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19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鞋底的成型方法,先制备一个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具有一个下模座及一个盖合于该下模座的上模座,将一个第一聚氨基甲酸酯原料注入该上模座的一个上模穴中,且成型一个上垫层,再将一个第二聚氨基甲酸酯原料注入该下模座的一个下模穴中,且成型一个下垫层与该上垫层固结,该下垫层的硬度小于该上垫层。当开启该成型模具,获得一个具有该上、下垫层的鞋底,该成型模具也可配合一个填充件进行上、下垫层的成型作业。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连续的步骤,不但可制得双层具有不同软硬度的鞋底,以符合使用者舒适的需求,且制程简单、制造容易,可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一般具有弹性的鞋底都是透过发泡成型,因此成型后的鞋底的各个部 位都具有相同弹性,也就是说,无论从鞋底的顶端部一直到底端部,柔软 度皆相同。所以在运用上就会有限制,鞋底过软或鞋底过硬都会有不舒适 感,因此市面上有上、下层软硬度不同的鞋底问世,而这种鞋底,实务上 是将上层与下层分别发泡成型后,透过粘着剂粘结成一体,而确实于使用 舒适感上增益不少,但是仍然存在有因为胶连容易分裂、需要胶连加工增 加成本等缺失,而于产业利用上相当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配合一个填充件可以成型双层具有 不同软硬度的鞋底且不需要透过二次胶连加工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在单一个成型模具内部成型 双层具有不同软硬度的鞋底且不需要透过二次胶连加工的鞋底的成型方 法。本专利技术,包含下列步骤(A)制备一个成型模具及一 个填充件,该成型模具具有一个下模座及一个盖合于该下模座的上模座, 该下模座具有一个顶面及一个由该顶面凹设的下模穴,该上模座具有一个 底面及一个由该底面凹设的上模穴。(B)将该填充件放置在该下模穴中且 关闭该成型模具,并将一个第一聚氨基甲酸酯原料注入该上模穴中,且成型一个上垫层。(C)开启该成型模具,且自该下模穴中取出该填充件。(D)关闭该成型模具,并将一个第二聚氨基甲酸酯原料注入该下模穴中,且成型一个直接与该上垫层固结的下垫层,该下垫层的硬度小于该上垫层。(E)开启该成型模具,取出一个具有该上、下垫层的鞋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包含下列步骤(A)制备一个成型 模具,该成型模具具有一个下模座及一个盖合于该下模座的上模座,该下 模座具有一个顶面及一个由该顶面凹设的下模穴,该上模座具有一个底面 及一个由该底面凹设的上模穴。(B)关闭该成型模具,且将该成型模具倒 置,促使该上模穴位于该下模穴下方。(C)将定量的一个第一聚氨基甲酸 酯原料注入位于下方的上模穴中,且成型一个上垫层。(D)将一个第二聚 氨基甲酸酯原料注入位于上方的下模穴中,且成型一个直接与该上垫层固 结的下垫层,该下垫层的硬度小于该上垫层。(E)开启该成型模具,取出 一个具有该上、下垫层的鞋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专利技术连续的步骤,不但可制得双层具 有不同软硬度的鞋底,以符合使用者舒适的需求,且制程简单、制造容易, 可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所应用的一个成型模具及一个填 充件的平面分解图,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成型示意图,说明在一个上模穴中成型一个上 垫层;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说明自一个下模穴中取出该填充件;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成型示意图,说明在一个下模穴中成型一个直接与该上垫层固结的下垫层;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成品剖面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较佳实施例所应用的成型模具;图7是该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成型示意图,说明在一个上模穴中成 型一个上垫层;图8是该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成型示意图,说明在一下个模 穴中成型一个直接与该上垫层固结的下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如图1所示,制备一个成型模具10及一个填充件20,该成 型模具10具有一个下模座11及一个盖合于该下模座11的上模座12,该 下模座11具有一个顶面111及一个由该顶面111凹设的下模穴112,该上模座12具有一个底面121及一个由该底面121凹设的上模穴122。