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34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料斗和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有立式提升输送机构和溜槽,料斗中的瓶盖开口端朝前并逐个依次排列于立式提升输送机构上,再由立式提升输送机构提升至一定高度后,移入溜槽中,并在溜槽中转变成开口端朝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上料机构,包括立式提升输送机构和溜槽,在立式提升输送机构的运行过程中,存放于料斗中原本杂乱无章的瓶盖,能够保持以开口端朝前的姿态逐个依次排列于立式提升输送机构上,再由立式提升输送机构提升至一定高度后,移入溜槽中,并在溜槽中转变成开口端朝上,逐渐向前供给,为后续滴塑工序提供了所需姿态(开口端朝上)的瓶盖,实现了自动化且持续的供料。实现了自动化且持续的供料。实现了自动化且持续的供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瓶盖生产加工
,具体是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瓶盖作为酒类包装的一部分,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1、密封性:可对酒起保护作用,有效阻隔外部空气与内部酒类之间的接触,阻止内部酒类的挥发与蒸发,长时间保持酒质不变,这是瓶盖最基本的功能;2、装饰性:瓶盖虽小,却可对整个包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设计新颖、色泽亮丽的瓶盖不仅能够提升酒类产品的档次,还能凸显生产厂家的主题文化与企业精神;3、防伪性:通过结构、表饰、材料等多种手段,让制假者难以仿制,从而提高防伪性能,防伪已成为瓶盖的重要功能之一。
[0003]目前,在瓶盖制造行业,除采用传统的防伪结构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二维码因其可存储丰富信息且易于移动智能终端(手机)识别的特点,成为了当前广泛应用的记录商品信息的方式。瓶盖制造企业将二维码印制在瓶盖的内侧面,在开启瓶盖后,可以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手机)来识别二维码,可以实现产品的防伪、信息追溯、营销推广等目的。
[0004]此外,垫片作为瓶盖常见的内置件,通常呈透明状,具有良好的密封、缓冲、抗震、隔热、防潮、抗化学腐蚀等性能,且无毒、不吸水。目前,通常会将存储有产品信息的二维码印制在瓶盖的内侧面,以此来达到防伪、信息追溯、营销推广等效果。若将垫片固化成型于已印制有二维码的瓶盖的内侧面,则能够利用垫片的上述特性,既起到保护二维码的作用,又不妨碍对二维码的正常识别。
[0005]为此,通常采用滴塑的方式,将由挤出机挤出的胶球滴加在瓶盖的内侧面,在通过机械挤压的方对胶球进行挤压,最终在已印制有二维码的瓶盖的内侧面成型出透明状的垫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对存放于料斗中呈杂乱无章状态的瓶盖进行整理、排列,并有序的输送至滴塑机的进料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能够对存放于料斗中呈杂乱无章状态的瓶盖进行整理、排列,并有序的输送至滴塑机,来为后续滴塑工序提供了所需姿态(开口端朝上)的瓶盖,以实现自动化且持续的供料。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用于存放瓶盖的料斗和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有立式提升输送机构和溜槽,所述溜槽固定连接于所述立式提升输送机构的上端的一侧,所述料斗中的瓶盖开口端朝前并逐个依次排列于所述的立式提升输送机构上,立式提升输送机构用于将开口端朝前的所述瓶盖提升至一定高度后,移入所述溜槽中,溜槽用于将移入其中的开口端朝前的所述瓶盖转变成开口端朝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提升输送机构包括有呈竖向设置且后仰的带式输送机,所
述的料斗固定连接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前侧的底部,且料斗的后侧敞口,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沿其宽度方向分别固定连接有呈间隔分布的若干个横条;所述料斗中的瓶盖开口端朝前并逐个依次排列于各横条上,随着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随所在的横条向上提升。
[0010]进一步的,每个横条的宽度均为瓶盖的深度的一半,相邻横条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瓶盖的外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溜槽自其进料端向出料端呈向下倾斜设置,包括有开口端朝前的竖向段,所述竖向段的进料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端的一侧,竖向段的另一端通过扭转形成开口端朝上的横向段。
