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62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盘固定装置,所述盘固定装置具有向下开口的罩体,所述罩体顶部开设有供固定螺钉伸出的通孔,以及用于锁片嵌入的缺口,所述罩体底部外周还设置有固定环座,所述固定环座上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故检、修理、装配、试验环节,制定控制措施,在各个工序环节设计针对性的装置,并辅以相应的新工艺方法,降低薄膜组件的工作应力,杜绝工序间存在的干扰,将薄膜组件的工作应力降到最低,大大提高薄膜组件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薄膜组件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薄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加力燃油分配器是带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控制附件,简称“加分”。
[0003]每台加分共三组薄膜组件,薄膜材料为聚酰亚胺,用于隔绝P6空气和燃油,一旦薄膜破裂燃油将涌入P6引气管进入加力燃烧室,由于加力燃烧室温度较高,以至多次发生尾喷管着火事故,给发动机和飞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长期以来,无论是进口或国产的新发动机加分,还是批量修复的发动机加分,在使用过程中均会发生薄膜破裂导致的漏油故障,据统计每年在内、外厂发生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数量在20

30台之间,几十年来未曾根治该类故障,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作时产生的应力超过了薄膜的强度极限,发生薄膜破裂,薄膜组件使用寿命大打折扣,最终表现为无寿命规律的薄膜漏油故障。
[0004]现有技术中的加力燃油分配器装配工艺的方法,均存在导致薄膜受力不均、薄膜机械损伤的问题,难以克服人为操作、工序间干扰的问题,需从与薄膜关联的零组件、操作方法、工序干扰等方面,全面控制薄膜工作应力的产生,落实到工序环节,主要从故检、修理、装配、试验四个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降低薄膜的工作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盘和安装座边缘的锐边、毛刺缺陷并进行缺陷处理;S2:采用薄膜同心度保持装置,将多片薄膜叠放在薄膜同心度保持装置后,再将多片薄膜整体移放至安装座中,采用盘固定装置将盘固定,进行薄膜组件的装配;S3:将S2中装配成套的薄膜组件利用薄膜同心组件,分别将多个薄膜组件安放到加力燃油分布器壳体对应的腔中,旋紧螺塞,将薄膜组件压紧固定,确保盖子压紧薄膜,完成加力燃油分布器的组装;S4:将S3中装配完薄膜组件的加力燃油分布器送验,将螺塞回松,按性能要求更换合适厚度的调整垫片,并按S3,重新装配。
[0006]进一步,S2中,盘固定装置使用时,用保险钳,将锁片夹弯,使锁片的尾部垂直弯折并贴面于盘的直角边,完成薄膜组件的装配。
[0007]进一步,S3中,薄膜组件放入壳体之后,依次安装弹簧座,弹簧、调整垫片并旋紧盖子,再旋动螺塞。
[0008]进一步,使用力矩扳手执行拧紧力矩,所述盖子为一次性拧紧中途不回松,直至力矩为24.5N
·
m

29.4N
·
m。
[0009]进一步,使用力矩扳手执行拧紧力矩,所述螺塞的拧紧力矩设置为12
±
0.5N
·
m。
[0010]进一步,所述S3中,加力燃油分布器完成组装后,用记号笔在盖子、壳体上画上转动标记。
[0011]进一步,S1中,锐边、毛刺缺陷采用细砂纸抛光处理。
[0012]进一步,S4中,使用螺塞固定装置将盖子固定,再用扳手将螺塞回松。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装置,包括盘固定装置,所述盘固定装置具有向下开口的罩体,所述罩体顶部开设有供固定螺钉伸出的通孔,以及用于锁片嵌入的缺口,所述罩体底部外周还设置有固定环座,所述固定环座上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还包括螺塞固定装置,所述螺塞固定装置具有柄体以及与所述柄体一侧连接的固定头部,所述固定头部呈下凸弧形状。