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电,具体涉及一种供电柜。
技术介绍
1、目前,ups被广泛采用。在市电异常时,ups通常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来保证对负载的不间断电能供应。ups一般包括储能装置和变流装置,储能装置与变流装置之间需要电连接,但现有的储能装置和变流装置为两个独立的装置,两者之间的电连接线缆较长,且接线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供电柜,其中变流装置和储能装置的接线距离短,接线便捷。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及其相关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但不限于下述方案:
3、第一技术方案及其相关实施例涉及一种供电柜,包括柜体,其设有第一容置区、第二容置区和第三容置区,所述第二容置区与第一容置区和第三容置区邻接,所述第一容置区设有至少一个容置通道,所述第三容置区设有若干安装通道;变流装置,其包括与容置通道数量相等的变流模块,各变流模块一一对应地容置于各容置通道中,每个变流模块设有电池端;储能装置,其包括与安装通道数量相等的直流供电模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柜,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柜,其特征是,所述变流模块(20A)还设有第一信号连接端(24);所述直流供电模块(40)设有第二信号连接端(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与第二连接件(72)的结构相同,所述安装通道(131)还适于容置变流模块(20A),所述第一连接件(71)还适于在对应的变流模块(20A)在安装通道(131)内安装到位时与其插接且相应地调整为并接于第一连接端(61);所述容置通道(111)还适于安装直流供电模块(40),所述第二连接件(72)还适于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柜,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柜,其特征是,所述变流模块(20a)还设有第一信号连接端(24);所述直流供电模块(40)设有第二信号连接端(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与第二连接件(72)的结构相同,所述安装通道(131)还适于容置变流模块(20a),所述第一连接件(71)还适于在对应的变流模块(20a)在安装通道(131)内安装到位时与其插接且相应地调整为并接于第一连接端(61);所述容置通道(111)还适于安装直流供电模块(40),所述第二连接件(72)还适于在对应的直流供电模块(40)在容置通道(111)内安装到位时与其插接且相应地调整为并接于第二连接端(6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柜,其特征是,所述安装通道(131)的后侧和容置通道(111)的后侧均设有安装件(73);所述安装通道(131)还适于安装变流模块(20a);所述容置通道(111)还适于容置直流供电模块(40);所述安装件(73)适于分时与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卡接,以使变流模块(20a)容置于安装通道(131)且安装到位时与卡接于安装件(73)的第二连接件(72)插接,以及直流供电模块(40)容置于容置通道(111)且安装到位时与卡接于安装件(73)的第一连接件(71)插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柜,其特征是,所述安装通道(131)还适于容置变流模块(20a);所述容置通道(111)还适于安装直流供电模块(40);各第一连接件(71)还一一对应地装接于各容置通道(111)的一端并与各第二连接件(72)沿容置通道(111)的宽度方向并排,其适于在对应的直流供电模块(40)容置于容置通道(111)且安装到位时与其插接;各第二连接件(72)还一一对应地装接于各安装通道(131)的一端并与各第一连接件(71)沿安装通道(131)的宽度方向并排,其适于在对应的变流模块(20a)容置于安装通道(131)且安装到位时与其插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柜,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0)包括若干插接件(74),各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伟龙,张堡森,吴日飚,吕永银,郑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