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停靠结构、接线设备及集装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951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合停靠结构、接线设备及集装箱系统,开合停靠结构包括连接件;基座在窗口的一侧设有垂直于转动轴线布设的若干停靠孔,停靠孔沿转动轴线的方向开孔;盖板在同一侧垂直于转动轴线布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沿转动轴线的方向开孔;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连接件还设有限位部以使连接件无法脱离第一连接孔;连接件还适于沿转动轴线方向相对盖板运动以选择性地插入第二连接孔或停靠孔。接线设备采用上述开合停靠结构,集装箱系统采用上述接线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合停靠结构、接线设备及集装箱系统,盖板在开启后可停靠于至少两个转动位,可适用于多种场合。可适用于多种场合。可适用于多种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停靠结构、接线设备及集装箱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机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合停靠结构、接线设备及集装箱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接线设备包括基座、接线组件和盖板,现有技术中盖板多采用分离式设计,采用螺钉紧固安装在基座上,接线维护时需要拆卸盖板,盖板完全分离机柜,在操作时盖板容易丢失,拆装耗费工时成本,且防护性差。现有技术中也有将盖板与基座铰接,但这种结构的盖板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很有可能受到风力或意外的推力而关闭,对于接线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开合停靠结构、接线设备及集装箱系统,盖板在开启后可停靠于至少两个转动位,即盖板可停靠于不同的打开角度,可适用于多种场合。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技术方案一,一种开合停靠结构,用于使相对基座绕一转动轴线转动的盖板启闭基座上的窗口并在开启后停靠于至少两个转动位;包括连接件;所述基座在所述窗口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布设的若干停靠孔,所述停靠孔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开孔;所述盖板在同一侧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布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开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还设有限位部以使所述连接件无法脱离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件还适于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相对所述盖板运动以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或所述停靠孔。
[000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连接件还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沿转动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端部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限位部固接;所述第二端部适于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或所述停靠孔。
[000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连接孔或停靠孔的孔壁转动配合并沿转动轴线方向卡接。
[000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连接件还设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部固接,所述第二抵接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连接部固接,所述第一抵接部适于抵接所述盖板,所述第二抵接部适于抵接所述盖板或所述停靠孔的孔沿;所述基座于所述停靠孔所在一侧还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适于在所述盖板关闭所述窗口时抵接所述连接部。
[0009]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卡槽为环形卡槽。
[0010]基于技术方案二至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盖板靠近所述转动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盖板远
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侧。
[0011]基于技术方案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各停靠孔沿第二方向布设,所述窗口沿第三方向开设,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正交。
[0012]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基座于所述窗口沿第一方向的一侧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固定部,各停靠孔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停靠孔至少为三个以使所述盖板可选择性地停靠于第一转动位、第二转动位和第三转动位;在所述第一转动位,所述盖板与所述窗口所在的平面间的夹角为锐角;在所述第二转动位,所述盖板与所述窗口所在的平面间的夹角为直角;在所述第三转动位,所述盖板与所述窗口所在的平面间的夹角为钝角。
[0013]技术方案九,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接线设备,包括基座、接线组件和技术方案一至八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合停靠结构;所述基座对应所述接线组件设有窗口,基座在所述窗口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布设的若干停靠孔,所述停靠孔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开孔。
