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式堆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70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悬臂式堆垛机。为了配合智能停车库对车辆的搬运操作,以及解决目前堆垛机结构不合理,体积较大不适用于狭窄巷道,停放后与泊位间存在间隙,搬运器不能通过,影响停车操作的问题。包括行走框架、升降架、微进机构和定位检测开关,行走框架包括行走底座和框架主体,行走底座设置在行走轨道上;升降架通过升降驱动该机构连接在框架主体上;微进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架内向两侧移动的微进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行走框架沿行走轨道进行移动,升降架在行走框架上进行上下位移,微进机构将微进平台在行走框架上向两侧进行移动,使得堆垛机前后移动、升降、两侧微进三维动作一体,实现了对汽车存取,适用于场地受限的机械式停车库。适用于场地受限的机械式停车库。适用于场地受限的机械式停车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式堆垛机


[0001]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悬臂式堆垛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机动化出行水平的持续增长,尽量满足停车需求意味着增大停车位供给,继续发展路内停车位将加剧动静态交通矛盾,建设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智能化管理水平高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是各国缓解城市停车难题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智能停车库具有多层,布置于巷道的两侧,在巷道内有堆垛机对车辆进行搬运操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车辆进行提升和输送的堆垛机。另外目前一些堆垛机还存在一些缺陷,堆垛机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堆垛机体积较大,无法在端部空间狭小的巷道内进行工作。另外在搬运过程中堆垛机与泊位之间存在缝隙,导致搬运器轮胎陷入在缝隙内而无法通过,影响停车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配合智能停车库对车辆的搬运操作,提供了一种悬臂式堆垛机。
[0004]本技术解决了目前一些堆垛机结构不合理,体积较大不适用于狭窄巷道,以及停放后与泊位间存在间隙,导致搬运器不能通过,影响停车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悬臂式堆垛机。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臂式堆垛机,包括,
[0006]行走框架,包括行走底座和设置在行走底座上的框架主体,行走底座移动设置在行走轨道上;
[0007]升降架,滑动连接在框架主体上,由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升降;
[0008]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主体上的一对链轮、连接在连接之间的传动轴、驱动传动轴的驱动电机,链轮上缠绕驱动链条,驱动链条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架上,驱动链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配重上;
[0009]微进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架内向两侧移动的微进平台;
[0010]定位检测开关,检测堆垛机移动、微进到位,车辆进入。
[0011]本技术行走框架能沿行走轨道进行移动,升降架能在行走框架上进行上下位移,微进机构将微进平台在行走框架上向两侧进行移动,使得堆垛机能前后移动、升降、两侧微进三维动作一体,实现了对汽车存取,适用于场地受限的机械式停车库。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走底座包括位于两侧的行走支架,行走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所述框架主体设置在行走支架靠一端位置上,行走支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行走轮,行走轮与行走轨道相配合,每个行走轮分别独立与一个移动电机驱动相连。
[0013]本方案中行走底座在两侧的行走支架上设置行走轮,行走轮行走在行走轨道上,实现轨道行走。每个行走轮由移动电机驱动,带动整个行走框架移动。框架主体设置在行走
底座的一侧,整体呈L形,构成了悬臂式堆垛机的结构,结构更加合理,减少了堆垛机体积,使得能适用于巷道狭窄的停车库。升降架位于行走支架上且一侧靠着框架主体,升降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在框架主体上进行升降。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行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导向机构,移动导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行走支架下部的一对移动导向轮,所述行走轨道夹置在移动导向轮之间。本方案中移动导向机构对行走框架在行走轨道上移动起到导向作用,防止行走轮脱离行走轨道。两个移动导向轮水平安装在一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在行走支架前端,两个移动导向轮横向并排,之间间隔有一段距离,用于通过行走轨道。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架包括底盘,在底盘上横跨设置有停放平台,停放平台中部设置有微进槽,所述微进平台设置在微进槽内,在底盘远离框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护栏,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导轨,在升降架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升降导向机构。升降架底盘上间隔设置的停放平台,用于停放车辆,微进槽内设置微进平台,用于搬运器进出。升降架通过两侧的升降导向机构与框架主体连接,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链条连接在底盘上,带动底盘进行升降。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导向部和第二升降导向部,第一升降导向部与第二升降导向部上下错开设置,第一升降导向部包括与升降导轨端面接触的第一升降导向轮和与升降导轨侧面接触的第二升降导向轮,第二升降导向部包括与升降导轨端面接触的第三升降导向轮和与升降导轨侧面接触的第四升降导向轮,且第二升降导向轮和第四升降导向轮分别位于升降导轨的两侧。