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497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7
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属于客车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对客车在恶劣路况下受到路面冲击载荷的强度验证方法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客车类型,确定出对应的障碍物的强化系数;步骤S2,根据客车限速以及客车制动过程中的速度,确定出客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的速度;步骤S3,客车以其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的速度驶过障碍物,并重复驶过若干次;步骤S4,判断已驶过的客车是否符合评价标准,若是,则结束操作,若否,则执行步骤S5;步骤S5,找到已驶过的客车不符合评价标准的部件后,并对不符合评价标准的部件进行改进,重复步骤S3~步骤S4。步骤S3~步骤S4。步骤S3~步骤S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测试
,具体涉及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客车产品的目标客户大多为公路营运企业,最小化维修时间以保障最长的营运创收时间,最小化维修成本以降低客车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产品的性价比成为目标客户采购客车时最核心的因素,因此,保证客车产品的可靠性尤为重要。随着汽车产品开发技术和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场对产品的快速投放要求,汽车产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试验验证的目标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通过一定的严苛的工况来快速暴露和解决关键性质量问题。
[0003]客车作为一种主要的出行工具,在交通运输行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底盘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客车的运载能力、安全性、耐用性。因此,在客车底盘开发过程中,必须进行充分且严格的试验,来保证客车底盘的可靠性。
[0004]关于客车底盘在整车层级的可靠性开发验证,一方面是利用CAE技术进行模态分析以及紧急制动、急转弯等典型工况的应力和应变分析;另一方面是在特定的封闭场地内进行的耐久性试验,通过一定的时间来发现和解决车辆的可靠性问题。而在实际的公开路面上,路况复杂多变,加之不同的驾驶行为,在恶劣的路况下客车底盘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冲击载荷经车轮传递到悬架系统及车身,对底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0005]目前,对于客车底盘在恶劣路况冲击载荷下的可靠性试验技术,客车企业都没有相关的试验能力和资源,也没有可借鉴的试验方法。现有针对客车底盘的试验技术,部分企业是借鉴乘用车开发经验,在试验室台架上进行有限的零部件静强度试验和疲劳强度试验受限于试验台架的工作特性,无法对测试底盘施加冲击载荷。
[0006]现有技术,专利文献CN112362355A公开了“一种用于客车试验的公路模拟装置、系统和方法”,提供一种针对制造完成的客车进行相应的试验来测试客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CN2743819Y公开了“汽车底盘道路模拟试验装置”,提供一种针对汽车底盘强度和形式特性进行评价的、试验室进行道路模拟实验中使用的一种试验装置。
[0007]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缺少对客车在恶劣路况下受到路面冲击载荷的强度验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对客车在恶劣路况下受到路面冲击载荷的强度验证方法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S1,客车以预定速度分别驶过减速带和圆形坑,并重复驶过若干次;
[0011]步骤S2,判断已驶过的客车是否符合评价标准,若是,则结束操作,若否,则执行步骤S3;
[0012]步骤S3,找到已驶过的客车不符合评价标准的部件后,并对不符合评价标准的部
件进行改进,重复步骤S1~步骤S2。
[0013]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预定速度为60km/h。
[0014]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减速带的高度为100
×
(1+n)mm;
[0015]n为强化系数;
[0016]所述的减速带的宽度为0.7
×
减速带的高度mm;
[0017]所述的减速带的长度为2500mm。
[001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圆形坑的深度为100
×
(1+n)mm;
[0019]n为强化系数;
[0020]所述的圆形坑的直径为800mm。
[0021]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强化系数n为0.2~1.0;
[0022]大型客车的强化系数n为0.7~1.0;
[0023]中型客车的强化系数n为0.5~0.7;
[0024]小型客车的强化系数n为0.2~0.5;
[0025]所述的大型客车长度大于6m;
[0026]所述的中型客车长度小于等于6m;
[0027]所述的小型客车长度小于6m。
[002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驶过减速带,具体为;
[0029]客车的后轮驶过减速带后,减速至停车;
[0030]所述的驶过圆形坑,具体为;
[0031]客车的右侧车轮沿圆形坑直径驶过,客车的后轮驶过圆形坑后,减速至停车;
[0032]所述客车的右侧车轮为驾驶人员驾驶车辆时的右侧方向的车轮。
[0033]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若干次为3次。
[0034]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2中,所述的评价标准包括已驶过的客车具备行驶能力、已驶过的客车的底盘结构件连接可靠和已驶过的客车的定位参数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003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0036]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0037]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003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0039]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对客车在恶劣路况下受到路面冲击载荷的强度验证方法的问题。具体有益效果包括:
[004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通过客车驶过障碍物时受到冲击载
荷的误用工况,通过这种误用试验,评估客车底盘的结构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对客车在恶劣路况下受到路面冲击载荷的强度验证方法的问题,且该方法是整车级别的道路试验,真实反应整车在路面冲击载荷下的可靠性;
[004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是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典型路况特征并模型化,试验工况具有代表性,基本覆盖用户实际行驶客车过程中遇到的极端工况,提高了客车行驶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0042]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43]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客车底盘冲击路况调研结果图;
[0044]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凸起障碍物图;
[0045]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凹坑障碍物;
[0046]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减速带试验图;
[0047]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圆形坑试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9]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客车类型,确定出对应的障碍物的强化系数;步骤S2,根据客车限速以及客车制动过程中的速度,确定出客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的速度;步骤S3,客车以其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的速度驶过障碍物,并重复驶过若干次;步骤S4,判断已驶过的客车是否符合评价标准,若是,则结束操作,若否,则执行步骤S5;步骤S5,找到已驶过的客车不符合评价标准的部件后,并对不符合评价标准的部件进行改进,重复步骤S3~步骤S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根据客车类型,确定出对应的障碍物的强化系数为:所述的客车类型包括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和小型客车;所述的大型客车长度大于6m;所述的中型客车长度小于等于6m;所述的小型客车长度小于6m;大型客车的障碍物的强化系数为0.7~1.0;中型客车的障碍物的强化系数为0.5~0.7;小型客车的障碍物的强化系数为0.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所述的客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的速度为60km/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底盘误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张元勤刘占国李响董立甲王世英毕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