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副车架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99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后副车架和汽车,其中,后副车架用于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后车体、及安装于后车体上的纵梁。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前部的相对两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朝向所述纵梁方向的第一开口,所述纵梁靠近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端部由所述第一开口插入,以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纵梁的端部,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及所述纵梁,并紧固连接于所述后车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高后副车架与后车体的结构融合性,减少性能富余。减少性能富余。减少性能富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副车架和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以及悬挂的支架,车桥、悬挂的支架通过副车架与车身相连。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都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后副车架与后车体及后车体上的纵梁连接,并与后车体共同承担汽车上的动力总成、悬置架及减震器等结构的重量。
[0003]但现有技术中,后副车架与后车体纵梁通常通过部分叠合后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使得二者的融合性不够。实际使用中,二者的连接处易发生振动或变形,导致二者之间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优势的互补率较低,若要保证足够的承载力,只能增强后副车架及后车体的结构强度,则必然导致性能富余,造成成本浪费,且增加了车体的重量,增加汽车能耗,影响汽车的续航力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后副车架,旨在提高后副车架与后车体的结构融合性,减少性能富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副车架,用于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后车体、及安装于后车体上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包括:后副车架本体,且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前部的相对两端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朝向所述纵梁方向的第一开口,所述纵梁靠近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端部由所述第一开口插入,以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纵梁的端部,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及所述纵梁,并紧固连接于所述后车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后车体一侧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安装翻边,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翻边紧固连接于所述后车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翻边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包括沿所述汽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前横梁与后横梁、及设于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的左纵梁与右纵梁,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右纵梁的两端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德文严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