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87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条感测信号线、至少一个触控感测组件、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及多个像素单元。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交。像素单元电性连接扫描线及数据线。感测信号线位于像素单元之间。各触控感测组件包括一感测接垫组及一信号传输件。感测接垫组包括彼此分离的一第一接垫及一第二接垫。第一接垫电性连接扫描线。第二接垫电性连接感测信号线。信号传输件位于感测接垫组上方。触控感测组件所在位置被施压时,信号传输件直接接触第一接垫及第二接垫。触控感测组件所在位置未被施压时,第一接垫及第二接垫电性绝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触控控制功能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图1绘示为公知的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触控式显示面板 100包括多条扫描线102、多条数据线104、多个像素单元106、至少一触控扫描线112、至少 一触控数据线114以及至少一触控组件116。扫描线102与数据线104相交,且像素单元 106电性连接扫描线102与数据线104。另外,触控扫描线112大致平行于扫描线102,而触 控数据线114也大致平行于数据线104。触控组件116则电性连接触控扫描线112与触控 资料线114。触控式显示面板100可以藉由像素单元106进行影像的显示,同时也可以藉由触 控组件116进行触控感测的功能。然而,为了使触控组件116正常的运作,触控式显示面板 100中需配置有触控扫描线112与触控数据线114以及相关驱动控制电路。如此一来,触 控扫描线112与触控资料线114使得触控式显示面板100的线路布局复杂化。同时,触控 扫描线112与触控数据线114 一般是以金属等具遮旋光性的材料制作的,因此触控扫描线 112与触控数据线114的配置更进一步限制了触控式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开口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其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像素单 元、至少一条感测信号线以及至少一个触控感测组件。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交,且像素单元电 性连接扫描线以及数据线。感测信号线位于像素单元之间。触控感测组件包括一感测接垫 组以及一信号传输件。各感测接垫组包括彼此分离的一第一接垫以及一第二接垫,第一接 垫电性连接其中一条扫描线,且第二接垫电性连接感测信号线。信号传输件位于感测接垫 组上方。触控感测组件所在位置被施压时,信号传输件直接接触第一接垫以及第二接垫, 而触控感测组件所在位置未被施压时,信号传输件与第一接垫及第二接垫至少其中之一分 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更包括一扫描控制电路、一数据 控制电路以及一感测控制电路。扫描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扫描线,数据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数 据线,而感测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感测信号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像素单元包括一主动组件以及一发光组件。各 主动组件电性连接其中一条扫描线及其中一条数据线,而发光组件位于主动组件上并与主 动组件电性连接。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更包括一平坦层,其位于主动组件以及发光组件 之间。平坦层的材质例如为软性绝缘材料,且在一实施例中,平坦层更位于信号传输件以及 感测接垫组之间。平坦层例如具有多个凹槽,且信号传输件至少位于凹槽中。此外,发光组件包括依序迭置的一第一电极、一发光材料层以及一第二电极,且第 一电极电性连接主动组件。第一电极与信号传输件可以为相同膜层,且彼此电性绝缘。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的材质为钼、钼合金或上述的组合。同时,第二电极的材质可以为透 明导电材料。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 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像素单元、至少一条感测信号线以及至少一个触控感测组 件。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扫描线与数据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扫描 线与数据线相交。像素单元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接扫描线以及数据线。感测信号 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并位于像素单元之间。触控感测组件包括一感测接垫组以及一信号 传输件。感测接垫组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并包括彼此分离的一第一接垫以及一第二接垫,第 一接垫电性连接其中一扫描线,且第二接垫电性连接感测信号线。信号传输件则配置于第 二基板上,并位于感测接垫组上方。触控感测组件所在位置被施压时,信号传输件直接接触 第一接垫以及第二接垫,而触控感测组件所在位置未被施压时,信号传输件与第一接垫及 第二接垫至少其中之一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显示面板还包括一扫描控制电路、一数据 控制电路以及一感测控制电路。扫描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扫描线,数据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数 据线,而感测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感测信号线。本专利技术将触控感测组件的其中一个接垫连接至扫描线,而利用扫描线所传输的扫 描信号作为触控感测的信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触控式显示面板至少可以省去触控扫描线的 配置,而有助于简化触控式显示面板的线路布局。另外,简单的触控感测组件设计也使本发 明的触控式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显示开口率。附图说明图1是公知的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各扫描线中扫描信号的时序图。图5A、图6及图7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依照图2的三种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实施例剖面图。图5B绘示为图5A的触控式显示面板被触碰时的示意图。图8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符号说明100、200、500、600、700、800 触控式显示面板102、202、202a、202b、202c 扫描线104、204、514 资料线106、206、516、820 像素单元112:触控扫描线114:触控资料线116:触控组件206A、822 主动组件206B:像素电极208、208a、208b、208c、508 信号传输线210,510,830 触控感测组件220,520,832 感测接垫组222、522、832A 第一接垫224、524、832B 第二接垫230,530,834 信号传输件240、810 感测单位252:扫描控制电路254:数据控制电 256 感测控制电路502 第一基板504 液晶层506 第二基板552 共享电极554 绝缘层556 彩色滤光层556A 黑矩阵图案556B 彩色滤光图案560 凸起物570 挡墙图案824 发光组件824A 第一电极824B 发光材料层824C 第二电极826 平坦层826A 凹槽840 箭头A、B、C:位置S 封闭空间Sa、Sb、Sc 信号T1、T2、T3 时间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式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2,触 控式显示面板200包括多条扫描线202、多条数据线204、多个像素单元206、多条感测信号 线208以及多个触控感测组件210。扫描线202与数据线204相交,且像素单元206电性 连接扫描线202以及数据线204,其中图2仅绘示一条扫描线202以进行说明。实际上,扫 描线202、数据线204以及像素单元206可以配置于一基板(未绘示)上。感测信号线208 位于像素单元206之间,且在此仅绘示一条为例。各个触控感测组件210包括一感测接垫 组220以及一信号传输件230。感测接垫组220包括彼此分离的一第一接垫222以及一第 二接垫224。第一接垫222电性连接其中一条扫描线202,且第二接垫224电性连接感测信 号线208。信号传输件230则位于感测接垫组220上方。当触控感测组件210所在位置被施压时,信号传输件230直接接触第一接垫222 以及第二接垫224。此时,第一接垫222可以透过信号传输件230而与第二接垫224电性 连接。所以,扫描线202上的信号可以被传送至第二接垫224以及感测信号线208上。另 外,当触控感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一基板平行设置;多条扫描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多条数据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些扫描线与该些数据线实质上相互垂直;多个像素单元,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些像素单元电性连接该些扫描线以及该些数据线;至少一条感测信号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位于该些像素单元之间;至少一个触控感测组件,该触控感测组件包括:一感测接垫组,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包括彼此分离的一第一接垫以及一第二接垫,该第一接垫电性连接其中一该扫描线,且该第二接垫电性连接该感测信号线;及一信号传输件,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并位于该感测接垫组上方;以及至少一个凸起物,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该信号传输件覆盖于该凸起物上;其中,该触控感测组件所在位置被施压时,该信号传输件直接接触该第一接垫以及该第二接垫,而该触控感测组件所在位置未被施压时,该信号传输件与该第一接垫及该第二接垫至少其中之一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章张廷宇许景富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