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52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舱室,舱室内均设有用于透明基底传送的传送带,舱室两端以及舱室之间均设有自动启闭的自动门,四个相互连接的舱室依次为缓冲室、冷藏室、检测室以及干燥室,缓冲室外设有真空泵,冷藏室用于对通过的透明基底及其上的薄膜降温,检测室内设有起雾装置以及激光检测装置,起雾装置中设有能开闭的自动瓶盖,起雾装置在激光检测装置对透明基底上的薄膜进行检测前喷出热气喷雾,热气喷雾在透明基底的薄膜发雾,激光检测装置对透明基底的薄膜的雾气状态进行检测薄膜的表面能差异状况,干燥室用于使通过的透明基底上的薄膜表面的溶液快速干燥。基底上的薄膜表面的溶液快速干燥。基底上的薄膜表面的溶液快速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涂布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涂布机用于薄膜、纸张、基底等薄膜上进行表面工艺生产,涂布不同膜层时需要薄膜上的表面能达到一定要求,否则无法成膜。灰尘颗粒,油滴等杂质如果粘在薄膜上,占有杂质的薄膜表面周围的表面能会降低,影响该处涂膜的均匀性,容易出现膜厚变薄,缩孔等涂膜缺陷。所以涂布前需要将薄膜清洁干净,清洁完成也需要对薄膜洁净程度进行检测,传统方式是在强光灯照射下,用肉眼在平行薄膜表面的视觉角度进行观察检查是否有颗粒物、油污等杂质,方法落后,伤害眼睛而且效率低下。
[0003]如公开号CN10895554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曲面玻璃激光自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利用生活中玻璃起雾的现象,同时利用玻璃起雾降低玻璃的透射光,增大玻璃的漫反射,提高激光检测的精度。在生活中也有防止车窗玻璃起雾的防雾剂在卖,其原理就是利用制剂中的亲水基团,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并使其表面张力降低,从而减小水分子与透明物体表面的接触角,使水分子还没有在透明物体表面形成细小水珠之前,就会润湿、扩散于透明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透明水膜,对入射的光线不再产生散射作用,对视线也不产生干扰,从而起到防雾的作用。利用这一现象可以设计一种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在薄膜表面喷射一种起雾剂,使薄膜上的高表面能区域透明,低表面能区域起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实现对薄膜的表面能差异的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舱室,舱室内均设有用于透明基底传送的传送带,舱室两端以及舱室之间均设有自动启闭的自动门,四个相互连接的舱室依次为缓冲室、冷藏室、检测室以及干燥室,所述缓冲室外设有真空泵,所述冷藏室用于对通过的透明基底及其上的薄膜降温,所述检测室内设有起雾装置以及激光检测装置,所述起雾装置中设有用于透明基底通过时打开、通过后关闭的自动瓶盖,所述起雾装置在激光检测装置对透明基底上的薄膜进行检测前喷出热气喷雾,热气喷雾在透明基底的薄膜面发雾,激光检测装置对透明基底的薄膜的雾气状态进行检测薄膜的表面能差异状况,所述干燥室用于使通过的透明基底上的薄膜表面的溶液快速干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舱室内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且同步传动的传送带,所述透明基底搭载于两条相互平行的传送带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室内连通有CDA管路,所述CDA管路用于输送压缩空气或者氮气。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藏室周围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安装在冷藏室内壁或外壁上的隔热板,用于防止冷气外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起雾装置包括溶液瓶和加热台,所述溶液瓶放置在加热台上,溶液瓶位于所述检测室内传送带传送的透明基底下方,自动瓶盖设置在溶液瓶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溶液瓶及用于放置溶液瓶的加热台四周还设有隔热装置。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溶液瓶内放置有检测溶液,所述溶液瓶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透明基底通过的红外探头。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激光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检测室内传送带传送的透明基底上方。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干燥室内设有用于对薄膜表面的溶液干燥的红外加热装置。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的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中,利用玻璃起雾降低玻璃的透射光,增大玻璃的漫反射,提高激光检测的精度,将溶液瓶内检测溶液起雾形成亲水基团,使水分子润湿、扩散于薄膜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透明水膜,对激光检测装置入射的光线不再产生散射作用,从而起到防雾的作用,使薄膜上的高表面能区域透明,低表面能区域起雾,实现对薄膜的表面能差异的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0017]2、本技术提供的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检测过程全密闭,减少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干扰,检测前对薄膜进行抽真空和通入干燥空气的处理,减少水汽对结果的干扰,薄膜在到达检测位置后内腔先进行制冷对薄膜降温,再喷出特殊制剂制成的热气喷雾使膜面低表面能区域发雾,检测结束后自动筛查,合格的透明基底上的薄膜烤干后随透明基底一起流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重新清洗。
[0018]3、本技术提供的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溶液拿来作为起雾剂可以检测不同的表面能,以适用于不同的涂膜,起雾剂在薄膜表面干燥后无残留,对后续涂膜无干扰。通过激光检测薄膜上的起雾区域,速度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一种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起雾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3为图1中传送带传送透明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

自动门、2

CDA管路、3

真空泵、4

透明基底、5

传送带、6

隔热层、7

激光检测装置、8

隔热装置、9

溶液瓶、10

加热台、11

红外加热装置、12

检测溶液、13

自动瓶盖、14

红外探头、A

缓冲室、B

冷藏室、C

检测室、D

干燥室。
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光密度大,可实现超远距离照射的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舱室,舱室内均设有用于传送待检测透明基底(4)的传送带(5),舱室两端以及舱室之间均设有自动启闭的自动门(1),四个相互连接的舱室依次为缓冲室、冷藏室、检测室以及干燥室,所述缓冲室外设有真空泵(3),所述冷藏室用于对通过的透明基底(4)及其上的薄膜降温,所述检测室内设有起雾装置以及对激光检测装置(7),所述起雾装置中设有用于透明基底(4)通过时打开、通过后关闭的自动瓶盖(13),所述起雾装置在激光检测装置(7)对透明基底(4)上的薄膜进行检测前喷出热气喷雾,热气喷雾在透明基底(4)的薄膜面发雾,激光检测装置(7)对透明基底(4)的薄膜的雾气状态进行检测薄膜的表面能差异状况,所述干燥室用于使通过的透明基底(4)上的薄膜表面的溶液快速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内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且同步传动的传送带(5),所述透明基底(4)搭载于两条相互平行的传送带(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透明基底薄膜表面能差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内连通有CDA管路(2),所述CDA管路(2)用于输送压缩空气或者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纤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