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85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该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包括:甬道体,所述在甬道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进风静压室和回风静压室,所述进风静压室底部设置进风系统,所述回风静压室底部设置回风口,所述在进风静压室和回风静压室且靠近甬道体的一侧设置进风整流室和回风整流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静压室在甬道体顶部的一侧为上进风静压室,所述在上进风静压室一侧且靠近甬道体的底部为下进风静压室,所述在甬道体的中部设置中回风系统,所述中回风系统穿过甬道体左右两侧。采用上下同时进风以及在两个进风口的甬道中间设置中回风系统的方式,使得甬道内的气体均匀,减少因气体不均匀所造成的并丝现象发生。象发生。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


[0001]本技术涉及干法氨纶纺丝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

技术介绍

[0002]纺丝甬道是丝的成形过程,也是溶剂的挥发和回收过程,溶剂挥发条件是影响纺丝状况和成品质量指标的重要条件,丝条在行进过程中易形成溶剂挥发不匀造成断裂,伸长回弹不良,条干不匀。侧吹风风速过大,风速不匀必将引起丝条的震荡和飘动,使初生丝条产生并丝,条干不匀。风速过小丝条凝固速度减慢,丝条溶剂挥发不净,丝条密度小无法提高纺丝速度。同样,纺丝甬道温度的稳定、均匀性也决定溶剂的蒸发,对丝条的成形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甬道内的气流温度场分布的均一性、合理的温度分布对于纺丝速度提高和纺丝质量稳定至关重要。
[0003]传统空气甬道设置有上进风,上回风和下回风结构。传统的空气甬道由于风压在进风网下部较高,上回风网下部负压较高,导致甬道内气流短路,从而造成甬道顶部气体流速较其他区域气体流速低,进而造成高温气体从上进风口经甬道上部流入上回风口的过程中,原液细流在宽度方向上摆动,对于模量较低的超柔软氨纶丝以及蒸发较慢的易定型氨纶丝等难于纺丝的功能性氨纶丝来说,本身氨纶丝就容易并丝,且甬道上部原液细流粘度较大,气流速度不匀会导致氨纶丝并丝现象加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采用上下同时进风以及在甬道体中间设置中回风系统的方式,解决甬道内气流短路,甬道体顶部气体流速较其他区域气体流速低的问题。使得甬道内的气体均匀,减少因气体不均匀所造成的并丝现象发生。
[0005]一种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包括:甬道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甬道体左右两侧并且上下布置的进风静压室和回风静压室,所述进风静压室和回风静压室且靠近甬道体的一侧设有进风整流器和回风整流器,所述进风整流器内设置第一金属丝网、第一多孔板和蜂窝多孔板,所述第一金属丝网、第一多孔板和蜂窝多孔板沿进风整流器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静压室设置为2个,分别布置在甬道体同一侧的上部和下部,上部为上进风静压室,下部为下进风静压室;所述回风静压室设置为2个,分别布置在甬道体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与进风静压室相对,上部为上回风静压室,下部为下回风静压室,所述甬道体的中部设置中回风系统。
[0006]采用上下同时进风以及在两个进风口的甬道中间设置中回风系统的方式,解决甬道内气流短路,造成甬道体顶部气体流速较其他区域气体流速低的问题,使得甬道体内的气体均匀,减少因气体不均匀所造成的并丝现象发生。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下进风静压室底部分别设有上进风系统和下进风系统,所述
上、下回风静压室底部分别设有上回风系统和下回风系统。进风系统和回风系统的设置便于气体的进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整流器分为上进风整流器和下进风整流器,所述上进风整流器设置在甬道体的上方,所述下进风整流器设置在甬道体的下方,所述回风整流器分为上回风整流器和下回风整流器,所述上回风整流器设置在甬道体的上方,下回风整流器设置在甬道体的下方。
[0009]上下进风整流器和上下回风整流器配合上下进风静压室和上下回风静压室工作,让进入甬道体的热风能够更加均匀。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回风整流器包括第二金属丝网、第二多孔板和蜂窝多孔板,所述第二金属丝网、第二多孔板沿回风整流器的出风方向依次设置。
[0011]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丝网为多层,第二金属丝网为单层。
