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助力手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787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助力手刹系统,包括:壳体、减速机构,所述壳体一端具有机械输出端,另一端具有手力输入端,所述机械输出端连接机械手刹输出端,所述手力输入端连接机械手刹手力端拉锁,所述手力输入端通过滑块与机械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块通过回位弹簧与壳体连接,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减速机和助力拉索,所述减速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助力拉索的一端与减速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械助力手刹系统,可以减小手刹的尺寸,从而给扶手处避让出更大的空间,优化驾驶室的空间布局。室的空间布局。室的空间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助力手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刹车
,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助力手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手刹的专业称呼是辅助制动器,与制动器的原理不同,其是采用钢丝拉线连接到后制动蹄上,以对车子进行制动。长期使用手刹会使钢丝产生塑性变形,由于这种变形是不可恢复的,所以长期使用会降低效用,手刹的行程也会增加。与手刹配套使用的还有回复弹簧。拉起手刹制动时,弹簧被拉长;手刹松开,弹簧回复原长。长期使用手刹时,弹簧也会产生相应变形。
[0003]现有技术中,电子手刹越来越普及,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喜欢机械手刹。而在皮卡等自重比较重的车辆上,由于机械手刹没有助力机械,为了保证驾驶员可以拉动手刹,通常手刹尺寸较大,占用车内空间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机械助力手刹系统,解决重型车机械式手刹尺寸太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无线随钻测斜仪的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壳体、减速机构。
[0007]所述壳体一端具有机械输出端,另一端具有手力输入端,所述机械输出端连接机械手刹输出端,所述手力输入端连接机械手刹手力端拉锁,所述手力输入端通过滑块与机械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块通过回位弹簧与壳体连接;
[0008]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减速机和助力拉索,所述减速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助力拉索的一端与减速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速机是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包括绞盘、内齿轮,双联齿轮、输出端行星轮、曲轴,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双联齿轮的一个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啮合且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曲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输出端行星轮与所述双联齿轮的另一个齿轮啮合,所述绞盘与所述输出端行星轮连接,所述助力拉索缠绕在所述绞盘上。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绞盘设有配合槽,所述内齿轮、所述双联齿轮、所述输出端行星轮和所述曲轴均位于所述配合槽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是高转速低扭矩小型电机。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传感器和控制盒,所述传感器包括集成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滑块是集成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在所述滑块旁,且与所述控制盒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滑块对应的金属滑轨,所述滑块通过所述金属滑轨与所述控制盒电性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是扇形结构。
[0014]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的机械助力手刹系统,在拉动手刹时手力输入端向滑块施加拉力,从而向机械输入端施加拉力,此时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带动绞盘转动,通过助力拉索向滑块施加拉力,使得手力输入端需要施加的力减小,手刹力矩大幅减小、手刹尺寸减小,从而给扶手处避让出更大的空间,节约驾驶室内部空间。
[0016]采用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将减速器设在绞盘的配合槽内可以减小助力手刹系统的体积。
[0017]壳体采用扇形结构是为了适应手刹处的空间分布。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械助力手刹系统俯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械助力手刹系统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
[0022]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械助力手刹系统包括:壳体1、减速机构2、控制组件3
[0023]具体地,如图1所示,壳体1是扇形结构,其一端设有机械输出端11,一端设有手力输入端12,手力输入端12与机械输入端11之间通过滑块4连接。滑块4与壳体1之间通过回位弹簧5连接。
[0024]如图2图3所示,减速机构2包括减速机和助力拉索27,减速机是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包括绞盘21、内齿轮22、双联齿轮23、输出端行星轮24、曲轴25,双联齿轮23的一个齿轮与内齿轮22啮合,其另一个齿轮与输出端行星轮啮合,绞盘21中心设有配合槽,内齿轮22、双联齿轮23、输出端行星轮24均位于配合槽内,且输出端行星轮24与绞盘21固定连接。曲轴25穿过内齿轮22、双联齿轮23、输出端行星轮24的中心且与内齿轮22固定连接,曲轴的一端连接有助力电机26。助力电机26是高转速低扭矩小型电机,固定在外壳1上。助力拉索27的一端缠绕在绞盘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4上。
[0025]控制组件3包括传感器和控制盒,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和集成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31设在滑块旁,且与控制盒32电性连接。滑块4即为集成力传感器,壳体1上设有两条金属导轨,滑块4在金属导轨上移动,且滑块4与控制盒32之间通过金属导轨电性连接。
[00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械助力手刹系统,拉动手刹时手力输入端12向滑块4施加拉力,此时助力电机26启动并带动曲轴25转动,内齿轮22与曲轴25同步转动,并带动双联齿轮23转动,双联齿轮23带动输出端行星轮24转动,绞盘21与输出端行星轮24同步转动,并通过助力拉索27向滑块施加拉力。手力输出端12与助力拉索施加的拉力使得滑块移动,从而向机械输出端11施加拉力,启动手刹。当松开手刹时,回位弹簧5可以确保滑块4复位。
[0027]集成力传感器将机械输出端力的大小信息输入控制盒,位移传感器31将滑块4的位移信息传输至控制盒32。
[002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械助力手刹系统,可以大幅减小手刹力矩,从而减小手刹尺寸,从而给扶手处避让出更大的空间,优化驾驶室内的空间布局。
[0029]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
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
[0031]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助力手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具有机械输出端,另一端具有手力输入端,所述机械输出端连接机械手刹输出端,所述手力输入端连接机械手刹手力端拉锁,所述手力输入端通过滑块与机械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块通过回位弹簧与壳体连接;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减速机和助力拉索,所述减速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助力拉索的一端与减速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助力手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是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包括绞盘、内齿轮,双联齿轮、输出端行星轮、曲轴,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双联齿轮的一个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啮合且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曲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输出端行星轮与所述双联齿轮的另一个齿轮啮合,所述绞盘与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辉孙利平谷林雪关熊飞马亚东刘建郭彦斐李华朴王生龙谢承周石雨婷李彦谕秦银隆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