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30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7
本申请涉及一种旋转炉,包括:炉体,炉体内具有炉膛,所述炉膛2内穿设有多个炉管,炉管两端分别为头部和尾部且均伸出炉体1,所述头部上设有第一管帽,所述第一管帽和头部之间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组件,第一管帽通过进料管与炉管连通,所述尾部上设有第二管帽,所述第二管帽与尾部之间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件,第二管帽外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本申请在保证炉内温度稳定的前提下,降低了炉子的功率,并有效提高了炉管的使用寿命。炉管的使用寿命。炉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炉


[0001]本技术涉及冶炼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旋转炉。

技术介绍

[0002]纳米陶瓷磨料在生产过程需要经过溶胶

凝胶、干燥、破碎、煅烧、筛分等工序;煅烧过程需要将破碎后的陶瓷磨料颗粒经中温除杂后急速升温至1350℃以上,并保温15

45分钟。物料进入炉腔后造成炉内气流高速流动冷空气大量进入炉腔内使炉体内整体温度出现波动,炉内温度的波动将造成烧成的陶瓷磨料晶体尺寸不均匀,甚至产生裂纹,因而出现颗粒强度低和真密度低等问题,这将大幅降低陶瓷磨料的磨削性能。
[0003]现在各生产厂家多采用增大炉子功率的方法以保证炉子温度的稳定性,但炉子功率的升高将使生产成本提升,并造成大量的热污染使煅烧工序的工作环境温度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炉,在保证炉内温度稳定的前提下,降低了炉子的功率,并有效提高了炉管的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炉,包括:炉体,其内具有炉膛,所述炉膛内穿设有多个炉管,所述炉管两端分别为头部和尾部且均伸出炉体,所述头部上设有第一管帽,所述第一管帽和头部之间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组件,第一管帽通过进料管与炉管连通,所述尾部上设有第二管帽,所述第二管帽与尾部之间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件,第二管帽外侧壁上设有出料口。
[0006]优选的,所述炉管为两个且间隔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管帽呈筒状且具有第一封闭端和第一开口端,保温组件包括沿炉管周向设置在头部外侧壁和第二管帽之间的第一保温层以及沿炉管轴向设置在第一封闭端和头部之间的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上设有用于物料通过的第一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为高铝纤维砖,所述第二保温层为高铝纤维棉。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管帽呈筒状且具有第二封闭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尾部与第二封闭端之间具有间距。
[0010]优选的,所述保温件为沿炉管周向设置在尾部外侧壁和第二管帽之间的第三保温层。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保温层为高铝纤维棉。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管帽通过第一管箍固定在头部,所述第二管帽通过第二管箍固定在尾部。
[00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双炉管并行式大幅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通过设置第一管帽和第二管帽,起到了密封的效果,降低炉管内的气体流动以降低温度的波动情况,并且设置保温组件和保温件,增加了管口部分的保温使热量尽量少的流失,使炉管整体温度提升,提高了炉管的使用寿命,由于炉管内温度稳定性的提升,更有利于纳米陶瓷材料煅烧过
程中晶体的生长,使得晶体尺寸更加均匀,密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第二管帽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1、炉体, 2、炉膛,3、炉管,301、头部,302、尾部,4、第一管帽,401、第二通孔,5、进料管,6、第二管帽,601、出料口,602、观察孔,7、第一保温层,8、第二保温层,801、第一通孔,9、第三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请参阅图1

4,一种旋转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具有炉膛2,所述炉膛2内穿设有多个炉管3,炉管3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两个炉管3平行设置,炉管3两端分别为头部301和尾部302且均伸出炉体1,所述头部301上设有第一管帽4,第一管帽4包裹头部301,所述第一管帽4和头部301之间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组件,第一管帽4通过进料管5与炉管3连通,所述尾部302上设有第二管帽6,第二管帽6包裹尾部302,所述第二管帽6与尾部302之间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件,第二管帽6外侧壁上设有出料口601。
[0021]其中,第一管帽4呈筒状且具有第一封闭端和第一开口端,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组件包括沿炉管3周向设置在头部301外侧壁和第二管帽6之间的第一保温层7以及沿炉管3轴向设置在第一封闭端和头部301之间的第二保温层8,第一保温层7呈套状,第二保温层8上设有用于物料通过的第一通孔801,第二保温层8呈环状,第一封闭端上设有与进料管5连通的第二通孔401,物料经进料管5、第二通孔401、第一通孔801后进入炉管3内,第一保温层7为高铝纤维砖,所述第二保温层8为高铝纤维棉,第一管帽4套在头部301上并用第一管箍固定,炉体1上设有与第一管帽4配合的第一圆形沉槽,第一圆形沉槽上设有用于炉管3通过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开口端与第一圆形沉槽底部抵触。
[0022]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二管帽6呈筒状且具有第二封闭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尾部302与第二封闭端之间具有间距,间距和第二管帽6形成容纳腔,保温件为沿炉管3周向设置在尾部302外侧壁和第二管帽6之间的第三保温层9,第三保温层9呈套状,第三保温层为高铝纤维棉,第二管帽6套在尾部302上并用第二管箍固定,炉体1上设有与第二管帽6配合的第二圆形沉槽,第二圆形沉槽上设有用于炉管3通过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开口端与第二圆形沉槽底部接触,第一管帽4通过第一管箍与炉管3的头部301固定,第二管帽6通过第二管箍
与炉管3的尾部302固定,通过设置第一管箍和第二管箍,使得第一管帽4和第二管帽6安装拆卸方便,灵活性强。
[0023]此外,出料口601为长条形通孔,出料口601为三个且沿圆周均布,相邻两个出料口601呈120度夹角,出料口601与第二管帽6底部平齐,即与第二封闭端平齐,便于物料流出,使用时,炉体1的倾角为3度,炉管3的物料煅烧后,进入尾部302与第二封闭端之间的间距内,也即进入尾部302与第二封闭端之间的容纳腔内,最后再通过出料口601流出,本申请未详述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0024]本申请设置两个炉管3,采用双炉管并行式大幅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通过设置第一管帽4和第二管帽6,起到了密封效果,降低炉管3内的气体流动以降低温度的波动情况,并且设置保温组件和保温件,增加了炉管3头部301管口和尾部302管口的保温使热量尽量少的流失,使炉管3整体温度提升,提高了炉管3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其内具有炉膛(2),所述炉膛(2)内穿设有多个炉管(3),所述炉管(3)两端分别为头部(301)和尾部(302)且均伸出炉体(1),所述头部(301)上设有第一管帽(4),所述第一管帽(4)和头部(301)之间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组件,第一管帽(4)通过进料管(5)与炉管(3)连通,所述尾部(302)上设有第二管帽(6),所述第二管帽(6)与尾部(302)之间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件,第二管帽(6)外侧壁上设有出料口(6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3)为两个且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帽(4)呈筒状且具有第一封闭端和第一开口端,保温组件包括沿炉管(3)周向设置在头部(301)外侧壁和第二管帽(6)之间的第一保温层(7)以及沿炉管(3)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骋赵帅印苗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润宝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