[0012]整流器蜂窝多孔板整流,使得进入甬道体的吹风面积大,风量大,风均匀分布,通过调整第一金属丝网的层数,调整风的流速,有效提升整流效果。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4]1.在甬道的顶部和底部同时设置进风系统和回风系统,让气体同时从上下两个位置实现横向进风和横向回风,使得甬道内气流充足,气体均匀,减少因气体不均匀所造成的并丝现象发生,提高了氨纶丝的生产效率。
[0015]2.在甬道的中间设置中回风系统,能有效解决上下两进风系统热流交汇处的湍流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中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示意图;
[0018]图中,1.甬道体,2.喷丝板,3.上进风系统,4.上进风静压室,5.上进风整流器,6.上回风静压室,7.上回风整流器,8.上回风系统,9.中回风系统,10.下进风系统,11.下进风静压室,12.下进风整流器,13.下回风静压室,14.下回风整流器,15.下回风系统,100.第一金属丝网,101.第一多孔板,102.蜂窝多孔板,103.第二金属丝网,104.第二多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20]参照图1,一种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包括:甬道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甬道体(1)左右两侧并且上下布置的进风静压室和回风静压室,所述进风静压室和回风静压室且靠近甬道体(1)的一侧设有进风整流器和回风整流器,所述进风整流器内设置第一金属丝网(100)、第一多孔板(101)和蜂窝多孔板(102),所述第一金属丝网(100)、第一多孔板(101)和蜂窝多孔板(102)沿进风整流器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静压室设置为2个,分别布置在甬道体(1)同一侧的上部和下部,上部为上进风静压室(4),下部为下进风静压室(11);所述回风静压室设置为2个,分别布置在甬道体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与进风静压室相对,上部为上回风静压室(6),下部为下回风静压室(13),所述甬道体(1)的中部设置中回风系统(9)。
[0021]采用上下同时进风以及在两个进风口的甬道体1中间设置中回风系统9的方式,解决甬道内气流短路,造成甬道体1顶部气体流速较其他区域气体流速低的问题,使得甬道体1内的气体均匀,减少因气体不均匀所造成的并丝现象发生。
[0022]所述甬道体(1)的顶部设置喷丝板(2)。
[0023]所述上、下进风静压室底部分别设有上进风系统(3)和下进风系统(10),所述上、下回风静压室底部分别设有上回风系统(8)和下回风系统(15)。进风系统和回风系统的设置便于气体的进出。
[0024]所述进风整流器分为上进风整流器(5)和下进风整流器(12),所述上进风整流器(5)设置在甬道体(1)的上方,所述下进风整流器(12)设置在甬道体(1)的下方,所述回风整流器分为上回风整流器(7)和下回风整流器(14),所述上回风整流器(7)设置在甬道体(1)的上方,下回风整流器(14)设置在甬道体(1)的下方。
[0025]上下进风整流器和上下回风整流器配合上下进风静压室和上下回风静压室工作,让进入甬道体的热风能够更加均匀。
[0026]参照图2,所述回风整流器包括第二金属丝网(103)、第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包括:甬道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甬道体(1)左右两侧并且上下布置的进风静压室和回风静压室,所述进风静压室和回风静压室且靠近甬道体(1)的一侧设有进风整流器和回风整流器,所述进风整流器内设置第一金属丝网(100)、第一多孔板(101)和蜂窝多孔板(102),所述第一金属丝网(100)、第一多孔板(101)和蜂窝多孔板(102)沿进风整流器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静压室设置为2个,分别布置在甬道体(1)同一侧的上部和下部,上部为上进风静压室(4),下部为下进风静压室(11);所述回风静压室设置为2个,分别布置在甬道体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与进风静压室相对,上部为上回风静压室(6),下部为下回风静压室(13),所述甬道体(1)的中部设置中回风系统(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甬道体(1)的顶部设置喷丝板(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法氨纶双进风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进风静压室底部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国康锦涛徐翊桄罗正龙单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