图案就放置于紫外灯光照射下固化,重复丝网印刷和固化步骤,直至树脂印刷叠加达到预设高度,形成支撑部311。
[0032]参照图2和图3,粘接部312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至支撑部311上,当支撑部311固定于离子储存层2上时,粘接部312位于支撑部311背离离子储存层2的一侧;当支撑部311固定于电致变色层4上时,粘接部312位于支撑部311背离电致变色层4的一侧;粘结部31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氨酯胶、硅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导电封装膜(1)、离子储存层(2)、电解质层(3)、电致变色层(4)和透明导电封装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3)包括了透明网格支架(31)和电解质(32),所述透明网格支架(31)包括支撑部(311)和粘接部(312),所述支撑部(311)用于提供电解质(32)的填充空间,所述粘接部(312)用于将支撑部(311)与离子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