该 填充件20可重复使用,并具有固定形状且可耐高温,该填充件20具有一 个贴触于该下模穴112底部的底面21、 一个相反于该底面21的顶面22 及一个固设在该顶面22的离型层23。本实施例的填充件20可采用为聚 氨基甲酸酯(PU)材质,也可用其它可耐热及縮水率相同于聚氨基甲酸酯 的材料。步骤二如图2所示,将该填充件20放置在该下模穴112中且关闭 该成型模具10,该离型层23相邻于该上模穴122,并将一个第一聚氨基 甲酸酯原料注入该上模穴122中,且成型一个上垫层100。该上垫层100 成型时,该成型模具10在一个烤箱(图未示)中的温度(是指环境温度) 为120 130。C,且该上、下模穴112、 122内部的工作温度为60 70°C。步骤三如图3所示,开启该成型模具IO,且自该下模穴112中取 出该填充件20,且该上垫层100仍然位于该上模穴122中。步骤四如图4所示,再关闭该成型模具IO,并将一个第二聚氨基 甲酸酯原料注入该下模穴112中,且成型一个直接与该上垫层100固结的 下垫层200,该下垫层200的硬度小于该上垫层100,以硬度计asker SHORE〃C〃度量表面,该上垫层100的硬度为60-75度,最佳为70度,而 下垫层200为20-35度,最佳为25度。步骤五开启该成型模具IO,取出一个具有该上、下垫层IOO、 200 的鞋底300 (如图5所示)。上述用于成型该上、下垫层100、 200的第一、二聚氨基甲酸酯原料 以分子相近者的结合物性最佳,例如,同为聚醚类或同为聚酯类,且选择 上以聚醚类为较佳,聚酯类次之。因此,利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步骤,不但可制成具有双层不同软硬度的鞋底300,且整体设备简单,只需利用单一个成型模具10配合该填充件 20,可制得该鞋底300,制造成本低,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步骤四中,说明该下垫层200的硬度小于 该上垫层100,源自于这种鞋底300在成型后能让使用者穿戴上更舒适, 且因为鞋底300需要上硬下软,若在制程中先以较软的下垫层200进行发 泡,而后再发泡较硬的上垫层100附着,将因为该上垫层100于发泡时的 工作条件、重力等问题,使得已完成发泡的该下垫层200会与该上垫层 IOO的结合效果相当差,甚至无法量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主要也是为 了避免这种状况产生,而先进行该上垫层100的发泡成型,但是该上垫层 100于发泡时并没有下垫层200,所以于步骤一中先准备有构型与该下垫 层200相当的该填充件20作为该上垫层100在发泡时的支撑件,以完成 该上垫层100的先行制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如图6所示,制备一个成型模具IO,该成型模具10与第 一个实施例完全相同,也具有一个下模座11及一个盖合于该下模座11的 上模座12,该下模座11具有一个顶面111及一个由该顶面111凹设的下 模穴112,该上模座12具有一个底面121及一个由该底面121凹设的上 模穴122。步骤二,如图7所示,关闭该成型模具IO,且将该成型模具10倒 置,促使该上模穴122位于该下模穴112下方。步骤三'将定量的一个第一聚氨基甲酸酯原料注入位于下方的上 模穴122中,且在该上模穴122中成型一个上垫层100。步骤四,如图8所示,将一个第二聚氨基甲酸酯原料注入位于上 方的下模穴112中,且在该下模穴112中成型一个直接与该上垫层100固 结的下垫层200,该下垫层200的硬度小于该上垫层100。步骤五'开启该成型模具IOO,取出一个具有该上、下垫层IOO、 200的鞋底300 (见图5)。因此,利用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也可制得具有双层不同软硬度的鞋 底300。综上所述,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底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A)制备一个成型模具及一个填充件,该成型模具具有一个下模座及一个盖合于该下模座的上模座,该下模座具有一个顶面及一个由该顶面凹设的下模穴,该上模座具有一个底面及一个由该底面凹设的上模穴;  (B)将该填充件放置在该下模穴中且关闭该成型模具,并将一个第一聚氨基甲酸酯原料注入该上模穴中,且成型一个上垫层; (C)开启该成型模具,且自该下模穴中取出该填充件; (D)关闭该成型模具,并将一个第二聚氨基甲酸酯原料注入 该下模穴中,成型一个直接与该上垫层固结的下垫层,该下垫层的硬度小于该上垫层; (E)开启该成型模具,取出一个具有该上、下垫层的鞋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愉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W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