[0014]技术方案十,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集装箱系统,其特征是,其采用技术方案八所述的接线设备,所述窗口露出于集装箱的箱体外。
[0015]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技术方案一中,盖板可相对基座停靠于至少两个转动位,由于各停靠孔沿垂直于转动轴线的方向布设,通过使连接件插入不同的停靠孔即可使得盖板相对基座打开不同的角度,从而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需要改变盖板的打开角度时,可使连接件先沿转动轴线方向相对盖板运动以使连接件退出第二连接孔或停靠孔,由于限位部的设置,连接件无法脱离第一连接孔,连接件即可以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为转轴转动,再将连接件插入第二连接孔即可,操作简单省力;当需要盖板关闭窗口时,可将连接件插入第二连接孔,即可收纳连接件,避免连接件晃动造成器件的损伤或产生噪音。可知,本技术方案的开合停靠结构,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如应用于接线设备时,盖板停靠于不同的转动位可实现不同的打开角度,既便于接线操作也便于在接线完后对线缆起遮蔽作用;应用于其他结构时,盖板打开不同的角度可满足不同的空间需求,如在空间大时,可使盖板停靠于一个比较大的打开角度,在空间比较小时,则可时盖板停靠于一个比较小的打开角度,从而适用于多种场合。
[0017]2、技术方案二中,连接件的结构设置简单实用,易于安装。
[0018]3、技术方案三中,第二端部设有卡槽,卡槽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或停靠孔的孔壁转动配合并沿转动轴线方向卡接,使得第二端部插入第二连接孔或停靠孔时,不易脱离第二连接孔或停靠孔,使得盖板打开时盖板的悬停更为稳定,而盖板关闭时,连接件与盖板的连接更为稳定。
[0019]4、技术方案三中,盖板关闭后,由于连接件仍可能回相对盖板运动,设置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可抵接盖板,设置限位件,限位件抵接连接件的连接部,如此,连接件沿转动轴线方向的运动被限制,从而使得连接件在盖板盖合后不易晃动,结构更为稳定,避免了在搬运或有风力等过程中对其他器件产生影响,或产生噪音。
[0020]5、技术方案五中,卡槽为环形卡槽,第二端部插入时可在多个角度实现卡接,操作更为便利。
[0021]6、技术方案六中,转动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连接孔位于盖板靠近转动轴线的一侧,第二连接孔位于盖板远离转动轴线的一侧,即第一连接孔位于第二连接孔上方,使得第二端部在退出第二连接孔或停靠孔时,第二端部即受重力作用位于下方,在随后将第二端部插入第二连接孔或停靠孔时,更为省力。
[0022]7、技术方案七中,转动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各停靠孔沿第二方向布设,窗口沿第三方向开设,相比于窗口沿第二方向开设,更为节省空间。
[0023]8、技术方案八中,固定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各停靠孔设于固定部,结构简单易实现;盖板停靠于第一转动位、第二转动位和第三转动位,使得盖板可相对基座以锐角打开、直角打开或钝角打开,应用于接线设备时,打开角度为钝角时,可便于接线或拔线,打开角度为直角时,既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停靠结构,用于使相对基座(10)绕一转动轴线转动的盖板(20)启闭基座(10)上的窗口(11)并在开启后停靠于至少两个转动位;其特征是,包括连接件(30);所述基座(10)在所述窗口(11)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布设的若干停靠孔(121),所述停靠孔(121)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开孔;所述盖板(20)在同一侧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布设有第一连接孔(21)和第二连接孔(22),所述第一连接孔(2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2)均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开孔;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0)还设有限位部(31)以使所述连接件(30)无法脱离所述第一连接孔(21);所述连接件(30)还适于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相对所述盖板(20)运动以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22)或所述停靠孔(1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停靠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30)还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端部(32)、第二端部(33)和连接部(34),所述连接部(34)连接第一端部(32)和第二端部(33);所述第一端部(32)和第二端部(33)均沿转动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端部(32)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21)并与所述限位部(31)固接;所述第二端部(33)适于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22)或所述停靠孔(1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合停靠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端部(33)设有卡槽(331),所述卡槽(33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2)或停靠孔(121)的孔壁转动配合并沿转动轴线方向卡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合停靠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30)还设有第一抵接部(35)和第二抵接部(36),所述第一抵接部(35)靠近所述第一端部(32)与所述连接部(34)固接,所述第二抵接部(36)靠近所述第二端部(33)与所述连接部(34)固接,所述第一抵接部(35)适于抵接所述盖板(20),所述第二抵接部(36)适于抵接所述盖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毅吴涛毛文涛吴艳春任汝婷孙召儒魏维志方灿艺张跃澄陈盛华黄毅陈少俊王惠杰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