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左右错开设置的第一升降导向部和第二升降导向部,且第一导线部位于上部,第二导线部位于下部,通过两个导向部从两侧夹紧升降导轨。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进机构还包括一对连接在底盘上的微进链轮和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绕过微进链轮后与微进平台的底部相固定,在微进平台两端分别固定有导向杆,在微进槽两侧和底部上设置有与微进平台相接触的滚轮。本方案中微进平台两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杆,微进后与其对应的巷道内侧面泊位进行定位,达到车位对齐目的。微进链轮包括两个,沿着微进平台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底盘上,链条两端从下到上绕过两个微进链轮,链条两端分别固定在微进平台的底部上,其中一个微进链轮由电机驱动,电机正反转带动微进平台在导向杆上实现向两侧的微动。同时在底盘上设置的滚轮,滚轮与微进平台滚动接触,便于微进平台进行移动。微进机构实现了行走框架与泊位对齐式微进,对行走框架与泊位之间的缝隙进行补偿,便于搬运器进入,避免搬运器轮胎悬空的不利情况发生。堆垛机行走时复位,保证堆垛机行走与泊位具有足够安全距离。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框架主体的两侧内分别固定有垂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柱,所述配重上下部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配重导向轮,所述配重导向轮与导向柱滚动连接。本方案中导向柱与配重导向轮对配重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配重能平稳的在框架主体内升降。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检测开关包括检测堆垛机移动到位的第一检测开关,所述第一检测开关设置在行走支架的前端上。第一检测开关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行走支架的最前端上,并朝向堆垛机移动前方。第一检测开关为光电开关,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来检测堆垛机是否移动到位。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检测开关包括检测微进平台到位的第二检测开关,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在微进槽的两侧,且在微进平台的两侧分别开设用于通过激光的通孔。本方案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微进平台是否复位。在微进平台复位后,发射端发射的激光通过微进平台的通过到达接收端,检测到微进平台复位。在微进平台移动后,微进平台遮挡了发射端的激光,此时判断微进平台处于对齐状态。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检测开关包括检测升降到位的第三检测开关,所述第三检测开关包括U形的检测端,检测端设置在升降架靠框架主体的一侧上,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与检测端遮挡配合的挡板。本方案第三检测开关检测升降平台是否升降到位,第三检测开关为光电感应传感器,包括U形的检测端,U形一端发射信号,U形另一端接收信号,在框架主体上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式堆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框架,包括行走底座和设置在行走底座上的框架主体,行走底座移动设置在行走轨道上;升降架,滑动连接在框架主体上,由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升降;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主体上的一对链轮、连接在连接之间的传动轴、驱动传动轴的驱动电机,链轮上缠绕驱动链条,驱动链条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架上,驱动链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配重上;微进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架内向两侧移动的微进平台;定位检测开关,检测堆垛机移动、升降、微进到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式堆垛机,其特征是所述行走底座包括位于两侧的行走支架,行走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所述框架主体设置在行走支架靠一端位置上,行走支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行走轮,行走轮与行走轨道相配合,每个行走轮分别与独立与一个移动电机驱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式堆垛机,其特征是在所述行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导向机构,移动导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行走支架下部的一对移动导向轮,所述行走轨道夹置在移动导向轮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悬臂式堆垛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架包括底盘,在底盘上横跨设置有停放平台,停放平台中部设置有微进槽,所述微进平台设置在微进槽内,在底盘远离框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护栏,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导轨,在升降架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升降导向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臂式堆垛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导向部和第二升降导向部,第一升降导向部与第二升降导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昕任维安沈林波宋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普腾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