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打码扫码摆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73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打码扫码摆盘装置,包括:注塑机械手、接料单元、旋料单元、移载单元、激光打码单元、扫码单元和卸料单元,注塑机械手将待打码产品释放至接料单元并实现所有产品的初步定位,移载单元将待打码产品放置于旋料单元转盘上的限位座内,承接第一组产品的限位座转动至激光打码单元处,激光打码单元对产品的上下两个面进行镭射打码,打码完成的产品再转动至扫码单元处进行合格品检测,不合格的产品由卸料单元转移至排废盒内,合格的产品则被转移至卸料单元的托盘组内,转盘上的多个限位座采用循环往复的形式同时进行接料、打码、扫码和卸料工位的相关操作,保证了待打码产品的打码扫码和摆盘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打码扫码摆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零部件生产
,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打码扫码摆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平板电脑的镜头一般为长镜头模组,其长度可达100mm甚至更多,在其经过注塑机完成生产加工后,一般需要对其正反面进行激光镭射打码操作,用于后续扫码注册延保使用,这就需要用到激光打码机。
[0003]目前市场上的激光加工产品多数为单机使用,而平板电脑经过激光打码后还需进行扫码摆盘以及不合格品的剔除,现有的激光打码设备均无法针对此类产品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与注塑机达成生产线的连贯性,注塑机和激光打码机之间还需配备机械手用于多个长镜头的同步上料,打码机上也需要一套接料整理机构以及后续扫码摆盘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能够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双面打码扫码和摆盘的全自动化生产装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打码扫码摆盘装置,包括:
[0006]注塑机械手,其包括多个第一吸盘,所述注塑机械手用于同时吸取多个待打码产品;
[0007]接料单元,其包括限位底板、多个U形限位块、第一X轴推位气缸和第一Y轴推位气缸,所述U形限位块连接所述限位底板,所述限位底板连接所述第一X轴推位气缸,所述限位底板用于承接从所述注塑机械手释放的多个待打码产品,所述第一Y轴推位机气缸用于将多个所述待打码产品分别推至所述U形限位块内;
[0008]旋料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接料单元的一侧,所述旋料单元包括旋转驱动源和转盘,所述转盘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源,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设置有多个落料槽孔;
[0009]移载单元,其用于单将多个所述待打码产品同时从接料单元转移至所述转盘上其中一个限位座的落料槽孔内;
[0010]激光打码单元,其包括第一打码机和第二打码机,所述第一打码机和所述第二打码机分别对准所述落料槽孔内待打码产品的两个面;
[0011]扫码单元,其包括第一扫码机和第二扫码机,所述第一扫码机和所述第二扫码机分别对准所述落料槽孔内已经完成打码产品的两个面:
[0012]卸料单元,其包括Y轴移动机构、第一Z轴顶升气缸、第二吸盘、托盘组和排废盒,所述托盘组设置有多个放置槽,所述第二吸盘连接所述第一Z轴顶升气缸,所述第一Z轴顶升气缸连接所述Y轴移动机构,所述卸料单元用于将所述落料槽孔内已经完成的打码的合格
产品转移至所述放置槽内并将不合格的产品转移至排废盒内。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料单元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X轴推位气缸和所述第一Y轴推位气缸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限位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卡接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Y轴推位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异形支架,所述异形支架与所述限位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异形支架上设置有多个Y轴推位块。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载单元包括第二底座、第二Y轴推位气缸、第二Z轴推位气缸和第三吸盘,第二Y轴推位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卡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Y轴推位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上卡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Z轴顶升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第三吸盘连接所述第二Z轴顶升气缸的输出端。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打码单元包括第一Z轴移动机构和第二Z轴移动机构,所述第一Z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下方,所述第二Z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上方,所述第一打码机连接所述第一Z轴移动机构,所述第二打码机连接所述第二Z轴移动机构。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码单元还包括第三底座、第三Y轴推位气缸、第二X轴推位气缸、第四Y轴推位气缸和第三X轴推位气缸,所述第三Y轴推位气缸和所述第四Y轴推位气缸均连接所述第三底座且分别位于所述转盘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二X轴推位气缸连接所述第三Y轴推位气缸,所述第三X轴推位气缸连接所述第四Y轴推位气缸,所述第一扫码机连接所述第四Y轴推位气缸,所述第二扫码机连接所述第三Y轴推位气缸。