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47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迎宾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括躯干组件,所述躯干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单元,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与人互动的仿真头,所述躯干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用作承载轮椅,所述功能组件远离躯干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用作迎宾机器人移动时防止轮椅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于坐轮椅的宾客,在诱导其操控显控面板相应的程序后,通过功能组件、辅助组件,便于坐轮椅的宾客移动至本迎宾机器人上,进而通过迎宾机器人快速、省力地将宾客移动至目的地,提高了机器人与特殊宾客之间的互动契合度与便利性,最终提高了特殊人士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了特殊人士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了特殊人士的环境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迎宾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酒店等场景的迎宾机器人,其多数仅具备简单的问答释疑能力或带路能力,对于一些特殊的宾客,其互动的契合度不足,若只是一昧地问答释疑或指路,则人性化程度不高,迎宾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变低,最终导致了这些特殊宾客对于新环境适应能力不高的情况。
[0003]例如,常见的坐轮椅的特殊人士,由于轮椅的移动本身就消耗体力、移动不便,倘若还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在缺乏完善的无障碍通行条件下,其“灾难程度”可想而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酒店等场景的迎宾机器人,其对于一些特殊的宾客,互动的契合度不足,从而导致了互动便利性不佳,宾客对于新环境适应能力不高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包括躯干组件,所述躯干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单元,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与人互动的仿真头,所述躯干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用作承载轮椅,所述功能组件远离躯干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用作迎宾机器人移动时防止轮椅退后;所述功能组件包括载重底板,所述载重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主体的一侧下方,所述载重底板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推拉滑条,所述推拉滑条的外部上方设置有推拉驱动单元,所述推拉驱动单元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中部,所述推拉驱动单元通过联动结构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部滑动连接在主体的内部上方并能够推拉驱动单元作用下伸缩;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气体压缩单元、气动平衡轮释放单元和两组气动轮椅止退单元,所述气体压缩单元通过管道与气动平衡轮释放单元和气动轮椅止退单元相连,所述气体压缩单元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下方,所述气动平衡轮释放单元设置在载重底板远离主体的一侧中部,两组所述气动轮椅止退单元分别设置在气动平衡轮释放单元的两侧并位于载重底板的内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移动单元包括两个轮毂电机,两个所述轮毂电机的定子端分别安装在主体的两侧底部,所述轮毂电机的转子端外部均安装有车轮,所述主体的两侧下方位于车轮的外部均安装有外罩。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主体的两侧上方均设置有仿真手臂,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蓄电池。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推拉驱动单元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滑动连接在载重底板的外部上方,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副齿轮,所述第二副齿轮的一侧啮
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安装在推拉滑条的内部,所述第二副齿轮的中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主体的内部,所述主轴的外部中部安装有第一副齿轮,所述第一副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中部安装在第一电机的驱动端,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安装在主体的内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联动结构包括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中部安装在主轴的外部一边,所述驱动盘通过同步带连接有从动盘,所述从动盘的中部安装有副轴,所述副轴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第三副齿轮,所述第三副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顶部安装在把手的底部一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气体压缩单元包括驱动动作筒,所述驱动动作筒安装在主体的内部下方,所述驱动动作筒的内部设置有椭圆形内腔,该椭圆形内腔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贯穿驱动动作筒并安装在第二电机的驱动端,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底部安装在驱动动作筒的顶部,该椭圆形内腔的内部适配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中部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外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气动平衡轮释放单元包括执行动作筒,所述执行动作筒的外部安装在载重底板远离主体的一侧中部,所述执行动作筒的内部设置有椭圆形贯通腔,该椭圆形贯通腔的内部适配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底部位于执行动作筒的内部安装有万向轮,该椭圆形贯通腔的顶部中间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部下方滑动连接在第二活塞的内部上方;所述执行动作筒的一侧上方安装并连通在第一导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的中部安装在载重底板的中部,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安装并连通有管道连接嘴,所述管道连接嘴的底部安装在载重底板靠近主体的一侧中部,所述驱动动作筒的一侧下方通过软管连接在管道连接嘴的一侧上方。