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筒口之间均密封的内外筒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外筒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上下筒口之间均密封的内外筒结构,属于密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用途的深海装备平台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执行多样化任务,深海装备平台需要携载多种类型的任务载荷。为此,深海装备平台上需要设置通用化的耐压外筒,以用于安装不同类型任务载荷的负载内筒,并且需要根据任务需求经常拆卸和换装其他类型的负载内筒。另外,载荷的多样化要求通用化的耐压外筒上、下端均要有开盖功能,并且要求外筒的上、下端开盖后内筒与外筒之间要形成密封腔以保护线缆等附件,该密封腔为内筒同轴套装在外筒内部后,内外筒之间形成的用于放置线缆的环形空腔;上下筒口之间密封即为该环形空腔上下端开口密封。
[0003]由此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内、外筒的结构尺度往往较大,现有制造手段无法保证二者上、下筒口的形位公差和加工精度等;二是由于外筒正常工作时不可避免会接触海水,并且需要经常拆卸和换装内筒,现有维保手段也无法保证其配合表面的行为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上下筒口之间均密封的内外筒结构,包括同轴套装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具有环形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密封组件和下密封组件;所述上密封组件包括:上压紧环和上唇形密封圈;所述下密封组件包括:下压紧环、锥环密封件和下唇形密封圈;所述外筒上筒口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内筒的悬挂支撑;外筒上筒口悬挂支撑上方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上唇形密封圈;所述内筒上筒口的外圆周具有外径上大下小的上环肋,其中外径较大部分支撑在悬挂支撑上,并在上唇形密封圈处形成径向密封;上压紧环与外筒连接后压紧在内筒上端面;所述内筒下筒口的外圆周面具有下环肋,下环肋具有外圆周面为锥形的锥形段;锥环密封件具有密封部,密封部的内圆周面为与下环肋的锥形段配合的锥形面,且所述锥形面上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外筒下筒口内圆周面上与锥环密封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唇形密封圈,与锥环密封件之间形成径向密封;下压紧环与外筒连接后压紧在锥环密封件下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筒口之间均密封的内外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筒筒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通过密封舱盖密封的接线窗,所述密封舱盖上安装有外筒穿舱接插件;所述内筒筒体外圆周面上与所述接线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内筒穿舱接插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筒口之间均密封的内外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穿舱接插件的中心线和所述外筒穿舱接插件的中心线相对接线窗的中心线上、下错开布置。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上下筒口之间均密封的内外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橡胶由附着在锥环密封件内圆周面的连续橡胶层及连续橡胶层表面沿该锥形面的母线方向呈波浪形离散分布的多道橡胶环组成。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上下筒口之间均密封的内外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撑为环形肋或为在外筒上筒口的内圆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弧形肋。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上下筒口之间均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前进,曹和云,刘敏,钱家昌,张昊,胡旭,魏伟,彭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