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25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镜片,电致变色镜片包括由内向外或者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透明基材、电致变色复合层、透明粘结胶,以及水氧阻挡层;透明粘结胶与透明基材之间形成封装空间,电致变色复合层位于封装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贴合透明粘结胶的过程中,即完成了对包括无机EC复合功能层在内的透明基材上镀层的封装。内的透明基材上镀层的封装。内的透明基材上镀层的封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电致变色
,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器件可以根据需求调节透过率,进而调节环境光入射的光通量。为了保证电致变色器件的寿命,需要对其进行封装。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两片透明基板交错放置,导电层面对面放置形成腔体,腔体内部放置电致变色材料(EC材料)”的结构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封装,但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0004]实现上述结构要先形成中空腔体,然后采用灌液的方式,将EC材料灌注到腔体内。用于灌注的EC材料是紫罗精类的EC材料,一般是液态,固化后形成凝胶态。由于紫罗精类EC材料中含有电解液碳酸丙烯酯和锂盐,碳酸丙烯酯本身是增塑剂的一种,所以EC材料不可能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两片玻璃之间的结构只能依靠边缘的密封粘结胶来实现。这种结构是不稳定的,跌落和碰撞容易导致密封粘结胶的失效,导致中空腔体结构漏气,错位,甚至漏液。
[0005]现有技术还通过如下结构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封装:将第一导电层和第一变色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层上,将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变色层设置在第二基板层上,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变色层面对面放置,中间用电解质夹胶。该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下:市场上电解质夹胶的厚度较厚,且需要封边工艺,避免空气中的水氧对电解质夹胶的侵蚀,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镜片。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透明基材、电致变色复合层、透明粘结胶,以及水氧阻挡层;所述透明粘结胶的内侧面的周向均与透明基材密封粘结且内侧面的中部与透明基材间隔一段距离,在透明粘结胶与透明基材之间形成封装空间,所述电致变色复合层位于封装空间内。此时,透明基材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的内侧,水氧阻挡层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的外侧。
[0009]由于透明粘结胶内侧面中部与透明基材间隔一段距离,且电致变色复合层放置在封装空间内,则电致变色复合层的外侧面可以与透明粘结胶直接接触,电致变色复合层的外侧面也可以与透明粘结胶具有间隙。
[0010]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透明基材、电致变色复合层、透明粘结胶,以及水氧阻挡层;所述透明粘结胶的外侧面的周向均与透明基材密封粘结且外侧面的中部与透明基材间隔一段距离,在透明粘结胶与透明基材之间形成封装空间,所述电致变色复合层位于封装空间内。
[0011]由于透明粘结胶外侧面中部与透明基材间隔一段距离,且电致变色复合层放置在封装空间内,则电致变色复合层的内侧面可以与透明粘结胶直接接触,电致变色复合层的
内侧面也可以与透明粘结胶具有间隙。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所述电致变色复合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无机EC复合功能层、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无机EC复合功能层包括对电极层和电致变色层;或者所述无机EC复合功能层包括对电极层、电致变色层,以设置在对电极层和电致变色层之间的离子传导层;对电极层和电致变色层位置可以互换,理论上并不影响变色功能,且不影响工艺实现。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优选方案,包括设置在透明粘结胶和电致变色复合层之间的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位于封装空间内。透明保护层可以防止光学胶中的有机小分子(如增塑剂等)对无机EC复合功能层的腐蚀和侵害。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优选方案,包括位于封装空间内的调色层,调色层的位置如下:
[0015]当水氧阻挡层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外侧时,调色层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与透明基材之间;
[0016]当水氧阻挡层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内侧时,调色层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与水氧阻挡层之间;
[0017]调色层旨在调整电致变色镜片对于人眼的反射光。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优选方案,包括调色层,以及设置在透明粘结胶和电致变色复合层之间的透明保护层;调色层和透明保护层均位于封装空间内,且调色层的位置满足:
[0019]当水氧阻挡层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外侧时,调色层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与透明基材之间;
[0020]当水氧阻挡层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内侧时,调色层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与透明保护层之间。
[002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优选方案,包括应力保护层,应力保护层的位置如下:
[0022]当透明基材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内侧时,应力保护层设置在透明基材的外侧,且位于透明基材与透明基材外侧任意其他结构之间;
[0023]当透明基材位于电致变色复合层外侧时,应力保护层设置在透明基材的内侧,且位于透明基材与透明基材内侧任意其他结构之间;
[0024]在透明基材和其他结构之间设置应力保护层,能够避免镀膜过程中对透明基材的应力损伤,保护玻璃在物理沉积时的强度不会有明显降低,还可以减少整个电致变色镜片在跌落情况下发生裂片的风险。
[0025]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能够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27]在贴合透明粘结胶的过程中,在透明粘结胶上自然形成封装空间,实现对包括无机EC复合功能层在内的透明基材上镀层的封装,不易产生气泡;电致变色复合层具有完整的结构,即便不通电也能维持断电前的变色状态,续航能力好;本技术可以仅使用一片基板,厚度薄,重量小,有利于眼镜产品的轻量化;另外,还可以配合透明保护层、应力保护层、调色层、防指纹层、光学增透层,实现一种变色效果好、重量轻、耐摔、耐划伤、耐指纹、具有可量产性和可产品化的电致变色镜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无机EC复合功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无机EC复合功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存在应力保护层时封装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没有应力保护层时封装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存在应力保护层时封装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36]本技术中的内侧即为附图中的近眼侧,外侧即为附图中的远眼侧。
[0037]实施例一
[003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防指纹层302、光学增透层301、透明基材101、应力保护层001、调色层002、第一透明导电层003、无机EC复合功能层100、第二透明导电层007、透明保护层008、透明粘结胶011、水氧阻挡层012、光学增透层301、防指纹层302。
[0039]其中,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透明基材、电致变色复合层、透明粘结胶,以及水氧阻挡层;所述透明粘结胶的内侧面的周向均与透明基材密封粘结且内侧面的中部与透明基材间隔一段距离,在透明粘结胶与透明基材之间形成封装空间,所述电致变色复合层位于封装空间内。2.一种电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透明基材、电致变色复合层、透明粘结胶,以及水氧阻挡层;所述透明粘结胶的外侧面的周向均与透明基材密封粘结且外侧面的中部与透明基材间隔一段距离,在透明粘结胶与透明基材之间形成封装空间,所述电致变色复合层位于封装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复合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无机EC复合功能层、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无机EC复合功能层包括对电极层和电致变色层;或者所述无机EC复合功能层包括对电极层、电致变色层,以设置在对电极层和电致变色层之间的离子传导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封装空间内的调色层,调色层的位置满足:当水氧阻挡层位于电致变色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赛韦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