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距可调的集成式下车体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轴距可调的集成式下车体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现有集成电池包下车体结构,在开发不同轴距车型是需要重新开发电池包及下车体,通用化低,增加开发成本及周期。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轴距可调的集成式下车体总成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距可调的集成式下车体总成。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轴距可调的集成式下车体总成,包括:电池包、前车体、后车体、门槛梁和横梁;所述前车体和所述后车体通过两根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横梁支撑于两根所述门槛梁之间;所述前车体包括前电池安装结构;所述后车体包括后电池安装结构,至少两个所述后电池安装结构沿所述门槛梁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电池包的前端与所述前电池安装结构连接;所述电池包的后端根据汽车的轴距选择与之对应的所述后电池安装结构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距可调的集成式下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16)、前车体(100)、后车体(8)、门槛梁(6)和横梁;所述前车体(100)和所述后车体(8)通过两根所述门槛梁(6)连接;所述横梁支撑于两根所述门槛梁(6)之间;所述前车体包括前电池安装结构(14);所述后车体(8)包括后电池安装结构,至少两个所述后电池安装结构沿所述门槛梁(6)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电池包(16)的前端与所述前电池安装结构(14)连接;所述电池包(16)的后端根据汽车的轴距选择与之对应的所述后电池安装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距可调的集成式下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体(8)为一体压铸后车体,其包括第一后车体横梁(19)、第二后侧体横梁(22)、第一后车体纵梁(21)和第二后车体纵梁(23);所述第一后车体横梁(19)和所述第二后侧体横梁(22)沿所述门槛梁(6)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后车体纵梁(21)和第二后车体纵梁(2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后车体横梁(19)和所述第二后侧体横梁(22)之间;所述第一后车体横梁(19)和所述第二后侧体横梁(22)用于安装后排座椅;所述第一后车体纵梁(21)和第二后车体纵梁(23)包括后电池安装结构;至少两个所述后电池安装结构沿所述第一后车体纵梁(2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后电池安装结构沿所述第二后车体纵梁(2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距可调的集成式下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100)包括第一前围钣下端钣金(1)、第二前围钣下端钣金(15)、前围钣下端连接钣金(2)和前围钣下端加强钣(13);所述前围钣下端连接钣金(2)与所述第一前围钣下端钣金(1)连接;所述第二前围钣下端钣金(15)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前围钣下端钣金(1)、第二前围钣下端钣金(15)连接形成三角形腔体;所述前围钣下端加强钣(13)焊接在所述第二前围钣下端钣金(15)的底部且所述前围钣下端加强钣(13)位于所述三角形腔体内;所述前围钣下端加强钣(13)设置有所述前电池安装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距可调的集成式下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围钣下端钣金(15)的后端预留密封平面,在密封平面对应的电池包处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敏,霍才仁,阚洪贵,薛湛,吴光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