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34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蛋白敷料装置,该蛋白敷料装置包括用于防止敷料的功能材料暴露在空气中而发生变性的保护层,用于在敷料贴合于创伤处时对创口进行辅助治疗的功能层。在敷料贴合于创伤处时,保护层与创伤处将功能层夹持在中间,功能层具有能够在生理微环境下降解的壳体,壳体沿保护层的周向连接从而在壳体与保护层之间形成能够存放蛋白层的空间。壳体靠近创口处的第一壳层在降解后,蛋白层内的蛋白颗粒能够缓释至创口处。本申请的蛋白敷料装置除了能够对创口处进行隔菌以防止感染外,还通过由可降解水凝胶形成的壳体将能够加快伤口愈合的蛋白层包覆,使蛋白层在长时间的保存中处于密闭状态,能够充分保证蛋白颗粒的活性,能够更长时间的存放。够更长时间的存放。够更长时间的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白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创伤敷料
,尤其涉及一种蛋白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敷料是能起到暂时保护伤口、防止感染、促使愈合等作用的医用材料。敷料可根据材质分为传统敷料如脱脂棉纱、生物敷料和合成敷料等。生物敷料是在Winter等人提出的创伤修复、“湿润愈合”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创面修复及保护材料。与传统敷料相比,生物敷料具有降低感染几率、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及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等优点,因此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生物敷料可分为人造生物敷料和异体组织创面覆盖物两大类。常见的人造生物敷料由胶原、壳聚糖、透明质酸等材料制备,它具有止血促凝作用,可诱导多种细胞增殖分化,缺点在于稳定性较差和吸收渗液能力不强等。敷料针对划伤、擦伤、烧伤等创伤伤口,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敷料需要满足的作用主要包括抵御机械因素(如脏物、碰撞等)、抵御污染和化学刺激、防止二度感染、防止干燥和体液丢失(电解质丢失)、防止热量丢失,除了对伤口实行全面保护外,还能通过清创主动影响伤口愈合过程,创造促进伤口愈合的微环境。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2490398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创伤感染用的敷料结构,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背面且位于保护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吸收层,吸收层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水凝胶层。本技术涉及创伤敷料
该创伤感染用的敷料结构中,第二连接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袋,放置袋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水凝胶敷料能使得伤口处于良好的细胞生长愈合环境,此外,水凝胶敷料能紧密贴附于伤口处,且在更换敷料时不会粘连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与活性炭层配合使用可以达到优化吸附和阻隔细菌的作用,也能够使伤口保持湿润的环境,不需要经常更换敷料,从而降低了伤口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风险性,加快了伤口的愈合。
[0004]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2342305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医用水凝胶创伤敷料,包含水凝胶层,所述的水凝胶层的上部设有一PU层,所述的PU层的上部设有一PET层,所述的水凝胶层的下部设有一格拉辛纸层。所述的水凝胶层与所述PU层之间设有压敏胶。所述的水凝胶层与格拉辛纸层之间设有压敏胶。该技术的医用水凝胶创伤敷料在水凝胶层上覆盖透气性较好、透明性也较好的医用PU薄膜层,在使用时外界细菌就不易侵入,PU薄膜层亦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正好和水凝胶本身性质相匹配,增强了水凝胶的强度,使得本水凝胶创伤敷料在使用时不易损坏。另外,在PU薄膜层的外面再覆有力学性能较好的PET层,使得该水凝胶创伤敷料在使用时PU膜不易卷边、起皱,操作时更方便。
[0005]现有技术中的敷料多是利用水凝胶层对创口处进行保护,使创口处不会感染,保持住创口处的水分,为创口自行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但是对于创口的愈合速度提升方面没有过多探究。现有技术的敷料通常仅使用隔离纸等形式对敷料的功能层区域进行简单保护,使用时撕下隔离纸贴合伤口即可使用,但如果需要长期保存,仅通过隔离纸等形式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显然不够,因此敷料的保质期有待提高。
