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机的供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3964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烧结机的供风系统,其包括:风箱,与烧结机连通;第一横向风管,设有与风箱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一纵向风管,第一横向风管与用于鼓入空气的第一鼓风机连通;以及第二横向风管,设有与风箱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二纵向风管,第二横向风管与用于鼓入返烟的第二鼓风机连通,第一横向风管与第二横向风管之间设有第一开关阀;其中一个第一纵向风管中设有第二开关阀,并且该一个第一纵向风管通过第三开关阀与一个第二纵向风管连通,以使返烟的一部分可选择地经过该一个第一纵向风管引入风箱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降低烧结机烟气量的情形下,仍可以保持烧结焙烧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结才几的供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目前面临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铅烧结机的烟气量 制约着铅冶炼生产。受制酸系统的制约,烧结机时常会低风量运行。 当降低鼓入新鲜空气的鼓风量时,烧结机的生产运行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烧结才几中部温度偏4氐,400 ~ 50CTC ; 台车速度<氐400 ~ 500mm/min; 结块率^f氐,一^殳<24 0/。; 火免结^:残>琉〉3.0%; 返斗分生料偏多;因此,在烧结机控制鼓入新鲜空气的鼓风机的低风量时,为了 将由此造成对烧结机的生产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有必要对烧结机供 风系统进4亍改进,降^f氐烟气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致力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 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烧结机供风系统,在降低烧结机烟气量的情形 下,鼓风强度仍然可以4吏烧结焙烧正常进4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烧结机的供风系统,包括风箱,与烧结机连通;第一横向风管,设有与风箱连通的至少 两个第一纵向风管,第一横向风管与用于鼓入空气的第一鼓风机连 通;以及第二一黄向风管,i殳有与风箱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二纵向风管, 第二横向风管与用于鼓入返烟的第二鼓风机连通,第 一横向风管与 第二横向风管之间设有第一开关阀;其中一个第一纵向风管中设有 第二开关阀,并且该一个第一纵向风管通过第三开关阀与一个第二 纵向风管连通,以使返烟的一部分可选择地经过该一个第 一纵向风 管引入风箱中。优选地,该烧结冲几的供风系统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 端与该一个第一纵向风管的位于第二开关阀与风箱之间的部分连 通,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该一个第二纵向风管连通,第三开关阀i殳 于第一管道中。优选地,第二片黄向风管中还i殳有第四开关阀,第四开关阀4立于 该一个第二纵向风管与相邻的第二纵向风管之间,以使得空气的一 部分经过该一个第二纵向风管与风箱连通。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由于通过阀调节减少了与鼓入新鲜空气的 第一鼓风机连通的风管数量,并且通过向该风管中额外地鼓入了返 烟来弥补供气不足,所以在降低烧结机烟气量的同时,鼓风强度仍 然满足要求可以保证烧结焙烧正常进行,提高烟气S02浓度,促进 制酸系统稳定运行。4另外,由于通过阀调节增加了与鼓入新鲜空气的第 一鼓风才几连 通的风管数量,所以增加了新鲜风的供风量,纟是高燃烧速度,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应该理解,以上的一^: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老卩是列举和i兌 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i兌明。附图说明附图组成本i兌明书的一部分,用来帮助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这 些附解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可与i兌明书 一起用来"i兌明本 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 以由^又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附图中相同的部 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以烧结机共有13个风箱(0#-12# )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 0#风箱为点火风箱,1 ~3 #风箱由1 #风才几供风,4~6#风箱由2 #风才几供风,7 ~ 12 #风箱由3 #风才几供风;1 # 、 2 #风才几i支入的是 新鲜风,3 #风机鼓入的是返烟。 