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元件以及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06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谐振元件以及滤波器。使谐振元件的性能提高。第三平面电极(103)配置于第一平面电极(101)和第二平面电极(102)之间。第一导通孔电极(111)将第一平面电极(101)和第三平面电极(103)连接。第二导通孔电极(112),第三导通孔电极(113)以及第四导通孔电极(114)将第一平面电极(101)和第二平面电极(102)连接。在从第一平面电极(101)的法线方向(Z)俯视第三平面电极(103)的情况下,第三平面电极(103)包含:重叠于第二导通孔电极(112)与第三导通孔电极(113)之间的第一区域(Rg11)的第一突出部(Pr11);和重叠于第三导通孔电极(113)与第四导通孔电极(114)之间的第二区域(Rg12)的第二突出部(Pr12)。的第二突出部(Pr12)。的第二突出部(Pr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谐振元件以及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谐振元件、以及包含该谐振元件的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谐振元件。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20/105257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电介质的内部形成了多个导通孔电极的谐振元件。通过该多个导通孔电极形成电感器,从而在谐振元件中电介质所占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能够使谐振元件的强度提高。
[0003]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105257号
[0004]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谐振元件中,连接于平面电极的电感器的磁场可能被从该平面电极的端部产生的电场妨碍。由于该电感器的电感降低,因此该电感器的Q值可能降低。其结果是为,谐振元件的Q值可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谐振元件的性能提高。
[0006]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谐振元件具备第一平面电极、第二平面电极、第三平面电极、第一导通孔电极、第二导通孔电极、第三导通孔电极以及第四导通孔电极。第三平面电极在第一平面电极的法线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平面电极与第二平面电极之间。第一导通孔电极将第一平面电极和第三平面电极连接。第二~第四导通孔电极将第一平面电极和第二平面电极连接。第二导通孔电极以及第三导通孔电极沿着与第一导通孔电极的延伸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配置。第三导通孔电极以及第四导通孔电极沿着与延伸方向正交且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配置。在从第一平面电极的法线方向俯视第三平面电极的情况下,第一平面电极、第二平面电极或者第三平面电极包含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与第二导通孔电极和第三导通孔电极之间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三导通孔电极和第四导通孔电极之间的第二区域的任意一个区域重叠。第三平面电极包含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与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重叠且与第一突出部不同。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谐振元件,在从第一平面电极的法线方向俯视第三平面电极的情况下,第一平面电极、第二平面电极或者第三平面电极包含与第二导通孔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重叠的第一突出部,第三平面电极包含与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重叠的第二突出部,由此能够使该谐振元件的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滤波器的一个例子的双工器的等效电路图。
[0009]图2是图1的双工器的外观立体图。
[0010]图3是形成于图2的层叠体的内部的多个电极的立体图。
[0011]图4是形成图3的谐振元件的多个电极的立体图。
[0012]图5是从X轴方向俯视图4的谐振元件的图。
[0013]图6是从Z轴方向俯视图4的谐振元件的图。
[0014]图7是形成图3的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多个电极的立体图。
[0015]图8是形成比较例所涉及的谐振元件的多个电极的立体图。
[0016]图9是从X轴方向俯视图8的谐振元件的图。
[0017]图10是从X轴方向俯视图4的谐振元件的图。
[0018]图11是形成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谐振元件的多个电极的立体图。
[0019]图12是形成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谐振元件的多个电极的立体图。
[0020]图13是从Z轴方向俯视形成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谐振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图。