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从故检、修理、装配、试验环节,制定控制措施,在各个工序环节设计针对性的装置,并辅以相应的新工艺方法,降低薄膜组件的工作应力,杜绝工序间存在的干扰,将薄膜组件的工作应力降到最低,大大提高薄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薄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薄膜同心度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盘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盘固定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保险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螺塞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螺塞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薄膜组件1、固定螺钉11、锁片12、盘13、薄膜14、密封圈15、安装座16、薄膜同心度保持装置2、盘固定装置3、罩体30、通孔31、缺口32、固定环座33、凹槽34、保险钳4、钳头41、右钳体42、左钳体43、沉头铆钉44、半圆头铆钉45、沉头铆钉46、壳体5、加分密封圈510、氟塑料圈511、止动环52、盖板520、弹簧座53、弹簧腔54、螺塞55、调整垫片56、弹簧57、盖子59、力矩扳手转接头6、套腔60、连接头61、螺塞固定装置7、柄体70、固定头部7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7]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8]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方法分为故检工序、修理工序、薄膜组件的装配、加分的装配以及试验工序。
[0019]如图1所示,薄膜组件1主要由固定螺钉11、锁片12、盘13、4片薄膜14、密封圈15、安装座16组成,薄膜14通过盘13和安装座16夹持固定,薄膜组件1工作时,薄膜14在气压、油压的交替作用下,上下移动,薄膜14反复与盘13和安装座16边缘弯折挤压,产生应力集中,盘13和安装座16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易产生锐边、毛刺等缺陷,其工况会加重薄膜14应力集中,需对盘13和安装座16边缘进行针对性故检及修理。
[0020]具体改进实施时,故检工序,采用目视检查盘13和安装座16边缘是否有锐边、毛刺等缺陷,确保与薄膜14直接接触的部位无机械损伤,如发现缺陷和损伤,进入修理工序,用细砂纸抛光盘13和安装座16边缘,以消除锐边、毛刺等缺陷。
[0021]由于4片薄膜14堆叠安装,每片薄膜14中心孔与安装座16支柱配合存在一定间隙,4片薄膜14易出现堆叠不同心,导致薄膜受力不均,使薄膜组件1的整体强度降低,需对4片薄膜14的安装同心度进行控制,在薄膜组件的装配中,采用薄膜同心度保持装置2,将4片薄膜14叠放在薄膜同心度保持装置2后,再将4片薄膜14整体放至安装座16。
[0022]薄膜同心度保持装置2主体带有锥度,薄膜14在重力作用下可实现自动同心,由于薄膜14的中心开孔,呈圆形,其厚度仅有0.2mm,材质为聚酰亚胺材质,具有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盘和安装座边缘的锐边、毛刺缺陷并进行缺陷处理;S2:采用薄膜同心度保持装置,将多片薄膜叠放在薄膜同心度保持装置后,再将多片薄膜整体移放至安装座中,采用盘固定装置将盘固定,进行薄膜组件的装配;S3:将S2中装配成套的薄膜组件利用薄膜同心组件,分别将多个薄膜组件安放到加力燃油分布器壳体对应的腔中,旋紧螺塞,将薄膜组件压紧固定,确保盖子压紧薄膜,完成加力燃油分布器的组装;S4:将S3中装配完薄膜组件的加力燃油分布器送验,将螺塞回松,按性能要求更换合适厚度的调整垫片,并按S3,重新装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盘固定装置使用时,用保险钳,将锁片夹弯,使锁片的尾部垂直弯折并贴面于盘的直角边,完成薄膜组件的装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薄膜组件放入壳体之后,依次安装弹簧座,弹簧、调整垫片并旋紧盖子,再旋动螺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组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加分薄膜漏油故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力矩扳手执行拧紧力矩,所述盖子为一次性拧紧中途不回松,直至力矩为24.5N
·
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涂洪忠刘高尚金忠凯王成刘闯刘海晨黄雪飞宋贤良林状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川西机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