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压式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976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感压式触控装置,所述感压式触控装置主要包括一第一基材、一设置所述第一基材的导电层、一第二基材、一第一电极图型、一第二电极图型及一微处理器。当使用者轻触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但导电层与第一电极图型之间并未接触时,触控装置操作于电容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而当使用者触压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或以笔写输入操作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而使导电层与第一电极图型接触时,触控装置操作于电阻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触控装置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结合电容式及电阻式触控操 作方式的感压式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电阻式触控面板是由一 ITO(氧化铟锡)薄膜和一导电玻璃(ΙΤ0 Glass)所组成, 中间由多个绝缘隔点所隔开,在ITO薄膜和ITO玻璃之间施加一预定的驱动电压,通过一触 控物件(例如触控笔)去触压ITO薄膜形成下压凹陷,使其与下层的ITO玻璃接触而产生 电压的变化,经由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再由微处理器的运算处理取得受触压点的坐 标位置。电容式触控面板基本上是利用排列的透明电极与导电体之间的电容耦合变化,从 所产生的诱导电流来检测其受触压点的坐标位置。在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中,最外层为 一薄的二氧化硅硬化处理层透明基材,第二层为ITO层,在玻璃表面建立一均勻电场,当一 触控物件(例如手指)接触到屏幕透明基材的表面时,触控物件就会与外侧导电层上的电 场产生电容耦合,而产生微小的电流的变化。各电极负责测量来自各个角落的电流,再由微 处理器计算出触控物件触控的坐标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电阻式触控板与电容式触控板在操作上有其限制条件及缺点。其中电阻式触控板 虽具有价格较低的优点,但在触控时需使驱动导电层及感测导电层接触,故需施加一定程 度的触压力,较容易使导电层损坏,且其敏感度也较低。而电容式触控板虽敏感度较高,但 因其作用原理的关系,在触控物件的选用上必须是一导电体,例如手指或是接有地线的触 头,以便传导电流,若是以绝缘体作为触控物件则触控板无法进行感测。再者,在目前具有触控输入功能的电子装置中,已广泛使用到笔写输入的功能。在 使用者进行笔写输入时,一般是由使用者手持触控笔以一预定的触压压力及一般书写文字 的方式,在电子装置的触控操作面上产生连续坐标位置,微处理器即依据感测到的数个连 续坐标位置而计算出触控物件在触控操作面上的手写轨迹。电容式触控板应用在此一笔写 输入的应用方面,存在了书写操作不顺畅、感应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依据使用者触控操作方式而对应不同触控位置感测 模式的触控装置,当使用者轻触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时,触控装置会操作于电容式 触控位置感测模式,而当使用者触压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或以笔写输入操作所述 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时,触控装置会操作于电阻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设计一种结合电容式及电阻式触控操作模式的触控装置,用以感测一触控物件在所述触控装置上的触控操作动作。所述触控装置主要包括一导电层、一第一电极图型、一第二电极图型、一微处理器。导电层形 成于一第一基材上并施加一驱动电压。第一电极图型与导电层之间形成一第一电容,第二 电极图型与导电层之间形成一第二电容。当使用者轻触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时,位在所述操作位置处的导电层因受 压,而使导电层与第一电极图型间的距离、及导电层与第二电极图型间的距离改变,故使导 电层与第一电极图型间的电容、及导电层与第二电极图型间的电容耦合变化,使触控装置 操作于电容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微处理器依据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图型的电容耦 合变化、以及所述导电层与第二电极图型的电容耦合变化,计算出一触控物件位在所述导 电层上的操作位置。当使用者触压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或以笔写输入操作所述触控装置的触 控操作面时,位在所述操作位置处的导电层因受压,而使导电层与第一电极图型的条状电 极接触,此时两者间的间距为零,使触控装置操作于电阻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所述导电层 受触压而与所述第一电极图型接触,微处理器依据所述受触压的第一电极图型的电压变 化,而计算出所述触控物件位在所述导电层上的至少一操作位置。本专利技术对照已有技术的功效 经由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仅需搭配本专利技术的感压式触控装置配合简易的扫 描感测流程,即可兼具电容式及电阻式触控板的触控操作模式。不需受限于已知电阻式触 控板或电容式触控板的触控物件限制,可使得使用者的触控操作更为简便,在不同的操作 方式下应用较佳的触控感应模式。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可使增加触控装置的应用范围,并兼具两 种触控操作模式的触控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可因不同使用者在使用触控装置时的不同操作习惯,而自动操作 于适当的触控位置感测模式。