[0012]进一步的,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端的前侧分别设有朝向所述溜槽的若干个第一气嘴管,所述竖向段的前侧和横向段的上侧分别设有朝向出料端的若干个第二气嘴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料斗由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底板围合而成,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对应固定连接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两侧机架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后端沿其宽度方向设有缺口并转动安装有可向上偏转的挡板,所述的挡板在所述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受所述若干个横条顶升而向上偏转。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所采用的上料机构,包括立式提升输送机构和溜槽,在立式提升输送机构的运行过程中,存放于料斗中原本杂乱无章的瓶盖,能够保持以开口端朝前的姿态逐个依次排列于立式提升输送机构上,再由立式提升输送机构提升至一定高度后,移入溜槽中,并在溜槽中转变成开口端朝上,逐渐向前供给,为后续滴塑工序提供了所需姿态(开口端朝上)的瓶盖,实现了自动化且持续的供料。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溜槽的横向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1]参见图1、2,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用于存放瓶盖1的料斗2和上料机构3,上料机构3包括有立式提升输送机构31和溜槽32,溜槽32固定连接于立式提升输送机构31的上端的一侧,料斗2中的瓶盖1开口端朝前并逐个依次排列于立式提升输送机构31上,再由立式提升输送机构31提升至一定高度后,移入溜槽32中,并在溜槽32中转变成开口端朝上。
[0022]需要说明的是,溜槽32应当固定于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架(图中未示出)上,起到支
撑溜槽32的作用。
[0023]本实施例中,立式提升输送机构31包括有呈竖向设置且后仰的带式输送机311,料斗2固定连接于带式输送机311的前侧的底部,且料斗2的后侧敞口,带式输送机311的输送带上沿其宽度方向分别固定连接有呈间隔分布的若干个横条312;料斗2中的瓶盖1开口端朝前并逐个依次排列于各横条上,随着带式输送机311的运行,随所在的横条向上提升。
[0024]本实施例中,每个横条的宽度均为瓶盖1的深度的一半,相邻横条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瓶盖1的外径。
[0025]由此,通过设定每个横条的宽度均为瓶盖1的深度的一半,在第一带式输送机311运行的过程中,料斗2中的瓶盖1在移动至相应的横条上时,若瓶盖1的开口端朝后,即其封闭端朝前,由于瓶盖1的重心靠近其封闭端,因此随着高度的增加会从所在的横条上掉落,返回至料斗2中;若瓶盖1的开口端朝前,则瓶盖1能够排列于所在的横条上,随着高度的增加,也不会发生掉落。
[0026]此外,通过设定相邻横条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瓶盖1的外径,在不影响瓶盖1排列于相应的横条的基础上,能够尽可能的增加横条的数量,能够尽可能多的排列和提升瓶盖1,以此来提高提升效率。
[0027]本实施例中,溜槽32自其进料端向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用于存放瓶盖的料斗和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有立式提升输送机构和溜槽,所述溜槽固定连接于所述立式提升输送机构的上端的一侧,所述料斗中的瓶盖开口端朝前并逐个依次排列于所述的立式提升输送机构上,立式提升输送机构用于将开口端朝前的所述瓶盖提升至一定高度后,移入所述溜槽中,溜槽用于将移入其中的开口端朝前的所述瓶盖转变成开口端朝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式提升输送机构包括有呈竖向设置且后仰的带式输送机,所述的料斗固定连接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前侧的底部,且料斗的后侧敞口,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沿其宽度方向分别固定连接有呈间隔分布的若干个横条;所述料斗中的瓶盖开口端朝前并逐个依次排列于各横条上,随着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随所在的横条向上提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盖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横条的宽度均为瓶盖的深度的一半,相邻横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百世佳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