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35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右纵梁、贯通式左加强梁、贯通式右加强梁、前悬左加强梁、前悬右加强梁、前横梁、二横梁、三横梁、传动轴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支撑横梁、尾梁、左支架一、右支架一、左支架二、右支架二、套筒、左连接板一、右连接板一、左连接板二、右连接板二、左支架和右支架,左纵梁和右纵梁分布于车架总成宽度方向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贯通式加强梁,保证整车承载性能,提高车架安全系数;车架内侧采用支架,减小举升时车架后端局部应力,降低车架开裂风险,采用异性尾梁结构,提高上装举升角度,避免上装与尾梁干涉风险,加大翻转座间距,增加抗侧翻能力,同时增大车架尾部抗扭特性。同时增大车架尾部抗扭特性。同时增大车架尾部抗扭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自卸汽车车架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0002]自卸汽车作为工程车辆,主要应用于矿山、建筑领域,使用工况恶劣。由于整车总重大、道路条件差,长时间使用后部分自卸汽车车架存在疲劳屈服,甚至发局部断裂现象。自卸汽车举升场景多发生在路况较差、货物种类较多的情况下,此时有货物重心偏移导致侧翻风险。因此开发一款高强度、举升角度大、结构紧凑、抗侧翻能力强的自卸车用车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从而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6]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采用等宽设置,所述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右纵梁、贯通式左加强梁、贯通式右加强梁、前悬左加强梁和前悬右加强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分布于所述车架总成宽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采用等宽设置,所述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贯通式左加强梁(3)、贯通式右加强梁(4)、前悬左加强梁(5)和前悬右加强梁(6),所述左纵梁(1)和所述右纵梁(2)分布于所述车架总成宽度方向两端,所述左纵梁(1)和所述右纵梁(2)平行设置,所述左纵梁(1)的腹面和所述右纵梁(2)腹面均采用变截面结构设置,所述左纵梁(1)和所述右纵梁(2)之间设置有前横梁(7)、二横梁(8)、三横梁(9)、传动轴横梁(10)、后悬前横梁(11)、后悬后横梁(12)、支撑横梁(13)和尾梁(14),所述前横梁(7)、所述二横梁(8)、所述三横梁(9)、所述传动轴横梁(10)、所述后悬前横梁(11)、所述后悬后横梁(12)、所述支撑横梁(13)和所述尾梁(1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前悬左加强梁(5)和所述贯通式左加强梁(3)依次设置在所述左纵梁(1)的内部,所述前悬右加强梁(6)和所述贯通式右加强梁(4)依次设置在所述右纵梁(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和所述右纵梁(2)的前端为下伸收窄设置、中端为等高平直区域、尾端为延伸加长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的内部前端到平直区域的过渡段开始,到延伸加长区域最尾端为止布置有贯通式左加强梁(3),所述右纵梁(2)的内部前端到平直区域的过渡段开始,到延伸加长区域最尾端为止布置有贯通式右加强梁(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用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式左加强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文博高斐杨冰米士彬郝攀飞闫相雨柳涵周方宇张娟孙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