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两组气动轮椅止退单元均包括止退翻板,所述载重底板远离主体的一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止退翻板的一边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侧凹槽远离主体的一侧槽边处,所述止退翻板的底部均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分别安装在两侧凹槽的底部,所述气囊分别通过一根第二导管连接在执行动作筒的另一侧上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针对于坐轮椅的宾客,在诱导其操控显控面板相应的程序后,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驱动齿轮,进而即可通过第一副齿轮驱使主轴旋转,进一步,通过主轴的传动即可驱使第二副齿轮转动,由于第二副齿轮被主轴限制在原地转动,同时限位块也被主轴限制在原地且能够发生转动,故而通过第二副齿轮与第一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即可使得第一齿条移动,从而使得推拉滑条具有了推拉载重底板的能力,最终实现了控制载重底板释放的目的,便于坐轮椅的宾客移动至本迎宾机器人上,进而通过迎宾机器人实现快速、省力地将宾客移动至目的地,提高了机器人与特殊宾客之间的互动契合度与便利性,最终提高了特殊人士的环境适应能力。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联动结构与主轴的连接,在主轴驱使驱动盘旋转时,进而通过同步带即可驱使从动盘旋转,进而通过副轴的传动驱使第三副齿轮旋转,通过第三副齿轮与第二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最终使得把手同步伸出,进而宾客自行将轮椅移动至载重底板的上方后,抓握把手,即可提高本迎宾机器人承载轮椅时,人员的安全性。
[0015]3、本专利技术中驱动动作筒的内部高压气体通过管道连接嘴、第一导管进入执行动作筒的内部,从而压迫第二活塞向下移动,最终使得万向轮自执行动作筒的内部顶出,配合两侧的车轮,即可实现迎宾机器人的稳定移动,其中,为降低万向轮工作时,对于第二活塞形成较大的压迫力,从而加剧第二活塞与执行动作筒内壁之间的磨损的情况,特在执行动作筒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柱,并使的限位柱的底部伸入第二活塞的内部,以对第二活塞提供更多的侧向支撑力,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0016]4、本专利技术中驱动动作筒的内部高压气体经过执行动作筒的分流后,将进入两侧气囊的内部,进而气囊膨胀顶起止退翻板,偏转的止退翻板将顶住轮椅车轮的后侧,避免了轮椅在被转移途中掉落载重底板的情况,提高使用安全性,上述设计,能够使得结构扁平化程度更高,有利于在载重底板中容纳结构,而更薄的载重底板则更有利于轮椅的上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重底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中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载重底板、推拉滑条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包括躯干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组件(1)包括主体(101),所述主体(10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单元,所述主体(10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与人互动的仿真头(103),所述躯干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功能组件(2),所述功能组件(2)用作承载轮椅,所述功能组件(2)远离躯干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组件(3),所述辅助组件(3)用作迎宾机器人移动时防止轮椅退后;所述功能组件(2)包括载重底板(201),所述载重底板(20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主体(101)的一侧下方,所述载重底板(201)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推拉滑条(202),所述推拉滑条(202)的外部上方设置有推拉驱动单元,所述推拉驱动单元设置在主体(101)的内部中部,所述推拉驱动单元通过联动结构连接有把手(211),所述把手(211)的外部滑动连接在主体(101)的内部上方并能够推拉驱动单元作用下伸缩;所述辅助组件(3)包括气体压缩单元、气动平衡轮释放单元和两组气动轮椅止退单元,所述气体压缩单元通过管道与气动平衡轮释放单元和气动轮椅止退单元相连,所述气体压缩单元设置在主体(101)的内部下方,所述气动平衡轮释放单元设置在载重底板(201)远离主体(101)的一侧中部,两组所述气动轮椅止退单元分别设置在气动平衡轮释放单元的两侧并位于载重底板(20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移动单元包括两个轮毂电机(106),两个所述轮毂电机(106)的定子端分别安装在主体(101)的两侧底部,所述轮毂电机(106)的转子端外部均安装有车轮(105),所述主体(101)的两侧下方位于车轮(105)的外部均安装有外罩(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1)的两侧上方均设置有仿真手臂(102),所述主体(101)的另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0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互动的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推拉驱动单元包括限位块(204),所述限位块(204)的内部滑动连接在载重底板(201)的外部上方,所述限位块(20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副齿轮(209),所述第二副齿轮(209)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203),所述第一齿条(203)的一侧安装在推拉滑条(202)的内部,所述第二副齿轮(209)的中部安装有主轴(213),所述主轴(21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主体(101)的内部,所述主轴(213)的外部中部安装有第一副齿轮(205),所述第一副齿轮(205)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207),所述驱动齿轮(207)的中部安装在第一电机(206)的驱动端,所述第一电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喜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