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88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敷料装置,该敷料装置包括用于吸收烧伤创面的伤口渗出液的吸水层,用于对烧伤创面进行辅助性治疗的治疗层。治疗层与吸水层靠近创面的表面贴合连接,治疗层远离吸水层的表面贴合连接有防护层,吸水层远离治疗层的表面贴合连接有隔离层,治疗层上分布若干对创面具有清热祛毒功能的清热条,清热条在治疗层上形成若干凹槽,凹槽内能够注入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水凝胶以形成蛋白凝胶条。本敷料装置除具有常用医用敷料的止血、保湿、防感染等有益效果之外,设置在治疗层的清热条还具有对烧伤创面进行清热解毒的功效,与清热条相间分布的蛋白凝胶条能够加快创面愈合,并且蛋白凝胶条与人体生物细胞组织的相容性较高,愈合效果更佳。效果更佳。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创伤敷料
,尤其涉及一种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烧伤(burn):由火焰、高温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之为烧伤。烧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人体皮肤烧伤致使人体的体表屏障遭到破坏后,会面临体液丢失、酸碱平衡失调和微生物侵袭感染等威胁,尤其严重的会危及生命。烧伤后无论是初步愈合或是植皮治疗,都会在烧伤部位留下创面,临床上对于该类创面采取的治疗方式通常为湿敷,敷料则是常见的湿敷用具,伤口敷料作为受损皮肤的临时替代物,可吸收、清除烧伤创面多余渗出物并充当微生物屏障和外用药物的载体,是修复烧伤创面的简单有效手段,理想的伤口敷料还应具备其他必要的性能,如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烧伤创面保湿与透气性等。而烧伤,相较于其他开放性创伤,其创面还具有易肿胀、有热毒等症状。如果敷料能够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将对创面的愈合有积极作用。例如现有技术CN104258455A提供的一种鼻腔口腔医用生物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医用生物抗菌敷料是由改性壳聚糖、山茶油、薄荷油、明矾、橄榄油、杏仁油、大蒜提取液、罗汉果提取液、甘草提取物、八角油组成。再例如现有技术CN112807387A公开的一种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医用敷料,属于烧烫伤中药敷料
,其中中药组合物由八角,虎杖,白芨,高粱米,松柏叶,山豆根,大青叶,金银花,女贞子叶,红金樱根,生地榆粉、茶油和桉油等按照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专利技术的专治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系壮族民间秘方改进后的外用药剂,能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并且收敛生肌,见效快,对于烧烫伤部位涂抹此药后,5分钟内即感觉清凉,达到止痛和消肿的效果。
[0003]并且,采用重组胶原蛋白制成的敷料能够加快创面的愈合速率,例如现有技术CN114470314A公开的一种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敷料包括: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0.001%

0.05%;纤连蛋白0.005%

0.02%;透明质酸钠0.5%

2%;硫酸乙酰肝素0.1%

0.8%;糖醇类化合物1%

10%;1,2

戊二醇0.5%

3%;虎杖苷3%

8%;余量为水。上述胶原蛋白凝胶敷料通过选用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纤连蛋白、透明质酸钠、硫酸乙酰肝素、糖醇类化合物和虎杖苷,加上1,2

戊二醇和水(纯净水)形成的凝胶敷料,无刺激,无毒性,同时可以促进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纤连蛋白、虎杖苷等材料缓慢释放,促进创口处细胞生长,对伤口修复起到非常温和的效果。例如现有技术CN111202868B公开的一种用于制备角蛋白凝胶敷料的组合物及凝胶敷料产品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由0.01