[000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蛋白敷料装置,该蛋白敷料装置包括用于防止敷料的功能材料暴露在空气中而产生变性的保护层,用于在敷料贴合于创伤处时对创口进行辅助治疗的功能层。
[0008]优选地,在敷料贴合于创伤处时,保护层与创伤处将功能层夹持在中间,功能层具有能够在生理微环境下降解的壳体,壳体沿保护层的周向连接从而在壳体和保护层之间形成能够存放蛋白层的空间,在壳体靠近创口处的第一壳层在降解后,蛋白层内的蛋白颗粒能够缓释至创口处。
[0009]优选地,蛋白层内充满蛋白颗粒以及用于保持蛋白颗粒的凝胶层,蛋白颗粒通过能够降解的凝胶层膜包裹住对创口愈合速率有提升效果的蛋白球。
[0010]优选地,凝胶层铺满壳体和保护层形成的空间,蛋白颗粒分布在凝胶层内,能够使得创口处不被感染以及锁住创口处的水分。
[0011]优选地,蛋白层与保护层之间涂覆有比靠近创口处的第一壳层厚度更小的第二壳层,以便对蛋白层形成密闭效果。
[0012]优选地,敷料装置从靠近创口至远离创口方向依次为第一壳层、蛋白层、第二壳层、保护层。
[0013]优选地,保护层远离功能层的一侧表面连接有面积大于保护层的贴面,贴面沿保护层的各个方向都超出保护层预设距离。
[0014]优选地,保护层设置有贯穿保护层以及贴面的内外表面的气孔,气孔能够保证敷料的透气性。
[0015]优选地,贴面超出保护层的部分包括具有能够贴合人体肌肤的贴合层,贴合层将敷料保持在创口处。
[0016]优选地,贴面的贴合层由可拆卸的第三防护膜将贴合层靠近人体肌肤一侧的表面贴住,防止贴合层暴露在空气中。
[0017]优选地,功能层靠近创口的壳体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防护膜,保护层远离功能层的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防护膜。
[0018]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9]本申请的敷料装置不是简单地利用水凝胶层对创口处进行隔菌以防止感染,而是充分利用水凝胶的亲水性以及能够降解的水凝胶将可以加快伤口愈合的重组胶原蛋白或者蛋白类药物缓慢释放至创口处,利用重组胶原蛋白的特性或者蛋白类药物加快创伤的愈合。
[0020]通过由可降解水凝胶形成的壳体将能够加快伤口愈合的蛋白层包覆,蛋白层在长时间的保存中处于密闭状态,能够充分保证蛋白颗粒的活性或药性,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敷料能够更长时间的存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敷料装置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部位A放大后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敷料装置的俯视简化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列表
[0025]100:保护层;200:功能层;101:气孔;102:贴面;103:第一防护膜;104:第二防护膜;105:第三防护膜;201:壳体;201a:第一壳层;201b:第二壳层;202:蛋白层;203:蛋白颗粒;204:凝胶层;205:凝胶膜;206:蛋白球;A:局部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根据图1示出的本申请的一种蛋白敷料装置,该敷料装置包括用于防止敷料的功能材料暴露在空气中而产生变性的保护层100,用于在敷料贴合于创伤处时对创口进行辅助治疗的功能层200。
[0028]优选地,在敷料贴合于创伤处时,保护层100与创伤处将功能层200夹持在中间,功能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敷料装置包括:保护层(100),用于防止所述蛋白敷料装置的功能材料暴露在空气中而产生变性;功能层(200),用于在敷料贴合于创伤处时对创口进行辅助治疗;其中,在所述敷料贴合于创伤处时,所述保护层(100)与所述创伤处将所述功能层(200)夹持在中间,所述功能层(200)具有能够在生理微环境下降解的壳体(201),所述壳体(201)沿所述保护层(100)的周向连接从而在所述壳体(201)和所述保护层(100)之间形成能够存放蛋白层(202)的空间,所述壳体(201)靠近创口处的第一壳层(201a)在降解后,所述蛋白层(202)内的蛋白颗粒(203)能够缓释至创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凝胶层(204)铺满所述壳体(201)和所述保护层(100)形成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层(202)与所述保护层(100)之间涂覆有比靠近创口处的所述第一壳层(201a)厚度更小的第二壳层(201b),以便对所述蛋白层(202)形成密闭效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蛋白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装置从靠近创口至远离创口方向依次为所述第一壳层(201a)、所述蛋白层(2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王闻雅晏晓青程少宾王爱平刘铁龙陈怀瑞曹莉刘培罗彦军杜利黄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艺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