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盾构机厂内组装调试的可调节转接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49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机厂内组装调试的可调节转接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门式框架和斜面过渡架,所述门式框架包括两根高度可调式竖向支撑和连接两根竖向支撑顶部的横向支撑;所述斜面过渡架设置在门式框架临近台车框架的一侧,其高端与横向支撑连接,在其低端设有与台车框架连接的台车框架连接部,在门式框架远离斜面过渡架的一侧设有连接桥搭接的连接桥搭接部;在斜面过渡架上设有管线卡槽或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或同时设有管线卡槽和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台车支撑高度,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高,也规避了较高支撑架设过程中触碰翻倒的安全风险。触碰翻倒的安全风险。触碰翻倒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盾构机厂内组装调试的可调节转接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盾构机调试用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用于盾构机厂内组装调试的可调节转接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机组装调试是维修再制造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结合工厂环境及施工工艺特点,现在盾构机在工厂内按照盾构机正常组装程序,需要在盾体下方布置盾体托架,台车下方布置台车支撑,然后将连接桥装置分别连接在盾构机盾体及台车框架上,使得整个设备中心线保持水平。综合上述组装过程,需要根据盾构机尺寸及盾体托架尺寸提前测算台车支撑高度,同时需要根据盾构机台车的重量计算支撑的数量,使其满足组装调试要求。
[0003]采用上述方式进行盾构机组装调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钢支撑的高度较大,架设完成后整体高度较高,属高空作业,存在坠落风险,而且由于每台盾构机因尺寸不同或盾体托架形式变化均会引起后配套台车的钢支撑的尺寸变化,所以需要准备不同高度的钢支撑来适应不同尺寸或情况下的盾构台车支撑;(2)盾构机在卸车后维修调试前,需要提前准备钢支撑并按照设计位置进行钢支撑的组装及固定,并且装卸过程中对吊车要求较高;

以往连接桥架设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前后两端距离(拼装机、一号台车),且销轴穿插困难较大;

盾构机维修再制造过程中,必须进行台车内部支撑,同时拆解台车临边侧的电机等设备过程属于高空作业,且需要专门搭设平台或利用相关机械进行辅助,施工效率低。
[0004]鉴于上述现状,急需进行连接桥及后配套台车支撑的优化设计,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创造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机在工厂内调试的转接架,该转接架可以在不使用钢支撑抬高台车高度的情况下用于对盾构连接桥及台车之间进行转接,可以降低盾构机台车组装高度,并可以自动调节连接桥侧的高度,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盾构机组装调试。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机厂内组装调试的可调节转接支撑结构,所述转接架包括门式框架和斜面过渡架,所述门式框架包括两根高度可调式竖向支撑和连接两根竖向支撑顶部的横向支撑;所述斜面过渡架设置在门式框架临近台车框架的一侧,其高端与横向支撑连接,在其低端设有与台车框架连接的台车框架连接部,在门式框架远离斜面过渡架的一侧设有与连接桥搭接的连接桥搭接部;在斜面过渡架上设有管线卡槽或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或同时设有管线卡槽和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
[000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门式框架的每个竖向支撑包括底部伸缩套、上部调节杆和调节油缸,所述伸缩套上设有锁紧螺孔,在调节杆下部对应设有多个调节螺孔,所述调节杆下部嵌设在伸缩套内,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锁紧;所述调节油缸平行设置在调
节杆和伸缩套侧面,其缸体与伸缩套连接,活塞端与调节杆连接,在锁紧螺栓松开后,通过调节油缸带动调节杆在伸缩套内移动。
[000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斜面过渡架还包括管线卡接板;所述斜面过渡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倾斜支撑杆和连接两倾斜支撑杆低端的连接杆,在两根倾斜支撑杆上对称设有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所述管线卡接板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对应的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内,在管线卡接板上设有多个管线卡环;在横向支撑和连接杆上对应设有管线卡槽。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台车框架连接部包括两个L型支架,对称设置在斜面过渡架低端,且每个L型支架垂直设置在斜面过渡架的下部,其竖向支撑杆上端与斜面过渡架固定连接,在台车框架临近转接架的一侧对应设有与台车框架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一搭接部,并在台车框架连接部和第一搭接部上对应设有螺栓孔或者插销孔,所述转接架的底端通过台车框架连接部与台车框架上的第一搭接部搭接,且台车框架连接部与第一搭接部连接部位通过螺栓或插销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桥搭接部包括对称设置门式框架远离斜面过渡架的一侧两块搭接支撑板,在连接桥临近转接架的一侧对应设有与连接桥搭接部相匹配的第二搭接部,并在连接桥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上对应设有螺栓孔或者插销孔,所述连接桥的尾端通过第二搭接部搭接在连接桥搭接部上,通过螺栓或插销将其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套底部设有钢板底座,在伸缩套的侧面设有垂直于伸缩套的油缸支撑板,在调节杆的侧面对应设有油缸连接板,所述调节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油缸支撑板上,其活塞端与油缸连接板连接。
