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磨料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76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1
一种陶瓷磨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和水平设置在烘干箱体内的隔温板,烘干箱体内部由隔温板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多个温区,每个温区均设有独立的控温和循环布风机构,使烘干箱体内部从上到下,多个温区的温度依次递增;在烘干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烘干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隔温板上设有供上层温区的物料输送至下层温区的通过口。陶瓷磨料胶体在干燥过程中水份缓慢匀速挥发,避免了陶瓷磨料胶体气孔的产生和胶体裂纹的产生。多层输送带的设置,使磨料胶体采用逐层转动下落的方式,在干燥过程中磨料可以不停翻动使干燥过程更加均匀稳定且可以连续生产,并有效的提高了陶瓷磨料胶体的完整度使后端破碎工序有更高的产出率。完整度使后端破碎工序有更高的产出率。完整度使后端破碎工序有更高的产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磨料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陶瓷磨料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磨料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磨料,主要通过溶胶

凝胶技术进行生产。利用溶胶

凝胶生产纳米陶瓷磨料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胶体制备、胶体干燥、胶体烘干、胶体破碎和烧结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步骤都与陶瓷磨料的性能密切相关。烘干过程主要是将干燥后的半干胶体彻底脱水,以方便后面破碎工序破碎。如果不进行烘干不彻底,会造成在烧结过程中水份急速挥发使陶瓷磨料颗粒炸裂形成裂纹和气孔,这些裂纹和气孔的存在会降低陶瓷磨料的韧性、密度、硬度等技术指标。而在干燥过程中如果干燥速度过快,会造成化学成分偏析和胶块收缩过快开裂,降低后期破碎出砂率,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陶瓷磨料干燥的均匀性,提供一种陶瓷磨料烘干装置。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磨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和水平设置在烘干箱体内的隔温板,烘干箱体内部由隔温板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多个温区,每个温区均设有独立的控温和循环布风机构,使烘干箱体内部从上到下,所述的多个温区的温度依次递增;在烘干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烘干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隔温板上设有供上层温区的物料输送至下层温区的通过口。
[0005]在每个温区内均上下布置有多层输送带;每个温区内上下相邻的输送带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温区中上下相邻的输送带之间首尾错开,使上层输送带的物料能够落至下层输送带并反向输送。
[0006]每个温区均设有排湿口,排湿口通过排湿管路和排湿风机与尾气处理机构连接。
[0007]在所述隔温板的通过口处设有重力闸门。
[0008]所述烘干箱体内由两层隔温板分隔成上下布置的低温预热区、中温脱水区和高温干燥区。
[0009]所述的进料口处连接有用于向烘干箱体输送物料的进料仓,出料口处连接有收料仓。
[0010]所述进料仓的下方设有布料机构。
[0011]所述的收料仓通过收料输送机构连接至中转仓。
[0012]所述的中转仓设有用于检测料位上限和下限的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与用于控制所述进料仓下料以及所述温区内物料输送的控制单元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烘干箱体内分隔为多个连续的温区,且温度逐步升高,使陶瓷磨料胶体在干燥过程中水份缓慢匀速挥发,避免了陶瓷磨料胶体气孔的产生和胶体裂纹的产生。多层输送带的设置,使磨料胶体采用逐层转动下落的方式,在干燥过程中
磨料可以不停翻动使干燥过程更加均匀稳定且可以连续生产,并有效的提高了陶瓷磨料胶体的完整度使后端破碎工序有更高的产出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1、烘干箱体,2、隔温板,3、进料口,4、进料仓,5、出料口,6、收料仓,7、通过口,8、重力闸门,9、输送带,10、排湿管路,11、低温预热区,12、中温脱水区,13、高温干燥区,14、收料输送机构,15、中转仓,16、破碎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下面实施例所列出的具体内容不限于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必须的技术特征。同时,所述列举是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陶瓷磨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1,烘干箱体1内布置有上下两层隔温板2。隔温板2水平设置,将烘干箱体1内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多个温区,如图所示,从上到下分别是低温预热区11、中温脱水区12和高温干燥区13。每个温区均独立控温,并有相应的循环布风机构,例如循环风机、高温风布风机构等,使物料依次经过各温区被逐步均匀加热干燥。
[0018]在每个温区内均上下布置有多层输送带9,图中实施例为3层。上下相邻的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反,上层输送带的末端与下层输送带的起始端相对,使上层输送带的物料能够自然下落到下层输送带,实现输送过程中物料的自然翻动。同样,上下相邻的两个温区中,上层温区的最后一级输送带与下层温区的第一级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反,且首尾错开,使物料能够落至下层输送带并反向输送。
[0019]为了实现不同温区的热量隔离,在隔温板2上,供上层温区的物料输送至下层温区的通过口7处设有重力闸门8,有物料下落使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将其开启,不影响物料输送。而在没有物料下落使能够关闭以隔绝热量。每个温区均设有排湿口,排湿口通过排湿管路10和排湿风机与尾气处理机构连接,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回收的热量可用于循环供热。
[0020]在烘干箱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处连接有进料仓4,用于存储待烘干的物料,并向烘干箱体1内供给。进料仓4下方设有布料机构,能够将物料均匀铺设到最上层温区的第一级输送带接料端。烘干箱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5,出料口5处连接有用于接收最下层温区最后一级输送带输出物料的收料仓6。在收料仓6下方连接有收料输送机构14,用于将烘干后的物料输送至中转仓15,供破碎前暂存。所述的中转仓设有用于检测料位上限和下限的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与用于控制所述进料仓下料以及所述温区内物料输送的控制单元连接。
[0021]以下以陶瓷磨料半干胶为原料进行测试:设置低温预热区11温度为40℃进行预热初步脱水;设置中温脱水区12温度为80℃进行稳定脱水;设置高温干燥区13温度为120℃进行彻底脱水。将进料仓4加满后启动各层输送带9,根据输送带9转速启动布料机构使物料可以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方,物料逐层下落,当收料仓6中检测到有物料后,收料输送机构14自动启动;中转仓15有料位检测机构,在达到指定料上限位位后布料机构、输送带、收料输
送机构停止,当中转仓物料达到指定下限位后布料机构、输送带、收料输送机构重新启动;当进料仓达到下限位时警示装置提醒员工进行补料。设置物料从布料机构到收料仓时间为72小时,该时间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定。物料干燥率稳定,且干燥过程水份挥发速率稳定保证了物料品质和完整度。相比间断式的烘干方式效率更高,中途无需降温装料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整个布料、收料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中不产生扬尘。
[0022]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其核心思想,尽管本文使用了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了描述和说明,但其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这些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磨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体(1)和水平设置在烘干箱体内的隔温板(2),烘干箱体(1)内部由隔温板(2)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多个温区,每个温区均设有独立的控温和循环布风机构,使烘干箱体(1)内部从上到下,所述的多个温区的温度依次递增;在烘干箱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烘干箱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5),隔温板(2)上设有供上层温区的物料输送至下层温区的通过口(7);在所述隔温板(2)的通过口(7)处设有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开启,而在没有物料下落时关闭以隔绝热量的重力闸门(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磨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温区内均上下布置有多层输送带(9);每个温区内上下相邻的输送带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温区中上下相邻的输送带之间首尾错开,使上层输送带的物料能够落至下层输送带并反向输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磨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温区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骋赵帅印苗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润宝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