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的研磨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99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床的研磨轮组,包含:一主轴座,所述主轴座包括一内端及一外端,该内端具有一装设定位部,通过其组装定位于磨床所预设的一加工轴定位座上,该外端则具有一研磨轮组套区段,又该主轴座内部具有一贯穿孔;一研磨轮,组套于该主轴座的研磨轮组套区段,并通过一定位构件使该研磨轮的组套状态达成定位,使该研磨轮得以随着该主轴座同步旋转;一中心夹头,同轴心凸设于该主轴座的外端得随着该主轴座同步旋转,该中心夹头外端具有一研磨构件夹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可广泛适用于需要使用磨床的研磨轮组的场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床的研磨轮组,尤其是涉及一种其主轴座同轴心增设 有一中心夹头的磨床的研磨轮组。
技术介绍
磨床的加工,通过其主轴所装设的研磨轮旋转运作以达到研磨(或称抛光) 工件表面的目的,而研磨的质量成果,也可透过装设颗粒粗糙度不同的研磨轮 来达到粗磨与细磨等不同加工要求。常用磨床所设研磨轮为业界所熟知,为组设于磨床所预设的唯一加工轴上, 也因此,当使用者要进行不同粗糙度的研磨加工作业时,必须将原本所装设的 研磨轮予以拆卸,然后再装上另一粗糙度不同的研磨轮进行校对后,方可进行下一道研磨加工作业;或者,也可将完成第一道研磨加工作业的工件拆下搬移 安装至另一磨床上进行下一道研磨加工作业;然而,前述两种研磨加工方式, 其由第一道研磨加工程序转移至第二道研磨加工程序时,均必须历经耗时的校 对调整过程方可持续进行,如此实造成研磨加工效率緩慢不佳、且成品误差率 相对增加的问题点,实仍旧未能符合加工者的最佳需求。因此,针对上述常用磨床结构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 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有待相关业者再加以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乃积极开发研究,并为改进上述使用方式的 不足,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技术的磨床的研磨轮 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磨床的研磨轮组,能够解决现有 技术中磨床的研磨加工方式由第 一道研磨加工程序转移至第二道研磨加工程序 时须历经校对过程而仍旧存在加工效率緩慢不佳、成品误差率增加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磨床的研磨轮组,包含 一主轴座,所述主轴座包括一内端及一外端,该内端具有一装设定位部,通过其组装定位于磨床所预设的一加工轴定位座上,该外端则具有一研磨轮组 套区段,所述该主轴座内部具有一贯穿孔; 一研磨轮,组套于该主轴座的研磨 轮组套区段,并通过一定位构件使该研磨轮的组套状态达成定位,使该研磨轮 得以随着该主轴座同步旋转; 一中心夹头,同轴心凸设于该主轴座的外端得随 着该主轴座同步旋转,该中心夹头外端具有一研磨构件夹持部。其中该轴向阶状柱的端柱部外端面设有一工具带动部。采用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技术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利用该中心夹 头可同轴心加装一研磨棒或副研磨轮的结构设计,使操作使用者可于单一台磨 床上轻易快速地进行两道研磨抛光加工作业,省去现有须拆装研磨轮或工件以 及校对调整的工时,进而达到有效提升研磨加工效率、大幅降低加工成本与失 误率的实用进步性和较佳产业利用效益。同时,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该轴向阶状柱的端柱部外端面设 有工具带动部的结构设计,可供一工具套接配合,使该加工轴定位座定位不旋 转,当所述螺帽旋锁过紧而不易旋松拆卸时,可利用工具套合于该工具带动部 以定位该加工轴定位座而达到更利于旋松拆卸该螺帽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研磨轮组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研磨轮组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是本技术研磨轮组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研磨轮组结构夹持副研磨轮的实施例图。 