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27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平台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活动端上连接有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载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控制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使得活动架在固定套筒的内腔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控制施工平台上下移动,有利于建筑工人进行后续施工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避免搭设过多脚手架导致降低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超重预警组件,当载重板上方的货物超重时,就会使得导电片二与导电片一接触,从而使得报警器报警,以此提醒工作人员载重板上方的货物较多,从而避免该装置超载导致该装置倒塌,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平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当需要外挂墙板以及其他装配构件时,一般需要在钢构件外侧搭设脚手架,当装配式建筑面积较大时,则需要搭设大量的脚手架,这不仅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成本,而且延长了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周期,从而导致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活动端上连接有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载重板,且施工平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超重预警组件,所述施工平台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体。
[0005]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四个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外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固定套筒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外侧位于导向槽处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导向槽并向外延伸,同侧的两个所述固定套筒之间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均设置有两个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贯穿轴承座并连接有提升板,所述提升板的外侧开设有提升槽,所述提升槽与固定杆接触但不连接。
[0006]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方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涡轮,两个所述涡轮分别设置于两个转动杆的外侧。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施工平台的下方设置有四个弹簧筒,所述弹簧筒的内腔设置有称重弹簧,所述称重弹簧的一端与弹簧筒的内壁相连接,且称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贯穿弹簧筒并于载重板相连接;
[0008]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设置于施工平台内腔底部的电源,所述电源的上方电性连接有导电片一,所述导电片一的正上方设置有导电片二,所述导电片二设置于载重板的底部,所述施工平台的内壁上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导电片二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柱的位于弹簧筒内腔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且活动柱通过限位块与称重弹簧相连接。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四组移动轮。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控制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使得活动架在固定套筒的内腔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控制施工平台上下移动,有利于建筑工人进行后续施工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避免搭设过多脚手架导致降低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超重预警组件,当载重板上方的货物超重时,就会使得导电片二与导电片一接触,从而使得电源通过导电片一与导电片二之间的通路将电能传递给报警器,进而使得报警器报警,以此提醒工作人员载重板上方的货物较多,从而避免该装置超载导致该装置倒塌,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施工平台结构剖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弹簧筒结构剖视图。
[0018]图中标号:1、底座;2、调节组件;201、固定套筒;202、导向槽;203、活动架;204、固定杆;205、安装板;206、轴承座;207、转动杆;208、提升板;209、提升槽;210、电机;211、蜗杆;212、涡轮;3、施工平台;4、载重板;5、超重预警组件;501、弹簧筒;502、称重弹簧;503、限位块;504、活动柱;505、电源;506、导电片一;507、导电片二;508、报警器;6、门体;7、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组件2,调节组件2的活动端上连接有施工平台3,施工平台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载重板4,且施工平台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超重预警组件5,施工平台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体6,其中,为了便于控制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四组移动轮7。
[0021]调节组件2包括四个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固定套筒201,固定套筒201的外侧开设有导向槽202,且固定套筒2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架203,活动架203的外侧位于导向槽202处设置有固定杆204,固定杆204贯穿导向槽202并向外延伸,同侧的两个固定套筒201之间连接有安装板205,两个安装板205的上方均设置有两个轴承座206,两个轴承座20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7,转动杆207的两端贯穿轴承座206并连接有提升板208,提升板208的外侧开设有提升槽209,提升槽209与固定杆204接触但不连接,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电机210,电机210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211,蜗杆211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涡轮212,两个涡轮212分别设置于两个转动杆207的外侧。
[0022]具体的,控制电机210工作使其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杆211转动,此时,由
于蜗杆211同时与两个涡轮212啮合,使得蜗杆211在转动时带动两个涡轮212转动,涡轮212在转动时就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207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207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提升板208围绕转动杆207的轴线转动,由于提升槽209与固定杆204接触但不连接,使得提升板208在带动提升槽209转动时,带动固定杆204在导向槽202的内腔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动架203在固定套筒201的内腔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控制施工平台3上下移动,有利于建筑工人进行后续施工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3]施工平台3的下方设置有四个弹簧筒501,弹簧筒501的内腔设置有称重弹簧502,称重弹簧502的一端与弹簧筒501的内壁相连接,且称重弹簧502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柱504,活动柱504贯穿弹簧筒501并于载重板4相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施工平台3内腔底部的电源505,电源505的上方电性连接有导电片一506,导电片一506的正上方设置有导电片二507,导电片二507设置于载重板4的底部,施工平台3的内壁上连接有报警器508,报警器508与导电片二507电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的活动端上连接有施工平台(3),所述施工平台(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载重板(4),且施工平台(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超重预警组件(5),所述施工平台(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四个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固定套筒(201),所述固定套筒(201)的外侧开设有导向槽(202),且固定套筒(2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架(203),所述活动架(203)的外侧位于导向槽(202)处设置有固定杆(204),所述固定杆(204)贯穿导向槽(202)并向外延伸,同侧的两个所述固定套筒(201)之间连接有安装板(205),两个所述安装板(205)的上方均设置有两个轴承座(206),两个所述轴承座(20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7),所述转动杆(207)的两端贯穿轴承座(206)并连接有提升板(208),所述提升板(208)的外侧开设有提升槽(209),所述提升槽(209)与固定杆(204)接触但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青梁鹏程陈西田靳海东李杰苟健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昊瑞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