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浇铸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475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冶炼浇铸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检测铸件重点区域、其它区域温度信号,进入均衡冷却处理器,其中针对铸件温度高的部分作为重点区域,布置若干冷却水管,均衡冷却处理器计算出温度差,温度差较大/大/很大时,逐级触发光电耦合器U2/U3/U4导通,输出电源+10V加到晶闸管T1/T2/T3的控制极,晶闸管T1/T2/T3导通,盘管阀H1/H2/H3得电,并列布局三根冷却水管中的中间/一侧/两侧冷却水管接入,以此实现均衡冷却,同时驱动三极管Q4导通,输出+5V,减法器进一步计算出其它区域温度信号与所需冷却温度信号差值,传送到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水泵增压,调节冷却水管水流量进行整体冷却控制,能确保冷却的效率。能确保冷却的效率。能确保冷却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冶炼浇铸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浇铸冷却
,特别是冶炼浇铸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内外冶炼行业,把冶炼出的高温熔液,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一定尺寸规格的铸件,这种生产工艺过程,叫做浇铸,较为常见的浇铸设备有浇铸机、铸造机,铸件的冷却过程是不可缺少的工艺步骤,现有技术往往采用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铸件温度,并结合铸件所需温度,控制冷却水管进行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但当铸件各部分温度不同时,若采用统一布局的冷却水管冷却,会存在较大的温差、冷却不均衡,会造成冷却过程影响铸件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冶炼浇铸冷却系统,针对铸件温度高的部分,布置若干冷却水管、控制盘管阀实现均衡冷却,并控制水泵增压,调节冷却水管水流量进行整体冷却,能确保冷却的效率。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铸件、冷却水管、水泵、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铸件重点区域、其它区域温度信号,进入均衡冷却处理器,控制布置在铸件重点区域冷却水管的盘管阀,实现均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冶炼浇铸冷却系统,包括:铸件、冷却水管、水泵、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铸件重点区域、其它区域温度信号,进入均衡冷却处理器,控制布置在铸件重点区域冷却水管的盘管阀,实现均衡冷却,在铸件重点区域冷却水管的盘管阀全开启时,其它区域温度信号并与所需冷却温度信号比较,计算出差值,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增压,调节冷却水管水流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炼浇铸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冷却处理器包括运算放大器AR1,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传感器检测的重点区域温度信号,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其它区域温度信号,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管Z1的负极,稳压管Z1的正极分别连接稳压管Z2的负极、光电耦合器U2的引脚1,光电耦合器U2的引脚2连接地,光电耦合器U2的引脚4通过电阻R8连接电源+10V,光电耦合器U2的引脚5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晶闸管T1的控制极,晶闸管T1的阳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源+12V,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晶闸管T1的阴极分别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动阀门H1的引脚1,光电耦合器U2的引脚3连接电阻R7的一顿啊,电阻R7的另一端、电动阀门H1的引脚2连接地,稳压管Z2的正极分别连接稳压管Z3的负极、光电耦合器U3的引脚1,光电耦合器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坷徐淅堂张攀郝二虎
申请(专利权)人:淅川爱泰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