图5是本技术研磨轮组的拆装状态实施例图。 图6是本技术的研磨加工实施状态图一。 图7是本技术的研磨加工实施状态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l、图2、图3和图4,为本技术磨床的研磨轮组的较佳实施 例,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所述研磨轮组A包含下述构成一主轴座10,其包括一内端11及一外端12,该内端11具一装设定位部13 通过其组装定位于一磨床20所预设的一加工轴定位座21上,该外端12则具有 一研磨轮组套区段14,又该主轴座10内部具有一贯穿孔15;一研磨轮30,组套于该主轴座10的研磨轮组套区段14,并通过一定位构件 40使该研磨轮30的组套状态达成定位,使该研磨轮30得以随着该主轴座10同步 旋转;一中心夹头50,同轴心凸设于该主轴座10的外端12,得随着该主轴座10同 步旋转,该中心夹头50外端具有一研磨构件夹持部51。其中,该主轴座10内端11装设定位部13为一轴向阶状孔16以及一螺帽17所 构成,该轴向阶状孔16包括一锥孔段161、 一中槽段162、 一内扩槽163所构成, 该中槽段162与内扩槽163之间形成有一挡靠环面164,该螺帽17外周中段具有一 凸环缘171以呈轴向抵止于该挡靠环面164,该螺帽17外周外端并具有一工具套 组区段172 (可为一六角杆型态);同时,该磨床20所设加工轴定位座21凸设有 一轴向阶状柱22,该轴向阶状柱22包括一锥柱段221以及一端柱部222所构成, 该锥柱段221得与该轴向阶状孔16的锥孔段161相插套呈锥面配合状态,该端柱 部2 2 2设有外螺紋2 2 3可供该螺帽17相螺合。其中,该轴向阶状柱22的端柱部222外端面并设有一工具带动部224,所述工 具带动部224可为一四角杆段型态,以可供一套筒工具套接配合。其中,如图3所示,该中心夹头50所设研磨构件夹持部51,可通过其夹持一 研磨棒60,所述研磨棒60的最大外径须小于该研磨轮30最大外径。其中,如图4所示,该中心夹头50所设研磨构件夹持部51,可通过其夹持一 副研磨轮70,所述副研磨轮70的最大外径须小于该研磨轮30最大外径。其中,通过其使该研磨轮30的组套状态达成定位的定位构件40,包括一抵压 环41以及一螺锁环42所构成;同时该主轴座10的研磨轮组套区段14外端设有一 外螺紋段18,以供该螺锁环42螺合,该抵压环41则夹置于该研磨轮30与螺锁环 42之间。通过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现就本技术的使用动作情形说明如下如图5所示,为研磨轮组A的拆装状态实施例图,若当所述螺帽17旋锁过 紧而不易旋松拆卸时,可利用一工具90套合于该工具带动部224,通过其固定 该轴向阶状柱22而使该主轴座10无法产生旋动,并通过一工具91套接于该螺 帽17,而使该套合于该工具带动部224及螺帽17的工具90、 91产生反向旋转 作动(如图中Wl、 W2所示),以;—>卸该螺帽17。如图6所示,所述研磨轮组A进行二道研磨加工作业时,首先,将一加工件 80安装于磨床20的加工平台23上,并且使该加工件80要研磨处对应于该研 磨轮30,此研磨轮30可为粗糙度较粗的粗研磨專仑,以进行第一道研磨作业, 第一道研磨作业完成后,才可直接移动该磨床20的加工轴定位座21,以使该 研磨棒60对应于该加工件80糸大研磨处,以进行第二道加工作业,且该研磨棒 60粗糙度与该研磨轮30粗糙度不同,或该研磨棒60可研磨该研磨轮加工死角 处及孔洞部位,如图7所示,而不需将加工件80拆下搬移安装至另一磨床上才 能够进行加工作业,且不需再校对调整而可直接持续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磨床的研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床的研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床的研磨轮组包含: 一主轴座,所述主轴座包括一内端及一外端,该内端具有一装设定位部,通过其组装定位于磨床所预设的一加工轴定位座上,该外端则具有一研磨轮组套区段,所述该主轴座内部具有一贯穿孔;   一研磨轮,组套于该主轴座的研磨轮组套区段,并通过一定位构件使该研磨轮的组套状态达成定位,使该研磨轮得以随着该主轴座同步旋转; 一中心夹头,同轴心凸设于该主轴座的外端得随着该主轴座同步旋转,该中心夹头外端具有一研磨构件夹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馨堂何启成
申请(专利权)人:准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