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树冠层生物量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作物冠层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果树冠层生物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果树冠层的生物量,可为果树的施药、施肥作业以及产量预测等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发现,叶面积与生物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用果树冠层叶面积表征果树冠层的生物量。
[0003]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破坏性测量方式获取果树冠层叶面积,在实际操作中,先摘取待估计果树冠层的全部叶片,利用测量仪逐一测量上述叶片的面积,进而可以计算上述所有叶片的面积之和,作为待估计果树冠层叶面积。
[0004]然而,上述破坏性测量方式只适用于果树树叶在单个生长期内变化稳定或冠层内叶片较少的情况,没有考虑叶片在果树冠层内的空间分布,导致检测结果并不准确。与此同时,上述破坏性测量方式严重影响待测果树的正常生长,不可重复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果树冠层生物量检测装置,用以解决当前难以获取果树冠层不同区域的叶片面积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果树冠层生物量检测装置,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冠层生物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第一网格架、第二网格架、第一网格分界线和叶面积测量仪;所述第一网格架和所述第二网格架间隔地设于所述移动架,所述第一网格架和所述第二网格架之间用于设置果树冠层;所述第一网格分界线设有多根,多根所述第一网格分界线设于所述第一网格架和所述第二网格架之间,以形成第一立方体网格;所述第一网格架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立方体网格的位置;所述叶面积测量仪用于检测所述果树冠层处于所述第一立方体网格中的叶片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冠层生物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架和所述第二网格架均设有多个第一单元格,所述第一网格架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单元格和所述第二网格架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单元格一一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网格分界线设于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网格架的所述第一单元格和所述第二网格架的所述第一单元格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冠层生物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架和所述第二网格架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矩形框架、第一网格线和第二网格线;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和所述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网格线和所述第二网格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并呈垂直相交设置;所述第一网格线设有多根,多根所述第一网格线沿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所述第二网格线设有多根,多根所述第二网格线沿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宽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所述第一网格分界线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网格架的所述第一网格线和所述第二网格线的相交点,所述第一网格分界线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第二网格架的所述第一网格线和所述第二网格线的相交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树冠层生物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线和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网格线和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之间均设有张紧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果树冠层生物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包括第一移动支架和第二移动支架;所述第一移动支架和所述第二移动支架用于间隔地设于所述果树冠层的相对侧;所述第一移动支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移动支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网格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支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移动支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趁趁,翟长远,孔钰如,袁飞翔,孙效荷,邹伟,赵学观,窦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