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17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包括模芯柱,所述模芯柱为圆柱结构,模芯柱外侧贯穿开设有若干以模芯柱圆心为轴心均匀环绕分布的呈梯形结构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延伸至模芯柱两端外侧,限位槽上均可拆卸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呈矩形结构的第一模块与呈梯形结构的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内侧均竖向设有与限位槽结构相同的限位杆,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聚四氟乙烯罐内腔一体成型的同时避免了封底处理的后续加工,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聚四氟乙烯罐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良好的自润滑性和不粘连性,几乎耐所有化学介质,且具有耐磨、耐压、摩擦系数低等特性,能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交通医药食品、电力等诸多领域。
[0003]在聚四氟乙烯罐的制造过程中,聚四氟乙烯罐内腔的成型至关重要,现有技术通过采用等静压成型技术将粉末材料装在成型磨具内,采用压力介质把粉末材料压制成高密度成品,由于模具的缺陷,在产品成型后在定位块处产生通孔,需要进行封底处理,加大了后续加工成本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采用等静压成型技术将粉末材料装在成型磨具内,采用压力介质把粉末材料压制成高密度成品,由于模具的缺陷,在产品成型后在定位块处产生通孔,需要进行封底处理,加大了后续加工成本且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包括模芯柱,所述模芯柱为圆柱结构,模芯柱外侧贯穿开设有若干以模芯柱圆心为轴心均匀环绕分布的呈梯形结构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延伸至模芯柱两端外侧,限位槽上均可拆卸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呈矩形结构的第一模块与呈梯形结构的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内侧均竖向设有与限位槽结构相同的限位杆,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
[0006]为了取出模芯柱更为顺畅,所述限位槽内两侧面与内部端面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沿限位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减压槽。
[0007]为了便于拿取模芯柱,所述模芯柱顶部设有把手。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内侧端面均为与模芯柱外圆相贴合的圆弧面,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能够形成中空结构的模块圆柱体,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能够形成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中空结构的延伸圆柱体,且延伸圆柱体上最大外圆直径等于模块圆柱体的外圆直径。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模块长度和第二模块长度相同,第一延伸部长度和第二延伸部长度相同,且第一模块长度与第一延伸部长度之和或者第二模块长度与第二延伸部长度之和等于限位杆长度。
[0010]为了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后便于取拿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限位杆顶部外侧端面上均开设有取物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通过模芯柱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设计,使得在聚四氟乙烯罐成型后,能够从聚四氟乙烯罐开口端依次将模芯柱、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取出,在保证聚四氟乙烯罐内腔一体成型的同时避免了封底处理的后续加工,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3]2、该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通过模芯柱上开设的限位槽配合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上限位杆的设计,从而能够将模芯柱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进行限位连接,防止在聚四氟乙烯罐成型时各部件出现位置偏移,保证聚四氟乙烯罐内腔能够成型。
[0014]3、该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通过矩形结构的第一模块与梯形结构的第二模块间隔排列的设置,从而保证聚四氟乙烯罐成型后,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都能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中顺利取出,限位杆上取物槽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取出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时握取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模芯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模芯柱的俯视结构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模芯柱;11、把手;12、限位槽;13、减压槽;2、限位杆;21、取物槽;3、第二模块;31、第二延伸部;4、第一模块;41、第一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如图1

3所示的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包括圆柱结构的模芯柱1,所述模芯柱1顶部设有把手11,便于拿取模芯柱1,模芯柱1外侧贯穿开设有若干以模芯柱1圆心为轴心均匀环绕分布的呈梯形结构的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延伸至模芯柱1两端外侧,限位槽12上均可拆卸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一模块4与第二模块3,通过模芯柱1与第一模块4和第二模块3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设计,使得在聚四氟乙烯罐成型后,能够从聚四氟乙烯罐开口端依次将模芯柱1、第一模块4及第二模块3取出,在保证聚四氟乙烯罐内腔一体成
型的同时避免了封底处理的后续加工,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模芯柱1上开设的限位槽12配合第一模块4与第二模块3上限位杆2的设计,从而能够将模芯柱1与第一模块4和第二模块3之间进行限位连接,防止在聚四氟乙烯罐成型时各部件出现位置偏移,保证聚四氟乙烯罐内腔能够成型。
[0025]其中,所述限位槽12内两侧面与内部端面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沿限位槽12长度方向延伸的减压槽13,通过减压槽13的设计能够减少模芯柱1取出时第一模块4和第二模块3所带来的阻力,使得模芯柱1取出时更顺畅。
[0026]如图4

6所示,所述第一模块4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模块3为梯形结构,通过矩形结构的第一模块4与梯形结构的第二模块3间隔排列的设置,从而保证聚四氟乙烯罐成型后,第一模块4与第二模块3都能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中顺利取出,第一模块4长度和第二模块3长度相同,第一模块4与第二模块3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31,第一延伸部41长度和第二延伸部31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模块4与第二模块3内侧均竖向设有与限位槽12结构相同的限位杆2,所述限位杆2的长度等于第一模块4长度与第一延伸部41长度之和或者第二模块3长度与第二延伸部31长度之和。
[0027]其中,所述限位杆2顶部外侧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包括模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柱(1)为圆柱结构,模芯柱(1)外侧贯穿开设有若干以模芯柱(1)圆心为轴心均匀环绕分布的呈梯形结构的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延伸至模芯柱(1)两端外侧,限位槽(12)上均可拆卸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呈矩形结构的第一模块(4)与呈梯形结构的第二模块(3),所述第一模块(4)与第二模块(3)内侧均竖向设有与限位槽(12)结构相同的限位杆(2),第一模块(4)与第二模块(3)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柱(1)顶部设有把手(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四氟乙烯罐内腔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内两侧面与内部端面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沿限位槽(12)长度方向延伸的减压槽(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泰氟龙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