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24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立式离心机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包括差速器,差速器采用空心轴与实心轴套装的结构形式,齿轮啮合传动,实现转速差,润滑系统利用油泵从油箱吸油,润滑油经多支油管分成3路进入差速器,对差速器内部的所有轴承和齿轮进行润滑后分2路返回油箱,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润滑油压进行实时显示和油压异常报警,并配备双润滑系统,油泵或电机故障时,另一组马上启动,能确保立式离心机差速器内部的所有轴承和齿轮的有效润滑与冷却,避免高温和异常磨损。避免高温和异常磨损。避免高温和异常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立式离心机设备
,具体的,涉及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是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用于精煤和粗煤泥脱水的主要设备,由于其结构简单实用、运行可靠、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在选煤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的刮刀和筛篮具有一定的转速差,刮刀将附着在筛篮内壁的物料刮下,差速器作为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的关键部件,工作时进行高强度的机械运动,为动力传递和实现转速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煤炭市场的迅猛发展,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销量的大幅增加,差速器的维修业务有所增加,通过对差速器拆解和故障分析,发现差速器的主要故障原因是润滑不到位引起的轴承和齿轮损坏。
[0003]差速器安装在离心机机座内部,现场拆装极其费时、费力,且结构复杂,精度较高,需返厂维修,拆解维修工作量大,耗时长。因此,如何设计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系统、润滑方法,避免因润滑和冷却不足导致差速器异常磨损和故障,减少洗煤厂维修时间和检修工人劳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丞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稳定性高的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差速器、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可以推广到一般的齿轮传动装置,配有双润滑系统,确保轴承和齿轮有效润滑,避免异常磨损和高温,保证了差速器的正常运行,提升了差速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劳动量,节省了维修费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包括油箱总成、进油系统、差速器、回油系统,所述油箱总成通过吸油管和进油管与油泵相连,在所述吸油管下端设有滤油器;所述油泵通过出油管与多支油管相连,在所述多支油管侧面设有3个油流指示器,并将润滑油流分成三路,分别经油管I、油管II、油管III与差速器相连;所述回油系统中的回油管两端与差速器的回油孔I和油箱相连,回油支管两端分别与回油孔II和回油管相连,润滑系统形成完整回路。
[0008]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油箱总成上面设有2个观察孔盖,用于加注润滑油,2个所述观察孔盖上分别设有油尺、吸油管I和吸油管II,所述吸油管I和吸油管II下端设有滤油器I和滤油器II,用于过滤润滑油中杂质。
[000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进油系统中的多支油管下端封堵,侧面
开3个孔并分别焊接接头后与油流指示器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润滑油流量,上端通过出油管I、出油管II分别与油泵I、油泵II相连,同时,多支油管上端设有电接点压力表,用于实时显示润滑系统压力和向集控提供油压异常报警信号。
[00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差速器中的喷油管与进油系统中的油管I相连,轴承压盖II与油管II相连,轴承压盖IV与油管III相连,形成3条进油通道。
[00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回油系统中的回油管两端分别与差速器中的回油孔I和油箱相连,并在中部开孔焊接接头I,所述回油支管两端分别与差速器中的回油孔II和回油管上的接头I相连,形成两条回油通道。
[0012]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差速器润滑系统配备有双润滑系统,所述双润滑系统包含两套出油管I、出油管II、油泵I、油泵II、油泵电机I、油泵电机II、进油管I、进油管II、吸油管I、吸油管II、滤油器I和滤油器II,一组润滑系统故障时,另一组立即启动。
[001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油箱下底为斜坡式,低点位置设有放油螺丝,所述放油螺丝具有磁性,可吸附润滑油中铁削等杂质。
[001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5]本专利技术中形成“3进2出”的闭路循环系统,并配有双润滑系统,一组润滑系统故障时,另一组立即启动,确保轴承和齿轮有效润滑和冷却,避免异常磨损和高温,保证了差速器的正常运行,提升了差速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劳动强度,节省维修费用,本专利技术的润滑系统和方法可以推广到一般的齿轮传动装置。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差速器的结构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系统结构图;
[0019]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零部件如下:1、油箱总成;101、吸油管I;102、滤油器I;103、连接架;104、放油螺丝;105、油尺;106、观察孔盖;107、油箱;108、吸油管II;109、滤油器II;2、进油系统;201、油泵电机I;202、油泵I;203、油泵电机II;204、油泵II;205、多支油管;206、油流指示器;207、油管I;208、油管II;209、油管III;210、电接点压力表;211、进油管I;212、进油管II;213、出油管I;214、出油管II;3、差速器;301、螺旋轴;302、筛篮轴;303、中间轴;304、箱体;305、轴承I;306、轴承II;307、轴承盒I;308、轴承III;309、齿轮I;310、齿轮II;311、齿轮III;312、齿轮IV;313、油孔IV;314、油孔III;315、油孔I;316、油孔V;317、油孔VI;318、油孔VII;319、轴承压盖II;320、轴承盒II;321、轴承压盖III;322、轴承IV;323、轴承V;324、轴承VI;325、皮带轮;326、回油孔II;327、油孔II;328、轴承压盖IV;329、回油孔II;330、喷油管;4、回油系统;401、回油管;402、回油支管;403、接头I。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涉及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差速器,差速器3通过皮带轮325带动中间轴303转动,通过两对齿轮啮合,使螺旋轴301和筛篮轴302获得不同转速。
[0023]本实施例中,中间轴303下部设有皮带轮325作为动力输入,依靠轴承V323和轴承VI324支撑,通过轴承盒、轴承压盖安装在箱体304上,轴承V323和轴承VI324中间通过键联接安装有齿轮III311和齿轮IV312。
[0024]本实施例中,筛篮轴302为空心轴,通过轴承II306和轴承III308支撑,安装在轴承盒I307中,轴承压盖I328安装在轴承盒I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包括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油箱总成(1)、进油系统(2)、差速器(3)、回油系统(4),所述油箱总成(1)通过吸油管I(101)、吸油管II(108)和进油管I(211)、进油管II(212)与油泵I(202)、油泵II(204)相连,所述吸油管I(101)和吸油管II(108)下端设有滤油器I(102)和滤油器II(109);所述油泵I(202)和油泵II(204)通过出油管I(213)和出油管II(214)与多支油管(205)相连,在所述多支油管(205)侧面设有3个油流指示器(206),将润滑油流分成三路,分别经油管I(207)、油管II(208)、油管III(209)与差速器(3)相连;所述回油系统(4)中的回油管(401)两端与差速器(3)的回油孔I(329)和油箱(107)相连,回油支管(402)两端分别与回油孔II(326)和回油管(401)相连,润滑系统形成完整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总成(1)上面设有2个观察孔盖(106),用于加注润滑油,2个所述观察孔盖(106)上分别设有油尺(105)、吸油管I(101)和吸油管II(108),所述吸油管I(101)和吸油管II(108)下端设有滤油器I(102)和滤油器II(10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系统(2)中的多支油管(205)下端封堵,侧面开3个孔并分别焊接接头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张双江赵艳平董晓磊石永超阚晓平王群李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