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卸料单元还包括第一X轴移动机构和第二X轴移动机构,所述第二X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X轴移动机构的内侧,所述托盘组包括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盘连接所述第一X轴移动机构,所述第二托盘连接所述第二X轴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放置槽,所述第一托盘位于所述第二托盘的下方。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底座,所述接料单元、旋料单元、移载单元、激光打码单元、扫码单元和卸料单元均连接所述第四底座,所述注塑机械手位于所述接料单元的上方,所述接料单元和所述移载单元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所述旋料单元设置于所述移载单元的一侧,所述移载单元、所述激光打码单元、所述扫码单元和所述卸料单元沿所述旋料单元的周向依次均布。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底座上还设置有压料单元,所述压料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打码机的正下方,所述压料单元包括第三Z轴顶升气缸和压板,所述压板连接所述第三Z轴顶升气缸,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多个打码透射孔。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底座上还设置有废料顶出机构,所述废料顶出机构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下方,所述废料顶出机构包括第四Z轴顶升气缸、顶板和多个顶针,多个所述顶针均连接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四Z轴顶升气缸。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料顶出机构还包括第五底座,所述第五底
座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顶板滑动连接。
[002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码扫码摆盘装置,注塑机械手将待打码的产品释放至接料单元的限位底板上,第一Y轴推位气缸将所有的产品推至U形限位块内以实现初步定位,移载单元将待打码产品放置于转盘上的限位座内,旋转驱动源动作,承接有第一组待打码产品的限位座转动至激光打码单元处,上下两个打码机对产品的上下两个面进行镭射打码,打码完成的产品再转动至扫码单元处进行合格品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先由第二吸盘转移至排废盒内,合格的产品则被转移至托盘组内进行卸料,转盘上的多个限位座采用循环往复的形式同时进行接料、打码、扫码和卸料工位的相关操作,保证了待打码产品的打码扫码和摆盘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5]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打码扫码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机械手,其包括多个第一吸盘,所述注塑机械手用于同时吸取多个待打码产品;接料单元,其包括限位底板、多个U形限位块、第一X轴推位气缸和第一Y轴推位气缸,所述U形限位块连接所述限位底板,所述限位底板连接所述第一X轴推位气缸,所述限位底板用于承接从所述注塑机械手释放的多个待打码产品,所述第一Y轴推位机气缸用于将多个所述待打码产品分别推至所述U形限位块内;旋料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接料单元的一侧,所述旋料单元包括旋转驱动源和转盘,所述转盘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源,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设置有多个落料槽孔;移载单元,其用于单将多个所述待打码产品同时从接料单元转移至所述转盘上其中一个限位座的落料槽孔内;激光打码单元,其包括第一打码机和第二打码机,所述第一打码机和所述第二打码机分别对准所述落料槽孔内待打码产品的两个面;扫码单元,其包括第一扫码机和第二扫码机,所述第一扫码机和所述第二扫码机分别对准所述落料槽孔内已经完成打码产品的两个面:卸料单元,其包括Y轴移动机构、第一Z轴顶升气缸、第二吸盘、托盘组和排废盒,所述托盘组设置有多个放置槽,所述第二吸盘连接所述第一Z轴顶升气缸,所述第一Z轴顶升气缸连接所述Y轴移动机构,所述卸料单元用于将所述落料槽孔内已经完成的打码的合格产品转移至所述放置槽内并将不合格的产品转移至排废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打码扫码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单元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X轴推位气缸和所述第一Y轴推位气缸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限位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卡接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Y轴推位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异形支架,所述异形支架与所述限位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异形支架上设置有多个Y轴推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打码扫码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单元包括第二底座、第二Y轴推位气缸、第二Z轴推位气缸和第三吸盘,第二Y轴推位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卡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Y轴推位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上卡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Z轴顶升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第三吸盘连接所述第二Z轴顶升气缸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兵田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吉沐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