一般情况下1 #风机(第二鼓风机) 鼓入的新鲜风量在15000NmVh左右,2 #风机(第一鼓风机)鼓入 的新鲜风量在35000Nn^/h左右,点火烟气量为20000Nm3/h,系统 的漏风量为15000NmVh,烧结才几产生的总烟气量为85000Nm3/h左 右。然而,受环4呆压力和制酸系统生产能力有限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烧结烟气必须控制在75000 Nm3/h以内,也就是说烧结机的烟气量需减少10000NmVh。为了降低烧结新鲜风量,在烧结才几6#风箱和 7#风箱之间增加一根连通的第一管道3,通过阀调节,返烟风机供 6#~12#风箱,2#风才几只供4#、 5#风箱。改进后;^克结才几6弁风 箱鼓入返烟,2弁风才几风量控制在25000NmVh左右;从实际生产情 况来看,烧结中部温度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烧结结块达到了 530 ~ 540t/d;烧结机总风量基本上控制在75000 NmVh左右,达到了预 期的效果。改进前后烧结机鼓风强度的比较1 )改进前烧结才几的鼓风强度l线机15000 + (3 x 5 ) = 1000 NmVm2 - h2#风机35000 + (3 x 5 ) = 2333 NmVm2 ■ h2)改进后烧结才几的鼓风强度1 #风机15000 + ( 3 x 5 ) = 1000 Nm3/m2 h2#风机25000+ (2 x 5 ) = 2500 Nm3/m2 h上式中(3X5)中的"5"为风箱的面积,Nn^表示标准立方 米。从上面计算结果可知,改进前后1 #风才几的鼓风强度不变;改 进后2#风才几鼓风强度大于改进前的鼓风强度,因此改进后烧结枳i 的鼓风强度完全满足烧结生产的需要。进一步,参考图1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其中,第一纵向 风管6为6#风箱的风管、第二纵向风管7为7#风箱的风管,第 二纵向风管8为8#风箱的风管。本专利技术的烧结机的供风系统包括 风箱、第一横向风管5、第二横向风管9,以及设于第一横向风管5 与第二横向风管9之间的第一开关阀1,其中,第一横向风管5设 有与风箱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一纵向风管(出于简化目的,图1中4又6示出了一个第一纵向风管6),第二横向风管9i殳有与风箱连通的至 少两个第二纵向风管7, 8,第一横向风管5与用于鼓入空气的第一 鼓风机连通,第二横向风管9与用于鼓入返烟的第二鼓风机连通, 而风箱与烧结才几连通。从图1中可看出,第一纵向风管6中设有第 二开关阀4,并且该第一纟从向风管6通过第三开关阀3与第二纟从向 风管7可选4奪地连通,而且/人图中可看出,第一l从向风管6与第二 纵向风管7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具体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该第 一纟从向风管6的位于第二开关阀4与风箱之间的部分连通,第一管 道的另一端与该第二纟从向风管7连通,而第三开关阀3i殳于该第一 管道中。继续参考图1,可看出,第二横向风管9中还设有第四开 关阀2,第四开关阀2位于相邻的第二纵向风管7与第二纵向风管 8之间。参考图1,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当关闭第一开关阀1、第 二开关阀4,而打开第三开关阀3、第四开关阀2时,第二l支风才几 不仅将返烟经过第二纵向风管7和8鼓入风箱中,而且返烟还依次 经过第一管道、第一纵向风管6而#1鼓入风箱中,乂人而实现了返烟 的一部分经过第一纵向风管6鼓入风箱中。此时,第一纵向风管6 与第一鼓风机的通赠"故第二开关阀4截止。如此由于减少了与鼓入 新鲜空气的鼓风机(第一鼓风机)连通的风箱的数量(本实施例中, 风箱与风管——对应),并且通过向风箱中额外地鼓入了返烟以弥 补供气不足,所以在降低烧结机烟气量的同时,可以保证烧结焙烧 正常进4亍,这通过前述的计算,而明显看出。当打开第一开关阀1、 第二开关阀4,而关闭第三开关阀3、第四开关阀2时,第一l支风 机能够将新鲜空气分别经第一纵向风管6、第二纵向风管7鼓入风 箱,此时,第二鼓风机不能将返烟经第二纵向风管7鼓入风箱,但 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机的供风系统,包括: 风箱,与所述烧结机连通; 第一横向风管(5),设有与所述风箱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一纵向风管(6),所述第一横向风管(5)与用于鼓入空气的第一鼓风机连通;以及 第二横向风管(9),设有与所述风箱连通的至少两个第二纵向风管(7,8),所述第二横向风管(9)与用于鼓入返烟的第二鼓风机连通,所述第一横向风管(5)与所述第二横向风管(9)之间设有第一开关阀(1); 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第一纵向风管(6)中设有第二开关阀(4),并且该一个第一纵向风管(6)通过第三开关阀(3)与一个第二纵向风管(7)连通,以使所述返烟的一部分可选择地经过该一个第一纵向风管(6)引入所述风箱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中卫王强李培华谷检根刘博苏亚南方祥东黄松勇何进波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