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平衡调整的立体车库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40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2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平衡调整的立体车库提升装置,包括沿竖向导轨上下移动的轿厢,轿厢为矩形框架式结构,轿厢至少四角设有拉缆,拉缆用于悬挂轿厢,拉缆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拉缆和至少两个第二拉缆,第一拉缆和第二拉缆分别位于轿厢长度方向的两端,轿厢上设有可沿轿厢长度方向滑动的中跑车,还包括第一拉紧器,第一拉紧器设有可转动的转动套,转动套两端各设有第一拉绳锁止端子,第一拉缆两端分别连接轿厢的一端和第一拉绳锁止端子,转动套转动以提升或降下轿厢的一端,轿厢四角下方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解决了立体车库提升装置抓车运输时中心偏移导致轿厢倾斜的问题。心偏移导致轿厢倾斜的问题。心偏移导致轿厢倾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平衡调整的立体车库提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平衡调整的立体车库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立体车库主要是通过轿厢(或叫轿厢)将停放在地面停车区的轿车转移提升至库位所在楼层。轿厢上设置可横移的中跑车,方便将车横移至对应库位,中跑车重一般安装可向前伸出和缩回的抓车臂机构,用于托起轿车轮胎。
[0003]立体车库的抓车流程大致为,当车辆停在其中一个车位中时,轿厢下降,中跑车移动到对应位置,抓车机构前伸抓取车辆后缩回中跑车内,此时有两种运行模式,第一种是中跑车先移动到轿厢的中间位置轿厢再上升到车辆放置层,然后到达放置层后,中跑车再横移至对应库位;第二种是抓车机构缩回后轿厢和中跑车同时移动,轿厢升到放置层的同时,中跑车横移到对准对应的库位。
[0004]第一种方式,轿厢上升时, 中跑车处于中位,因此轿厢受力平衡 ,但是由于移动时需要遵循该逻辑顺序,每个步骤需要等待传感器确认到位才能进行下一移动步骤,因此花费时间较长。
[0005]第二种方式采用直线插补的形式直接移动到目的地库位口,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平衡调整的立体车库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沿竖向导轨(7)上下移动的轿厢(1),轿厢(1)为矩形框架式结构,轿厢(1)至少四角设有拉缆,拉缆用于悬挂轿厢(1),拉缆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拉缆和至少两个第二拉缆,第一拉缆和第二拉缆分别位于轿厢(1)长度方向的两端,轿厢(1)上设有可沿轿厢(1)长度方向滑动的中跑车(6),还包括第一拉紧器(3),第一拉紧器(3)设有可转动的转动套(302),转动套(302)两端各设有第一拉绳锁止端子(301),第一拉缆两端分别连接轿厢(1)的一端和第一拉绳锁止端子(301),转动套(302)转动以提升或降下轿厢(1)的一端;轿厢(1)四角下方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平衡调整的立体车库提升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拉紧器(3)还包括减速电机(305)和可转动的扇形齿轮(303),扇形齿轮(303)与转动套(302)通过连接轴(309)连接一体,减速电机(305)轴端设有驱动齿轮(304),驱动齿轮(304)与扇形齿轮(303)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平衡调整的立体车库提升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配重装置(2)、第一顶梁(4)和第二顶梁(5),第一拉紧器(3)设在第一顶梁(4)中部,配重装置(2)上端两端设有第三转动轮(201),第一顶梁(4)两端设有第四转动轮(401)和第五转动轮(402),第二顶梁(5)两端设有第七转动轮(502)、第二拉绳锁止端子(504)和第三拉绳锁止端子(505),轿厢(1)两端各设有第一转动轮(101)和第二转动轮(102),第一拉缆一端连接第一拉绳锁止端子(301),另一端依次绕过第四转动轮(401)、第一转动轮(101)、第五转动轮(402)、第七转动轮(502)和第三转动轮(201)以与第二拉绳锁止端子(504)连接;第二拉缆一端连接第三拉绳锁止端子(505),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转动轮(102)、第七转动轮(502)和第三转动轮(201)以与第二拉绳锁止端子(50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平衡调整的立体车库提升装置,其特征是: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林李远明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象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