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782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该按键包括底层、导光板、图案层、 遮蔽层及键帽层,其中导光板叠接于底层的上方,图案层设于导光板的上方, 在图案层的正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立体图案,遮蔽层涂着于图案层的背面, 并形成有对应这些立体图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镂空区,键帽层叠接于图案层的 上方,且其成型有对应于这些立体图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键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 还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制作方法,从而能够增加各立体图案的辨识性 及美观性等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按键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及 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现今消费者对于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超 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MPC)等电子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向个性化及精致化 的造型设计,而这些电子产品大部分都需要通过按键,才能达成使用者与电子 产品之间的信息传输,且使用者对于电子产品的按键需求,也不断地在求新求 变中,因此如何开发出更具有竞争力的按键,以迎合时下的大众的普遍使用需 求,已成为按键制造业者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公知的按键及其制作方法,如日本专利技术公开2000-340059所揭示,参阅图1, 该按键主要包括底层10a、图案层12a、表面层14a及有色透光性涂膜17a,其 中图案层12a的正面凸设成型立体图案121a,表面层14a则设有与前述立体图 案121a对应配合凹槽,而将表面层14a叠接于图案层12a的正面上;在图案层 12a的背面印刷有色透光性涂膜17a,而底层10a则贴接在有色透光性涂膜17a 下方;如此,以构成按键。此外,该按键制作方法主要由图案层及键帽层所叠 接而成,首先一体成型有底板及立体图案,此立体图案凸伸高出底板的顶面;其次在立体图案顶面进行印刷;再将底板的立体图案以热融着接合方式埋入键帽层内部。另外,曰本专利技术公开2000-331554也揭示另 一形态的按键及其制作方法,该按键制作方法在键帽层内侧表面成型有立体图案的凹槽;其次在键帽层内部 表面施以遮光膜印刷;再在立体图案的凹槽内表面以透光性有色膜予以涂装;5如此,以完成按键制作方法。然而,前述的按键及其制作方法,虽然可获得立体图案的按键,其中专利技术公开2000-340059案,其仅在立体图案顶面进行印刷,不易将立体图案的整体 造型充分展现出来,而使其辨识性及美观性不理想。另外,前述两公开案都不 具有与导光板的组合配置,所能产生的光照区域相当小,仅能适用在极小型或 单一按键上,对于需要具有大区域操作面积的按键来说,已不能满足阶段性使 用需求。此外,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544299Y所揭示,其主要包括按键层、第一 图案层、折射层及第二图案层,其中按键层为透光体,第一图案层为不透光体, 与该按键层上、下相叠合,并设有以镂空部位而成型的第一图案;该折射层也 为半透光体,位于按键层与第一图案层的下方处,且折射层下方形成有背面; 第二图案层为不透光体,附着于折射层的背面上,并设有以镂空部位而成型的 第二图案;并利用发光组件的光线由第二图案层的下方朝向按键层方向投射, 以使第一及第二图案借由透光而呈现在按键层上,以达成多重显示效果。然而, 前述的按键结构,虽然具有多重显示效果,但其借由在第一及第二图案层成型 有第一及第二图案,而使按键的总厚度相当厚且重,并不适用于曰益薄型化及 轻型化的电子产品上;另其发光组件形成于第二图案层的下方,更增加整体的 组接高度,而使电子产品的厚度无法有效地获得缩减;并且,其折射层为半透 光体,而使第二图案所显示出的辨识性及视觉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辨识性及美观性的具有 立体图案的按键及其制作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包括底层、导 光板、图案层、遮蔽层及键帽层,其中该导光板叠接于该底层的上方;该图案 层设于该导光板的上方,在该图案层的正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立体图案;该 遮蔽层涂着于该图案层的背面,并形成有对应这些立体图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镂空区;该键帽层叠接于该图案层的上方,该键帽层成型有对应于这些立体图 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键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a) 制备第一模具,在该第一模具内填入第一紫外光固化树脂;b) 在该第一模具内置入定型层,并叠设于该第一紫外光固化树脂上;c) 以紫外灯对该第一紫外光固化树脂进行照射,而固化形成图案层,并在 该图案层的正面成型两个或两个以上立体图案;d) 制备第二模具,在该第二模具内填入第二紫外光固化树脂;e) 将步骤c)的组合结构置入该第二模具内,并叠设于该第二紫外光固化树 脂上;f) 以该紫外灯对该第二紫外光固化树脂进行照射,而固化形成键帽层,并 在该键帽层的正面成型两个或两个以上键帽;以及g) 在该定型层的背面印刷遮蔽层,并在这些立体图案的下方分别形成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镂空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制作方法,在 步骤a)至g)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步骤h) 在该遮蔽层的背面叠接导光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制作方法,在 步骤a)至h)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步骤i) 在该导光板的背面压合连接底层。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借由将文字、符号或图形等图案以立体 形式显现于键帽内部,而更增加辨识性及美观性等视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按键结构组合截面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按键的制作流程图;图3为第一模具及本专利技术定型层立体分解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案层以紫外灯照射截面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案层及定型层组合结构立体图6为第二模具及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结构立体分解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键帽层以紫外灯照射截面图8为本专利技术完成步骤g)的按键立体图9为图8的组合层及遮蔽层组合截面图10为图9的组合层背面立体图11为图10的组合层及导光板立体分解图12为图10的组合层及导光板组合截面图13为图12的组合层及底层组合截面图14为本专利技术按键应用于手机组合示意图15为图14的按键与发光组件配置图16为图15的按键与电路板动作前组合截面图17为图15的按键与电路板动作后组合截面图18为本专利技术按键应用于PDA组合示意图19为本专利技术按键应用于车用音响面板组合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按键应用于UMPC组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层10a图案层12a键帽层14a有色透光性涂膜17a底层IO导光板ll 缺口 112图案121a凸块IOI导光微结构lll齿紋1图案层12 图案121 遮蔽层13 镂空区131 键帽层14 键帽141 定型层15 接着层16 第一模具3模块31 模穴32图案凹槽33紫外灯4第二模具5模块51 模穴52键帽凹槽53手机600发光组件601 电路板602 个人数字助理(PDA) 700 车用音响面板800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MPC) 900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 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如图13所示,主要包括底层(base layer) 10、导光板(light guiding plate ) 11、图案层(pattern layer) 12、遮蔽层 (shielding layer) 13、键帽层(keycap layer) 14及定型层(film) 15。请参照图2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制作方法,其制作方法的步骤包括a)制备第一模具3,将第一紫外光固化树脂(UV-curing resin)填入该第一模 具3内(如图3所示);在此步骤中,该第一模具3具有矩形模块31,此模块31以透光性材料所制成,在其顶部凹设成型有模穴32,并在此模穴32的内部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 底层; 导光板,叠接于该底层的上方; 图案层,设于该导光板的上方,在该图案层的正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立体图案; 遮蔽层,涂着于该图案层的背面,并形成有对应立体图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镂空区;以及 键帽层,叠接于该图案层的上方,该键帽层成型有对应于立体图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键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利
申请(专利权)人: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