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及其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11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及其车辆,汽车下车身包括:动力电池组件,所述动力电池的上表面用于作为汽车地板;前车架,设于动力电池组件一端,用于汽车的前端防撞;后车架,设于动力电池组件另一端,用于汽车的后端防撞;以及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汽车运动;其中,动力总成设置于前车架和/或后车架内,水平高度低于车架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动力电池安装在底盘上,提高了底盘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将动力总成设置于前车架和/或后车架内,使得电车相对油车的机舱段的空间可以用于储物或乘坐,降低了汽车中地板的高度,为乘员舱提供了更多的乘坐空间或可用空间。舱提供了更多的乘坐空间或可用空间。舱提供了更多的乘坐空间或可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及其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及其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动汽车设计多为仿照传统油车,上车体和下车体一体设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使其平台尺寸带宽局限较大。电车本身的动力总成体积相对传统油车的动力总成体积更小,因而当电车采用传统油车的下车身组件时,实际上造成了汽车空间的浪费。
[0003]为了改善电动汽车平台的空间利用,适应汽车电气化、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趋势,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下车身及其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包括:
[0006]动力电池组件,动力电池的上表面用于作为汽车地板;
[0007]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的前后两端;
[0008]前悬架,用于安装所述汽车的前轮;
[0009]后悬架,用于安装所述汽车的后轮;
[0010]以及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汽车运动;
[0011]其中,动力总成设置于前车架和/或后车架内,水平高度低于车架的上表面。
[0012]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动力电池安装在底盘上,提高了底盘的空间利用率,前车架以及后车架分别为汽车的前端与后端提供防撞性能,能够更为有效地保护底盘上的动力电池,通过将动力总成设置于前车架和/或后车架内,使得电车相对油车的机舱段的上部分空间可以用于储物或乘坐,提高了汽车的空间利用率。
[0013]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前车架包括:
[0014]前纵梁组件;
[0015]前防撞梁组件,用于汽车的前端防撞,与前纵梁组件可拆卸连接;
[0016]前柔性段,两端分别与动力电池组件以及前纵梁组件可拆卸连接。
[0017]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前防撞梁组件、前纵梁组件、前柔性段以及动力电池、前悬架分别可拆卸连接,实现了模块化装配使用,提高了汽车底盘的生产和组装效率,使得汽车底盘中的各个组件可以单独制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运输时,只需要将各个部分进行拆卸即可达到便于运输的目的,便于汽车底盘中各个组件进行单独升级和相关零部件独立进行X向尺寸拓展。
[0018]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前防撞梁组件包括:
[0019]吸能盒,设置于前纵梁组件上;
[0020]以及前防撞梁,用于汽车的前端防撞;
[0021]其中,前防撞梁设置于吸能盒上。
[0022]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吸能盒以及前防撞梁,能够为汽车提供防撞性能,保护安装在底盘上的动力电池;同时,前防撞梁与吸能盒围设成的空间可以用于安装汽车中的其他部件,提高了汽车的空间利用率。
[0023]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前悬架包括上控制臂组件、下控制臂组件、弹簧减振器组件、稳定杆组件、转向节组件。
[0024]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前悬架上安装汽车的前轮,前悬架左纵梁与前悬架右纵梁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安装汽车中的其他部件,提高空间利用率,当汽车为前驱车时,动力总成中的前端动力总成可以放置于前悬架与左纵梁与以及右纵梁之间,用于驱动汽车的前轮运转。
[0025]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前柔性段为接口相同的一组零件,可根据车辆轴距和轮胎尺寸大小,选择这组零件的其中之一进行使用。前柔性段上设有前、后端连接结构,后端连接结构通过螺栓与动力电池组件可拆卸连接,前端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结构螺栓与前纵梁组件可拆卸连接,上还设有用于与汽车上车身连接的连接孔。
[0026]在本方案中,前车架通过前柔性段上的连接结构与动力电池组件螺纹连接,实现了可拆卸连接,便于汽车底盘中的各个组件进行单独升级,也能便于汽车底盘中各个部件的生产。
[0027]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前防撞梁呈弧形,吸能盒设置有复数个、以前防撞梁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分布在前防撞梁上。
[0028]在本方案中,通过弧形的前防撞梁能够便于更好的在各个方向上吸收汽车撞击所带来的冲击力,通过对称分布在前防撞梁上的吸能盒可以进一步减缓冲击力对汽车底盘、尤其是对底盘上动力电池的损害。
[0029]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动力总成包括:
[0030]前端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汽车的前轮运转,设置于前车架内;
[0031]以及后端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汽车的后轮运转,设置于后车架内。
[0032]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前车架与后车架采用同一结构,前柔性段与后柔性段采用同一结构,前悬架与后悬架采用同一结构。
[0033]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前车架与后车架采用同一结构,提高了汽车下车身的组件通用性,提高了汽车下车身的生产和组装效率,即只需生产前车架与后车架中的一个产品,即可为汽车下车身装配前车架与后车架;同时由于后车架与前车架结构相同,即包括后悬架、后防撞梁以及后柔性段,因此也能提供空间用于安装后端动力总成。
[0034]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还包括前端冷却模块,用于冷却前端动力总成和后端动力总成,前端冷却模块倾斜设置于前防撞梁组件内。
[0035]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车身以及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的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
[0036]在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车辆的前轴与后轴上均各有设有一转向机。
[0037]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车辆的前传动轴与后传动轴上设置转向机可以以小的转角获得较小的转弯直径,小的转向角使得轮胎对座舱得侵入较小,从而获得较大得乘坐空间。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本技术通过将动力电池安装在动力电池组件上,提高了底盘的空间利用率,前车架以及后车架分别为汽车的前端与后端提供防撞性能,能够更为有效地保护底盘上的动力电池,通过将动力总成设置于前车架和/或后车架内,使得电车相对油车的机舱段的上部空间可以用于储物或乘坐,提高了汽车的空间利用率,因为可以通过动力电池段X向尺寸调整和柔性段的选择来调整轴距,因可通过前后吸能盒的X向尺寸调整来拓展前后悬尺寸,极大的拓展了车辆平台的X向尺寸带宽。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4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组件,所述动力电池的上表面用于作为汽车地板;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分别设置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的前后两端;前悬架,用于安装所述汽车的前轮,安装于前车架上;后悬架,用于安装所述汽车的后轮,安装于后车架上;以及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汽车运动;其中动力电池组件段,X向尺寸可以调整,可对车辆轴距进行拓展,以容纳不同数目的电芯;其中,所述动力总成设置于所述前车架内,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车架的上表面;所述前悬架上安装前纵梁组件,包括左纵梁与右纵梁;所述前车架包括:前防撞梁组件,所述前纵梁组件前侧与所述前防撞梁组件可拆卸连接,用于所述汽车的前端防撞;前柔性段,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所述前纵梁组件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组件包括:吸能盒,设置于所述前纵梁组件上;以及前防撞梁,用于所述汽车的前端防撞;其中,所述前防撞梁设置于所述吸能盒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向拓展的汽车下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架包括上控制臂组件、下控制臂组件、弹簧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牛新杰左猛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