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207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所述引物的核酸序列包括SEQ IDNO.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

技术介绍

[0002]TORCH指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异常发育、死胎的病原体,它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T(Toxoplasma)是弓形虫,O(Others)是其他病原微生物,如梅毒螺旋体、带状疱疹病毒、细小病毒B19、柯萨奇病毒等,R(Rubella.Virus)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细胞病毒,H(Herpes.Virus)即是单纯疱疹I/II型。
[0003]弓形虫属于寄生虫病的范畴。弓形虫的整个生活史发育过程需两个宿主,猫科动物,如猫为终末宿主,但它对中间宿主的选择极不严格,无论哺乳类或鸟类都可以作为中间宿主。另据报道,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也会将弓形体携带到人的食物上或饮水中,从而会引起人的感染。人体感染了弓形体,多数可能是无症状的带虫者,仅少数人发病。该病临床表现复杂,轻者为隐性感染,重者可表现为多器官的严重损害,如弓形虫脑病、眼病、肾病、肝病、肺病及弓形体心肌炎等各系统的病变。弓形体对妊娠有很严重的影响。孕早期弓形虫感染引起的胎儿畸形主要包括:脑积水、小脑畸形、脉络膜视网膜炎及脑钙化。血行感染可引起胎儿多器官坏死性损害,如肝脾肿大、心肌炎及血小板减少症等,无症状感染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早产,孕晚期感染者一般不会引起胎儿发育异常。
[0004]人群中HSV感染非常普遍,感染率约为80~90%,病人和健康带毒者是传染源。单纯疱疹病毒分为I型和II型,其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分泌物和与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有关。
[0005]一般认为I型病毒多侵袭腰以上部位,引起如口唇疱疹、疱疹性湿疹、口腔炎、角膜结膜炎等疾病;II型病毒多感染腰以下部位,引起生殖器疱疹,它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并可能与宫颈癌有关。I型和II型病毒均可引起脑膜炎和皮肤疱疹。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了HSV,可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新生儿(小于7周龄)感染HSV后可能会引起广泛的内脏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死亡率较高。而新生儿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出生过程中接触生殖道分泌物所致。为了减少胎儿和新生儿的感染,建议妊娠妇女应作HSV血清学检查,尽量避免在HSV感染期间受孕或生产。
[0006]风疹病毒为气候温和地区的地方性疾病,发病高峰为春季至初夏。风疹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以鼻咽分泌物为主要传染源。该病毒通过接触传染能力不强,偶尔接触未必形成感染,其潜伏期为10~21天,此后表现为咳嗽、流涕、咽部疼痛、头痛、发热、食欲不佳等临床症状。面部可首先出现皮疹,一个月内遍部全身。风疹病毒的感染对孕妇的危害是很大的,妊娠期间风疹病毒感染可造成死胎、自然流产或严重的婴儿畸形,其感染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发生在妊娠的哪个时期。如在妊娠前8周内感染,自然流产率达20%,第12周几乎肯定可以导致胎儿感染并出现严重后遗症,其他还可引起心脏和眼的缺陷、视网膜病变、听力缺损、糖尿病和其它内分泌疾病、神经性耳聋、青光眼等。母亲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
几乎都可引起胎儿广泛持续的多器官感染,导致死胎。我国绝大多数妇女均感染过风疹病毒,具有一定免疫力。不像某些国家,易感妇女那么多。但即使这样,一般也应在怀孕前6个月注射风疹疫苗。
[0007]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古老的病毒,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某一时期均能感染此病毒。该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与患者的个体免疫能力和年龄有关。孕妇严重的宫内感染可导致宫内死胎和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在(1)分娩过程中经过母亲产道时的接触而感染;(2)或通过母乳喂养感染;(3)还可通过多次输血感染。大多数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多无不良反应,但对早产儿和体弱儿有较大的危险,以神经肌肉受损为主要特点。幼儿与儿童感染后多无明显症状,偶见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和呼吸道疾病。青少年与成人感染多无症状,少数可出现发热、肝炎、全身淋巴结肿大或各种疹子,少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神经炎、神经根炎、脑炎;细菌性脑膜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和视网膜炎;(4)CMV对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危害较大,可引起肺炎、肝炎及全身性疾病,最终导致死亡。
[0008]CN110982938A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TORCH五种病原体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这五种病原体核酸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还包括假病毒内标及用于检测内标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使用该试剂盒可以在两个PCR反应管里一次性上机同时检测五种病原体核酸,检测通量高,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筛查成本低,但此方法由于空间距离导致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之间无法达到零距离接触,从而无法实现零背景的荧光。
[0009]CN114231649A公开了检测TORCH五种病原体的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应用利用单重PCR和多重PCR分为两组进行筛选五种病原体,同属病原体分为一组,其余属病原体分为一组,反应完成后,根据扩增曲线图和CT值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但此方法由于空间距离导致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之间无法达到零距离接触,从而无法实现零背景的荧光。
[0010]综上所述,目前检测TORCH病原体的方法存在灵敏度低、假阳性率高、无法检测窗口期、抗干扰能力差、检测结果相对滞后、无法实现零背景的荧光等问题。如何提供一种快速且灵敏度高的TORCH病原体检测方法,实现零背景的荧光,已成为目前生物
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解决了目前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方法存在的灵敏度低、假阳性率高、无法检测窗口期、抗干扰能力差、检测结果相对滞后、无法实现零背景的荧光等问题,实现了在一管中对TORCH合计8个靶标的分型检测,检测敏感性高(检出下限均可以达到1拷贝),特异性好,高通量且成本低。
[0012]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所述引物的核酸序列包括SEQ ID NO.1

SEQ ID NO.18所示的序列;所述荧光探针的核酸序列包括SEQ ID NO.19

SEQ ID NO.27所示的序列。
[0014]本专利技术创造性设计了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在探针引物的5

端加入3

端的一定数量的反向互补序列,从而使解离的探针形成类似单链RNA的茎环结构,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在空间结构上达到无限接近的程度,进而达到完全淬灭背景荧光的目的,此外,通过PCR

信标熔解曲线法在一管中实现TORCH合计8个靶标的分型检测,检测敏感性高(检出下限均可以达到1拷贝),特异性好,高通量且成本低。
[0015]SEQ 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的核酸序列包括SEQ ID NO.1

SEQ ID NO.18所示的序列;所述荧光探针的核酸序列包括SEQ ID NO.19

SEQ ID NO.27所示的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的5

端含有荧光基团,3

端含有淬灭基团;优选地,所述荧光基团包括FAM、HEX、VIC、ROX、TAMRA或CY5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淬灭基团包括TAMRA、BHQ1、BHQ2、MGB、DABCYL或BHQ3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在制备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产品中的应用。4.一种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引物及荧光探针在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中的应用。6.一种非疾病诊断和/或治疗为目的的检测TORCH八种病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待测样本的核酸为模板,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检测TOR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维维周凯月林灵楼敬伟吴守信杨文文汪帅男王博伟何顺清汪梦竹吕芳何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藤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