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吊装方法、偏心吊装装置以及偏心吊装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25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8
本申请提供了偏心吊装方法、偏心吊装装置以及偏心吊装系统,偏心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步骤:确定吊马的数量为三个;设定、测量步骤:设定第一吊钩与第二吊钩位于钢结构件的一侧,第三吊钩位于钢结构件的另一侧;测量第一吊钩到吊车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4,测量第二吊钩到吊车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3,且l4=l3;测量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到第一吊钩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4,测量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到第二吊钩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3;判断步骤:如果L4>l4或L3>l3;计算步骤:计算第一吊钩的受力、第二吊钩的受力以及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本申请能够在吊车的中心线与钢结构件的重心线的距离有一定偏差,实现钢结构件的顺利吊装。实现钢结构件的顺利吊装。实现钢结构件的顺利吊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心吊装方法、偏心吊装装置以及偏心吊装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偏心吊装方法、偏心吊装装置以及偏心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单台龙门吊使用3只吊钩进行钢结构吊装时,为了确保待吊装件(钢结构)平稳而安全地吊装,结合图1所示,常规吊装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1号钩10、2号钩11位于钢结构件的一侧,3号钩12位于钢结构件14另一侧;(2)1号钩与2号钩连线的中点与3号钩的连线即吊车中心线13,与钢结构件重心线15距离的偏差较小,即L1≈L2;(3)1号钩、2号钩以及3号钩的承重不超过吊车额定参数要求;在布置吊钩对应吊码时,根据常规吊装方法的基本要求,通常将3号钩对应吊码直接布置在吊车中心线或钢结构重心线上,然后布置1号、2号钩对应吊码位置。
[0003]然而,在实际的吊装过程中,常会遇见以下三种情况,(1)各吊钩的吊码优先选择布置在钢结构上强结构位置时,导致1号钩与2号钩连线中点与3号钩连线,与钢结构重心距离的偏差较大;(2)钢结构俯视投影呈现三角形或极特殊形状时,导致3号钩对应吊码无法直接布置在吊车中心线或钢结构重心线上,且偏差较大;(3)吊车需要吊装行进到轨道极限位置时,依据钢结构的吊装目的地位置,以及吊车在其轨道上行进的极限位置,导致钢结构吊装目的地位置的重心与吊车极限位置的中心线偏离较大。
[0004]当出现上述三种情况,吊车中心线与重心线偏差较大,采用现有的常规吊装方法将无法顺利吊装,因此急需一种偏心吊装方法、偏心吊装装置以及偏心吊装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吊装方法、偏心吊装装置以及偏心吊装系统,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吊车的中心线与钢结构件的重心线距离偏差较大时的吊装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偏心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确定步骤:确定吊马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吊钩、第二吊钩以及第三吊钩;
[0008]设定、测量步骤:设定所述第一吊钩与所述第二吊钩位于钢结构件的一侧,所述第三吊钩位于所述钢结构件的另一侧;测量所述第一吊钩到吊车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4,测量所述第二吊钩到所述吊车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3,且l4=l3;测量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到所述第一吊钩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4,测量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到所述第二吊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3;
[0009]判断步骤:如果L4>l4或L3>l3;
[0010]计算步骤:在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以及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差小于等于吊车的额定参数的限定条件下,计算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以及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12]参数定义步骤:设定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为P1,设定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为P2,设定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为P3,设定所述钢结构件的重量为G;
[0013]参数测量步骤:测量所述第三吊钩到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1,测量所述第一吊钩到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2;
[0014]计算受力步骤:根据公式(1)、公式(2)以及公式(3),分别计算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以及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
[0015]P1=G
×
L1/(L1+L2)
×
L4/(L3+L4)
ꢀꢀꢀꢀꢀ
(1)
[0016]P2=G
×
L1/(L1+L2)
×
L3/(L3+L4)
ꢀꢀꢀꢀꢀ
(2)
[0017]P3=G
×
L2/(L1+L2)
ꢀꢀꢀꢀꢀꢀꢀꢀꢀꢀꢀꢀꢀꢀ
(3)。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步骤之后还包括配重步骤;
[0019]所述判断步骤中,如果L4>>l4或L3>>l3;通过所述公式(1)、所述公式(2)以及所述公式(3)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以及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不满足所述限定条件,执行所述配重步骤;
[0020]所述配重步骤为:将具有预设重量的配重件放置于所述钢结构件,以使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线靠近所述吊车的中心线。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2]放置步骤:将所述配重件放置于所述钢结构件靠近所述第三吊钩的一侧;
[0023]配重件的参数测量步骤:测量所述配重件的重量为g,测量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为X,测量所述配重件的重心为x;
[0024]钢配整体件的重心X'计算步骤:根据公式(4)计算:
[0025]X'=(G
×
X+g
×
x)/(G+g)
ꢀꢀꢀꢀꢀꢀꢀꢀꢀꢀꢀꢀ
(4)
[0026]其中,X'表示由配重件与钢结构件组成的钢配整体件的重心。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件及配重件的总重量小于等于所述吊车的最大起重能力。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小于等于所述吊车额定参数。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步骤之后还包括调节步骤:根据计算步骤以及所述配重步骤,调节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以及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
[003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偏心吊装装置,采用上述的偏心吊装方法,所述偏心吊装装置包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吊钩组件;
[0031]所述支撑组件具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
[0032]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0033]所述吊钩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0034]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吊钩组件通讯连接。
[00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偏心吊装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
[0036]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向所述驱动组件发射驱动信号,以使所述吊钩组件运动至预设位置。
[003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偏心吊装系统,包括上述的偏心吊装装置。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3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偏心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确定步骤:确定吊马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吊钩、第二吊钩以及第三吊钩;
[0041]设定、测量步骤:设定所述第一吊钩与所述第二吊钩位于钢结构件的一侧,所述第三吊钩位于所述钢结构件的另一侧;测量所述第一吊钩到吊车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4,测量所述第二吊钩到所述吊车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3,且l4=l3;测量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到所述第一吊钩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4,测量所述钢结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心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步骤:确定吊马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吊钩、第二吊钩以及第三吊钩;设定、测量步骤:设定所述第一吊钩与所述第二吊钩位于钢结构件的一侧,所述第三吊钩位于所述钢结构件的另一侧;测量所述第一吊钩到吊车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4,测量所述第二吊钩到所述吊车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3,且l4=l3;测量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到所述第一吊钩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4,测量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到所述第二吊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3;判断步骤:如果L4>l4或L3>l3;计算步骤:在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以及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差小于等于吊车的额定参数的限定条件下,计算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以及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参数定义步骤:设定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为P1,设定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为P2,设定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为P3,设定所述钢结构件的重量为G;参数测量步骤:测量所述第三吊钩到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1,测量所述第一吊钩到所述钢结构件的重心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2;计算受力步骤:根据公式(1)、公式(2)以及公式(3),分别计算所述第一吊钩的受力、所述第二吊钩的受力以及所述第三吊钩的受力;P1=G
×
L1/(L1+L2)
×
L4/(L3+L4)
ꢀꢀꢀꢀꢀ
(1)P2=G
×
L1/(L1+L2)
×
L3/(L3+L4)
ꢀꢀꢀꢀꢀ
(2)P3=G
×
L2/(L1+L2)
ꢀꢀꢀꢀꢀꢀꢀꢀꢀꢀꢀꢀꢀꢀ
(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心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之后还包括配重步骤;所述判断步骤中,如果L4>>l4或L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雨王虎张海甬张栋旭王晓刚何映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