[0021]图14是从Z轴方向俯视形成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谐振元件的多个电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参照附图,并对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对图中相同或者相当部分标记相同附图标记而原则上不重复其说明。
[0023][实施方式1][0024]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滤波器的一个例子的双工器1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双工器1具备共用端子Pcom、端子P1、P2、电感器L1、L2、电容器C1、C2以及谐振元件10、20。谐振元件20的谐振频率与谐振元件10的谐振频率不同。
[0025]谐振元件10包含端子P11、P12、电感器L11、以及电容器C11。电感器L11和电容器C11在端子P11与P12之间并联连接。谐振元件10形成LC并联谐振电路。
[0026]电感器L1连接于共用端子Pcom与端子P11之间。电容器C1连接于作为接地点的接地端子G1与端子P11之间。端子P1连接于端子P12。
[0027]谐振元件20具备端子P21、P22、电感器L21以及电容器C21。电感器L21和电容器C21在端子P21与P22之间并联连接。谐振元件20形成LC并联谐振电路。
[0028]电容器C2连接于共用端子Pcom与端子P21之间。电感器L2连接于作为接地点的接地端子G2与端子P21之间。端子P2连接于端子P22。
[0029]图2是图1的双工器1的外观立体图。图2所示的X轴、Y轴、Z轴相互正交。在图3~图14中也相同。在层叠体100中,多个电介质层沿Z轴方向层叠。在层叠体100的内部,形成有形成图1所示的等效电路的多个电极。
[0030]如图2所示,在双工器1的上表面UF形成有方向识别标志DM。在双工器1的底面BF形成有共用端子Pcom、端子P1、P2、P3以及接地端子G1、G2。共用端子Pcom、端子P1~P3以及接地端子G1、G2例如是在底面BF规则地配置有平面电极的LGA(Land Grid Array:平面网格阵列)端子。双工器1的底面BF连接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
[0031]图3是形成于图2的层叠体100的内部的多个电极的立体图。以下,为了使由多个电极形成的电极构造容易观察,将图3所示的多个电极分为形成谐振元件10、20的多个电极、形成电感器L1、L2和电容器C1、C2的多个电极来进行说明。
[0032]图4是形成图3的谐振元件10、20的多个电极的立体图。图5是从X轴方向俯视图4的谐振元件10、20的图。图6是从Z轴方向俯视图4的谐振元件10、20的图。
[0033]如图4~图6所示,谐振元件10具备平面电极101(第一平面电极)、平面电极102(第二平面电极)、平面电极103(第三平面电极)、导通孔电极111(第一导通孔电极)、导通孔电极112(第二导通孔电极)、导通孔电极113(第三导通孔电极)、导通孔电极114(第四导通孔电极)以及导通孔电极115(第五导通孔电极)。
[0034]平面电极103在平面电极101的法线方向(Z轴方向)上配置于平面电极101与102之间。导通孔电极111沿Z轴方向(延伸方向)延伸,将平面电极101和103连接。导通孔电极112~115沿Z轴方向延伸,将平面电极101和102连接。
[0035]平面电极103连接于导通孔电极303。在平面电极103和导通孔电极303的连接部分形成有端子P11。通过在平面电极103形成端子P11,能够将导通孔电极111包含于谐振元件10的电感器11,因此能够使电感器11的电感增加。
[0036]导通孔电极301将平面电极102和端子P1连接。在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谐振元件,其中,具备:第一平面电极;第二平面电极;第三平面电极,其在上述第一平面电极的法线方向上配置于上述第一平面电极与上述第二平面电极之间;第一导通孔电极,其将上述第一平面电极和上述第三平面电极连接;以及第二导通孔电极、第三导通孔电极以及第四导通孔电极,它们将上述第一平面电极和上述第二平面电极连接,上述第二导通孔电极以及上述第三导通孔电极沿着与上述第一导通孔电极的延伸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配置,上述第三导通孔电极以及上述第四导通孔电极沿着与上述延伸方向正交且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配置,在从上述法线方向俯视上述第三平面电极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平面电极、上述第二平面电极或者上述第三平面电极包含第一突出部,上述第一突出部重叠于上述第二导通孔电极与上述第三导通孔电极之间的第一区域以及上述第三导通孔电极与上述第四导通孔电极之间的第二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上述第三平面电极包含第二突出部,上述第二突出部重叠于上述第一区域以及上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且与上述第一突出部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元件,其中,上述第三平面电极包含上述第一突出部,上述第一突出部的一部分未重叠于上述第二平面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谐振元件,其中,在上述第一突出部形成端子,上述端子未重叠于上述第二平面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谐振元件,其中,上述第二突出部的一部分未重叠于上述第二平面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谐振元件,其中,还具备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