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成型粘接平面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09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成型粘接平面磨削装置,包括模具和成型在模具内的半模叶片,所述模具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平台,所述半模叶片的上端具有两个粘接平面。本装置通过调整及感应组件调节多个磨削筒轴线所在平面与粘接平面相交所成夹角,与磨削平面组件的相互配合使沿粘接平面运动的多个磨削筒高度依次降低,逐渐加大对粘接平面的磨削强度,且最终磨削强度为柔性磨削,在最终磨削结束后仍然无法磨平时,还可回程运动以再次磨削作业,确保单次通过就能完成磨削作业,以解决现有的磨削装置单次经过无法彻底磨削、磨削筒通过刚性磨削粘接平面致使半模受损而合模存在缺陷的情况。粘接平面致使半模受损而合模存在缺陷的情况。粘接平面致使半模受损而合模存在缺陷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成型粘接平面磨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
,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叶片成型粘接平面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能源且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开发潜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是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之一,具有尺寸大,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强度、刚度和表面光滑度等要求高的特点。叶片的制造工艺主要有手糊成型、模压成型、预浸料成型、拉挤成型、纤维缠绕、树脂传递模塑以及真空灌注成型等工艺,其中手糊成型工艺是生产复合材料风机转子叶片的传统工艺,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对于高性能的复杂气动外型和夹芯结构叶片,还需要粘接等二次加工。粘接工艺需要将两个已经成型的半模进行粘接,两个半模之间形成粘接平面,在半模生产时受限于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而在粘接平面处留有一定余料,在粘接之前需要进行磨削以处理平整。
[0003]现有的磨削装置通过随模具上端面行走的磨削机构对粘接平面进行磨削,磨削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固定在驱动电机端部的磨削筒,其中磨削筒与粘接平面刚性磨削接触,在强行磨削通过的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成型粘接平面磨削装置,包括模具(1)和成型在模具(1)内的半模叶片(2),所述模具(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模叶片(2)的上端具有两个粘接平面,所述粘接平面的上方设有可随着粘接平面轨迹运动的调整及感应组件(8)和磨削平面组件(9),所述磨削装置还包括磨削适应组件二(7),所述磨削适应组件二(7)包括沿粘接平面轨迹运动的移动板(71);所述磨削平面组件(9)包括下侧开口的底盒(96),所述底盒(96)内使用三个与粘接平面垂直分布的转动件(97),三个所述转动件(97)传动连接,各转动件(97)上同轴固定套接有磨削筒(91);所述调整及感应组件(8)包括关于底盒(96)对称嵌设在移动板(71)底端的内嵌筒(81)和电动推杆(87),所述内嵌筒(81)内滑动连接有筒板(83),所述筒板(8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4),所述伸缩杆(84)的下端和电动推杆(87)的伸缩端均与底盒(96)铰接,所述筒板(83)的上端与内嵌筒(81)的内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弹性线圈(82),所述弹性线圈(82)的两端电性连接有电流感应器(86),所述内嵌筒(81)内且在弹性线圈(82)的外侧嵌设有环状的永磁体(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成型粘接平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转动件(97)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链轮(92),三个所述链轮(92)上张紧套接有链条(93),位于中间的所述转动件(97)通过齿轮组(94)连接有驱动电机二(9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成型粘接平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平台(3)上端的两个磨削适应组件一(4)、与其中一个磨削适应组件一(4)连接的自行走组件(5);所述磨削适应组件一(4)包括固定连接在平台(3)上端的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轨道(42),所述限位轨道(42)朝向模具(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板型凸轮(43);所述自行走组件(5)包括与限位轨道(42)滑动连接的滑板(51),所述滑板(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52),所述竖板(5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一(53),所述驱动电机一(5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行走轮(54),且行走轮(54)与限位轨道(42)的上端滚动连接,所述竖板(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梁(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成型粘接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孙怀军秦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清环境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