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多元羧酸的电致变色溶液及其制备的电致变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09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多元羧酸的电致变色溶液及其制备的电致变色器;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包含以下浓度的组分:5~15mmol/L紫精化合物、5~15mmol/L对电极电活性材料、5~15mmol/L锂盐、20~60mmol/L多元羧酸。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致变色溶液中,羧基负离子能有效地与紫精分子中季铵氮原子正离子发生静电吸引作用,从而减少紫精分子之间的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多元羧酸的电致变色溶液及其制备的电致变色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
,具体涉及一种含多元羧酸的电致变色溶液及其制备的电致变色器。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且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
[0003]电致变色材料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典型代表是三氧化钨,目前,以WO3为功能材料的电致变色器件已经产业化。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有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以紫精类为功能材料的电致变色材料已经得到实际应用。
[0004]紫精化合物,由于其原料易得,变色种类丰富等优点,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电致变色材料之一。然而,紫精分子的核心变色物中阳离子自由基易在器件工作过程中形成自由基二聚体,导致紫精电致变色器件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如果提高紫精电致变色器件的循环性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多元羧酸的电致变色溶液及其制备的电致变色器。所述电致变色溶液能有效减少紫精分子之间的π

π堆积作用,抑制自由基二聚体的生成,提高紫精基电致变色器件。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致变色溶液,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包含以下浓度的组分:5~15mmol/L紫精化合物、5~15mmol/L对电极电活性材料、5~15mmol/L锂盐、20~60mmol/L多元羧酸。
[000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包含以下浓度的组分:7~12mmol/L紫精化合物、7~12mmol/L对电极电活性材料、7~12mmol/L锂盐、30~50mmol/L多元羧酸。
[0009]更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包含以下浓度的组分:9~11mmol/L紫精化合物、9~11mmol/L对电极电活性材料、9~11mmol/L锂盐、35~45mmol/L多元羧酸。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紫精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六氟磷酸乙基紫精、六氟磷酸甲基紫精、六氟磷酸庚基紫精、六氟磷酸对三氟甲基苯基紫精、六氟磷酸苯基紫精。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元羧酸选自1,2

环己二胺四乙酸、1,2

丙二胺

N,N,N',N'

四乙酸、N,N,N',N'

1,4

苯二胺四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电极电活性材料选自二茂铁和苯醌类小分子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锂盐选自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
中的至少一种。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溶液的溶剂选自碳酸丙烯酯、丁内酯、2

乙酰基丁内酯、γ

戊内酯、碳酸乙烯酯、环丁砜、3

甲基环丁砜、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乙腈、戊二腈、2

甲基戊二腈、3

羟基丙腈、四乙二醇二甲醚、二甲基亚砜、乙氧基乙醇和环戊酮中的至少一种。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电致变色溶液在制备电致变色器中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所述电致变色器的制备原料包含如上所述的电致变色溶液。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器包含第一FTO导电玻璃和第二FTO导电玻璃,所述第一FTO导电玻璃和第二FTO导电玻璃之间通过胶封形成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内填充有如上所述的电致变色溶液。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获得了一种电致变色溶液,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包含紫精化合物和多元羧酸等组分。在本专利技术体系下,羧基负离子能有效地与紫精分子中季铵氮原子正离子发生静电吸引作用,从而减少紫精分子之间的π

π堆积作用,使得两个分子的接触机率降低,从而有效抑制自由基二聚体的生成,提高电致变色器的稳定性,增加循环使用次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各种常用化学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3]以多元羧酸为例,本专利技术电致变色溶液中多元羧酸负离子隔断紫精阳离子自由原理如下:
[0024][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溶液,其组成如下:0.1mmol六氟磷酸乙基紫精,0.1mmol二茂铁,0.1mmol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10ml碳酸烯丙酯,0.4mmol 1,2

环己二胺四乙酸。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溶液,其组成如下:0.15mmol六氟磷酸庚基紫精,0.15mmol二茂铁,0.15mmol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10mlγ

戊内酯,0.6mmol 1,2

环己二胺四乙酸。
[0030]实施例3
[003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溶液,其组成如下:0.12mmol六氟磷酸对三氟甲基苯基紫精,
[0032]0.12mmol二茂铁,0.12mmol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10ml碳酸乙烯酯,0.5mmol 1,2

环己二胺四乙酸。
[0033]对比例1
[0034]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溶液,其除了不含1,2

环己二胺四乙酸外,其他组分组成同实施例1,具体如下:0.1mmol六氟磷酸乙基紫精,0.1mmol二茂铁,0.1mmol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10ml碳酸烯丙酯。
[0035]分别利用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电致变色溶液制备电致变色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包含以下浓度的组分:5~15mmol/L紫精化合物、5~15mmol/L对电极电活性材料、5~15mmol/L锂盐、20~60mmol/L多元羧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包含以下浓度的组分:7~12mmol/L紫精化合物、7~12mmol/L对电极电活性材料、7~12mmol/L锂盐、30~50mmol/L多元羧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溶液包含以下浓度的组分:9~11mmol/L紫精化合物、9~11mmol/L对电极电活性材料、9~11mmol/L锂盐、35~45mmol/L多元羧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精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六氟磷酸乙基紫精、六氟磷酸甲基紫精、六氟磷酸庚基紫精、六氟磷酸对三氟甲基苯基紫精、六氟磷酸苯基紫精。5.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致变色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羧酸选自1,2

环己二胺四乙酸、1,2

丙二胺

N,N,N',N'

四乙酸、N,N,N',N'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欢曾西平喻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