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别红松无性系的SSR标记引物组及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638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1
一种鉴别红松无性系的SSR标记引物组及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和应用,它涉及SSR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SSR标记引物组,并基于其构建指纹图谱:(1)红松总DNA提取,(2)利用SSR引物进行PCR扩增,(3)PCR扩增产物毛细管电泳,(4)指纹图谱构建;其中:步骤(2)利用公开的11对SSR引物进行红松DNA的PCR扩增,所得产物经毛细管电泳检测所得的带型结果,组合形成每个无性系的SSR指纹图谱,根据指纹图谱的差异,再区分无性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高效的从分子水平为红松无性系鉴定、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中国红松遗传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鉴别红松无性系的SSR标记引物组及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SSR分子标记
,具体涉及一种鉴别红松无性系的SSR标记引物组及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红松(Pinμskoraiensis),松科(Pinaceae)松属(Pinμs L),国家重点保存的二级野生植物,也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乡土树种。原产于我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常同鱼鳞松、红皮云杉组成混交林。耐寒性强,喜微酸性土或中性土。木材轻软、细致、纹理直、耐腐蚀性强,为建筑、桥梁、枕木、家具优良用材;树皮可提取栲胶,树干可采松脂,是能够提供木材,纸浆和油脂的良好树种,此外红松的果实由于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粗脂肪,多糖和粗纤维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成为最受欢迎的松仁产品,为产地主要造林树种,又为观赏树。
[0003]传统的林木鉴定主要依靠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性状差异,受环境和生长阶段的影响很大,但是无性系间的形态差异较小,一些外观形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难以从形态学上对不同无性系进行鉴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鉴别红松无性系的SSR标记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物组如下:标记p49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标记p70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4所示;标记p72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6所示;标记p79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8所示;标记p82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0所示;标记EPD11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标记NFPK

34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标记P6*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6所示;标记P45*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8所示;标记P51*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0所示;标记P52*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2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鉴别红松无性系的SSR标记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p49的上游引物、标记p70的上游引物、标记P6*的上游引物的5

端均连接有荧光标签FAM;所述标记p72的上游引物、标记p79的上游引物、标记P45*的上游引物的5

端均连接有荧光标签HEX;所述标记p82的上游引物、标记P52*的上游引物的5

端均连接有荧光标签ROX;所述标记EPD11的上游引物、标记NFPK

34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含国闫平玉张磊唐杰赵常海杨伟财潘凤刚张振程万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