5重量份角蛋白和80

500重量份辅料以及水介质组成。专利技术制备的凝胶敷料可有效止血,加速伤口愈合,隔绝细菌感染且没有毒副作用。
[0004]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5667607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烧伤急救敷料绷带,所述烧伤急救敷料绷带包括吸水敷料层、隔离层、自粘绷带;所述隔离层铺设在所述吸水敷料层的外表面,所述吸水敷料层的内表面铺设在所述自粘绷带上,所述自粘绷带的长度大于所述吸水敷料层的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携带、使用方便,可在烧伤发生
后的第一时间迅速处理创面,保护创面免受外部感染和再次伤害,为烧伤的抢救和治疗提供有效手段。
[0005]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8210171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及一种烧伤创疡敷料,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亲肤透气层、吸附层、固定层和透气外层,所述各层粘合固连在一起;所述吸附层内含有由白蜡树树枝和黄皮树树枝炭化制成的吸附剂。以各层配合,且该专利技术的吸附层中以白蜡树树枝和黄皮树树枝为原料制备吸附剂,不仅起到吸湿、透气辅助治疗烧伤创疡的功效,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缓解疼痛和去腐生肌的功能。
[0006]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CN205286702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烧伤感染创面的专用敷料,属于医学敷料
,从与烧伤感染创面部位接触一侧起,依次设置内层敷料、中层敷料及外层敷料;内层敷料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层;中层为聚氨酯泡沫海绵层,外层为棉织纱布层。本技术的专用敷料,内、中、外三层相互配合,设计巧妙,具有止血、抗感染、保湿、促愈合、引流好、减轻疼痛等优点,能够有效针对烧伤感染创面的愈合。
[0007]上述现有技术中针对烧伤创面的敷料的各种功能都有设计,例如现有技术CN205667607U的烧伤急救敷料绷带,携带、使用方便,可在烧伤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速处理创面,保护创面免受外部感染和再次伤害,但在清热祛毒、止血效果方面以及促进愈合方面的考虑不足;例如现有技术CN108210171A的烧伤创疡敷料,其通过采用白蜡树树枝和黄皮树树枝炭化制成的吸附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缓解疼痛和去腐生肌等功能,但在抗感染方面的效果较弱;例如现有技术CN205286702U的烧伤感染创面的专用敷料,其具有止血、抗感染、保湿、促愈合、引流好、减轻疼痛等优点,但是在清热解毒、消肿等方面考虑不足。并且,上述现有技术的敷料材质在生物组织相容性上仍有提升空间。
[0008]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敷料装置,该敷料装置包括用于吸收烧伤创面的伤口渗出液的吸水层,用于对烧伤创面进行辅助性治疗的治疗层。
[0010]优选地,治疗层与吸水层靠近创面的表面贴合连接,治疗层远离吸水层的表面贴合连接有防护层,吸水层远离治疗层的表面贴合连接有隔离层,治疗层分布若干对创面具有清热祛毒功能的清热条,清热条在治疗层上形成若干凹槽,凹槽内能够注入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水凝胶以形成蛋白凝胶条。
[0011]优选地,治疗层的清热条与蛋白凝胶条相间分布,清热条内含有由白蜡树树枝和黄皮树树枝炭化制成的吸附剂。
[0012]优选地,治疗层的蛋白凝胶条是按照相应配方配置成蛋白凝胶溶液,将蛋白凝胶溶液注入清热条之间的凹槽凝结形成的胶原固体。
[0013]优选地,治疗层的周向外围设置有防护圈,防护圈将清热条和蛋白凝胶条环绕,使得清热条和蛋白凝胶条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于密封状态。
[0014]优选地,吸水层设置为网状结构,吸水层的各条边与治疗层的防护圈对齐,使得吸水层与治疗层内的清热条和蛋白凝胶条充分接触。
[0015]优选地,吸水层设计为带有若干孔洞的聚氨酯泡沫海绵,蛋白凝胶条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装置包括:吸水层(100),用于吸收烧伤创面的伤口渗出液;治疗层(200),用于对烧伤创面进行辅助性治疗;其中,所述治疗层(200)与所述吸水层(100)靠近烧伤创面的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治疗层(200)远离所述吸水层(100)的表面贴合连接有防护层(204),所述吸水层(100)远离所述治疗层(200)的表面贴合连接有隔离层(101),所述治疗层(200)分布若干对烧伤创面具有清热祛毒功能的清热条(201),所述清热条(201)在所述治疗层(200)上形成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能够注入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水凝胶以形成蛋白凝胶条(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层(200)的所述清热条(201)与所述蛋白凝胶条(202)相间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层(200)的所述蛋白凝胶条(202)是将蛋白凝胶溶液注入所述清热条(201)之间的凹槽凝结形成的胶原固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层(200)的周向外围设置有防护圈(203),所述防护圈(203)将所述清热条(201)和所述蛋白凝胶条(202)环绕,使得所述清热条(201)和所述蛋白凝胶条(20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于密封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100)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吸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王闻雅杜利刘培罗彦军晏晓青程少宾黄河王爱平刘铁龙陈怀瑞曹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艺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