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也特别适合应用在需要作笔写输入的触控应用 领域中,可有效解决一般电容式触控板所存在的书写操作不顺畅、感应不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图2是显示图1中主要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显示图1中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在结合后,第一电极图型及第二电极图型 的相对位置关系;图4是显示图3的4-4断面的剖视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基材的俯视图;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基材的俯视图;图7A、图7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装置在受到使用者手指操作时的操作示意图;图8是显示图7A、图7B中各触控位置与对应的电容值表;图9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装置以触控物件操作的示意图;图10是显示配合图9触控物件在进行触控操作的系统方块图;图11A、图11B、图IlC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装置以触控物件进行手写输入的示意 图;图12是显示配合图11A、图11B、图1IC触控物件在进行手写输入操作的系统图1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图1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号IOOUOOa触控装置10第一基材11导电层结合面12触控操作面13导电层20第二基材21电极图型结合面22,22a第一电极图型221内凹区段23第二电极图型24绝缘层30微处理器40驱动电压供应电路51第一扫描电路52第二扫描电路60绝缘隔点7、7a触控物件Cx, CxU Cx2第一电容Cy, CyU Cy2第二 电容dl第一预定距离d2第二预定距离d3第三预定距离P1、P2、P3、P4、P5、P6操作位置V驱动电压Nl扫描感测信号N2扫描感测信号N3扫描感测信号N4扫描感测信号si、s2、s3、s4、、s5、s6、条状电极si'、s2'、s3'、s4'、s5'、s6'条状电极si"、s2〃、s3〃、s4〃、s5〃、s6〃 条状电极X第二轴向Y第一轴向I触压方向L移动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图2是显示图1中主要构件的 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装置100主要包括一第一基材10、一第二基材20及 一微处理器30。第一基材10是为一透明绝缘薄层,其具有一导电层结合面11及一触控操作面 12 (同时参阅图4所示)。第一基材10的导电层结合面11上形成有一导电层13,所述导电 层13主要为导电材料所组成,当所述导电材料为ITO (氧化铟锡)时,可组成一层透明的导 电层。一驱动电压供应电路40可在微处理器30的控制的下产生一驱动电压V施加于所 述导电层13,以使所述导电层13作为电阻式触控时的驱动导电层。第二基材20具有一相对应于第一基材10的导电层结合面11的电极图型结合面 21,在所述电极图型结合面21上方形成一第一电极图型22及一第二电极图型23。如图2 及图4所示,第一电极图型22及第二电极图型23之间,利用一绝缘层24予以隔开。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压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供一触控物件操作的触控操作面,所述装置包括:一导电层,施加有一驱动电压;一第一电极图型,位在所述导电层的下方位置,并与所述导电层之间保持一第一预定距离;一第二电极图型,位在所述第一电极图型的下方位置,并与所述导电层之间保持一第二预定距离;一微处理器,电连接于所述导电层、第一电极图型与所述第二电极图型;当所述触控物件轻触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时,位在所述操作位置处的导电层因受压,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图型之间的距离改变,而使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图型间的电容耦合变化,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图型之间的距离亦改变,而使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图型间的电容耦合变化,使所述触控装置操作于电容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所述微处理器依据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图型间的电容耦合变化、以及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图型间的电容耦合变化,计算出所述触控物件位在所述触控操作面上的操作位置;当所述触控物件触压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或以笔写输入操作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时,位在所述操作位置处的导电层因受压,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图型的至少一相对应的受触压位置接触,使所述触控装置操作于电阻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经由所述导电层将所述驱动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一电极图型的对应位置,所述微处理器即依据所述第一电极图型的电压变化,而计算出所述触控物件位在所述触控操作面上的至少一操作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宇王净亦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