[0012]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螺孔设有多个,且多个锁紧螺孔和多个调节螺孔均等距设置。
[0013]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搭接部的水平面面积大于或等于L型支架的横向支撑板面积。
[0014]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桥搭接部的水平面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搭接部的水平面面积。
[0015]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在伸缩套上等距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板安装卡槽,所述油缸支撑板嵌入设在支撑板安装卡槽内,通过或不通过螺栓固定。
[0016]本技术的转接架前后均设置搭接部,靠近连接桥侧预留了连接桥搭肩平台,靠近台车侧预留了台车搭肩平台,同时为了减小应力集中、满足稳定性要求,在立柱底部安装扩大钢板;本技术的斜面过渡架上的管线卡槽和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便于连接桥至一号台车原有管线的布置。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可以改变盾构组装调试的方式,可以降低后配套台车的高度,不需要使用大尺寸钢支撑,只需要使用方木等进行支撑,支撑高度保持在20cm~30cm左右,节约了施工材料;而且转接架临近盾体的一侧高度可调,可以满足不同盾构机或不同托架尺寸的连接桥架设要求;
[0019](2)本技术降低了台车支撑高度,可避免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时减少因高空作业而进行平台搭设或设备辅助的作业量,提高作业效率;
[0020](3)本技术降低台车支撑高度,在台车内部可不进行钢骨架及木模板的平台
布置,减少平台搭设、固定及拆解的工序;在对盾构台车临边侧的电机、泵头等大型设备进行维修时,可以通过叉车等设备进行辅助,同时可以利用叉车(手动液压)进行台车内部设备、物资的转移,减少作业过程中吊车、曲臂车等设备的辅助费用。
[0021](4)本技术减少了台车卸车及转移的次数,提前按照盾构机工位进行支撑布置,卸车期间一次性摆布就位,针对方木垫块或矮型支撑可以单个吊车完成,且施工效率高,也规避了较高支撑架设过程中触碰翻倒的安全风险;
[0022](5)本技术降低了连接桥架设难度,可以直接根据盾体定位位置测量出连接桥后端所在位置,直接布置工装后即可直接架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未安装管线卡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安装有关系卡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连接桥侧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盾构机厂内组装调试的可调节转接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门式框架和斜面过渡架(2),所述门式框架包括两根高度可调式竖向支撑(1)和连接两根竖向支撑(1)顶部的横向支撑(9);所述斜面过渡架(2)设置在门式框架临近台车框架(4)的一侧,其高端与横向支撑(9)连接,在其低端设有与台车框架(4)连接的台车框架连接部(3),在门式框架远离斜面过渡架(2)的一侧设有与连接桥(7)搭接的连接桥搭接部(5);在斜面过渡架(2)上设有管线卡槽(8)或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6),或同时设有管线卡槽(8)和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机厂内组装调试的可调节转接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框架的每个竖向支撑(1)包括底部伸缩套(100)、上部调节杆(101)和调节油缸(102),所述伸缩套(100)上设有锁紧螺孔(103),在调节杆(101)下部对应设有多个调节螺孔(104),所述调节杆(101)下部嵌设在伸缩套(100)内,并通过锁紧螺栓(105)固定锁紧;所述调节油缸(102)平行设置在调节杆(101)和伸缩套(100)侧面,其缸体与伸缩套(100)连接,活塞端与调节杆(101)连接,在锁紧螺栓(105)松开后,通过调节油缸(102)带动调节杆(101)在伸缩套(100)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机厂内组装调试的可调节转接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过渡架(2)还包括管线卡接板(12);所述斜面过渡架(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倾斜支撑杆(200)和连接两倾斜支撑杆(200)低端的连接杆(201),在两根倾斜支撑杆(200)上对称设有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6),所述管线卡接板(12)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对应的管线卡接板安装卡槽(6)内,在管线卡接板(12)上设有多个管线卡环(1200);在横向支撑(9)和连接杆(201)上对应设有管线卡槽(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机厂内组装调试的可调节转接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框架连接部(3)包括两个L型支架,对称设置在斜面过渡架(2)低端,且每个L型支架垂直设置在斜面过渡架(2)的下部,其竖向支撑杆上端与斜面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斌周树清李磊刘振东史兵兵尹奇瑞罗范支张涛李祥云张能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