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海产品中致病性寄生虫的检测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检测异尖线虫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由国家863项目(No.2007AA091806)以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50-G09)资助完成。
技术介绍
异尖线虫(anisakid larvae)为蛔目异尖科线虫,是目前海产品中对人体危害性最大的一类寄生虫,其致病性三期幼虫主要寄生于海栖鱼类,目前致病性较强、分布较为广泛的主要是异尖属线虫和伪新地蛔线属线虫。随着海产品生食方式的逐渐兴起,今后该寄生虫极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海产品食用安全性的重要危害因素之一。目前对于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检测主要有灯检法和酶消化法,前者漏检率较高,而且无法准确定性,后者则存在着检测时间长,操作繁琐问题。因此研究一种准确灵敏而又更为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样品前处理简单,而且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经济的海产品中异尖线虫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 从海产鱼类体内收集异尖线虫属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免疫试剂盒检测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海产鱼类中采集分离异尖线虫并制备虫体抗原; (2)利用生物免疫技术制备并纯化异尖线虫的特异性抗体; (3)以虫体抗原包被96孔酶标板并进行封闭 处理; (4)对待测样本中的异尖线虫进行分离提取; (5)将工作浓度的抗体溶液与样品提取液同时加入96孔板中,按照常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ELISA)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反应,最终利用酶标仪测定OD450值; (6)同时以不含有 待测物的提取液代替样品液,同样条件下反应后作为阴性对照;以系列浓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民,许旭,林洪,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