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拟杆菌在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70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嗜酸拟杆菌(Bacteroides acidifaciens)在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嗜酸拟杆菌处理能够显著降低I/R损伤小鼠的肌酐和尿素水平、肾小管坏死细胞的数量、粒细胞内流比例,能够显著下调I/R损伤小鼠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细胞凋亡,能够缓解I/R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变化,能够减轻I/R损伤诱导的肾纤维化;表明嗜酸拟杆菌能够用于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提供一种新途径。伤的防治提供一种新途径。伤的防治提供一种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嗜酸拟杆菌在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嗜酸拟杆菌在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上公认的一种严重疾病,发病率高,且危重症患者死亡率不断增加,其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与血清肌酐升高,此外,AKI可引起肾脏内水和钠的积聚、多种电解质异常和肾纤维化,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脏疾病。另外,各种因素,包括氧化应激、炎症过程和细胞凋亡等,也参与了AKI发展为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0003]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肾组织的I/R损伤是AKI的主要诱发因素,可在肾移植、脓毒症和休克期间发生。因此,有效防治肾I/R损伤有助于抑制AKI的发生,或缓解AKI症状。
[0004]肠道微生物群也称为肠道菌群,由各种对人类健康存在有利和不利影响的细菌组成。最近的研究表明肾脏健康和肠道菌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会影响肾小球疾病的预后,并且肾脏炎症与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肠道产生的尿毒症毒素密切相关,后者会导致全身炎症。
[0005]众所周知,肠道菌群主要可分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四大类;如公开号为CN 11487842 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嗜酸乳杆菌KBL409菌株,该嗜酸乳杆菌KBL409菌株的培养物、裂解物或提取物能够通过减轻肾炎症、降低尿毒症毒素的血液浓度、减轻蛋白尿、恢复肾线粒体功能和/或抑制肾纤维化来预防或治疗肾病;而嗜酸乳杆菌即是一种类属厚壁菌门的革兰氏阳性菌。
[0006]目前尚未有嗜酸拟杆菌(Bacteroides acidifaciens)与肾I/R损伤相关的任何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嗜酸拟杆菌在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0008]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9]嗜酸拟杆菌(Bacteroides acidifaciens)在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嗜酸拟杆菌处理能够显著降低I/R损伤小鼠的肌酐和尿素水平、肾小管坏死细胞的数量、粒细胞内流比例,能够显著下调I/R损伤小鼠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细胞凋亡,能够缓解I/R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变化,能够减轻I/R损伤诱导的肾纤维化;表明嗜酸拟杆菌能够用于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提供一种新途径。
[0011]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嗜酸拟杆菌在制备肾炎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嗜酸拟杆菌在制备肾纤维化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嗜酸拟杆菌在制备急性肾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嗜酸拟杆菌为嗜酸拟杆菌DSM 15896。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0016]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嗜酸拟杆菌处理能够显著降低I/R损伤小鼠的肌酐和尿素水平、肾小管坏死细胞的数量、粒细胞内流比例,能够显著下调I/R损伤小鼠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细胞凋亡,能够缓解I/R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变化,能够减轻I/R损伤诱导的肾纤维化;表明嗜酸拟杆菌能够用于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提供一种新途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血浆中的肌酐水平;
[0018]其中,Con表示健康小鼠,I/R表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I/R+vehicle表示造模前给予无菌水灌胃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I/R+BA表示造模前给予嗜酸拟杆菌灌胃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Crea(μM)表示肌酐(微摩尔每升),***或###表示p<0.001,下同;
[0019]图2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血浆中的尿素水平;
[0020]其中,Urea(mM)表示尿素(毫摩尔每升);
[0021]图3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切片的PAS染色结果;
[0022]图4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肾小管坏死评分结果;
[0023]其中,Tubular necrosis score表示肾小管坏死评分,**表示p<0.01,#表示p<0.05,下同;
[0024]图5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切片的DAB染色结果;
[0025]图6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的粒细胞内流比例分析结果;
[0026]其中,Granulocytes rate(%)表示粒细胞内流比例(百分比);
[0027]图7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

α的表达水平;
[0028]其中,TNF

αmRNA expression(fc)表示TNF

α的mRNA表达水平(以GAPDH的表达倍数表示);下同;
[0029]图8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

1β的表达水平;
[0030]图9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

6的表达水平;
[0031]图10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0032]图11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

Caspase3的表达水平;
[0033]图12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水平;
[0034]图13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

2的表达水平;
[0035]图14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氧化应激分子SOD的水平;
[0036]图15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氧化应激分子GSH的水平;
[0037]图16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氧化应激分子MDA的水平;
[0038]图17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切片的天狼腥红染色结果;
[0039]图18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纤维化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0040]图19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纤维化相关蛋白α

SMA的表达水平;
[0041]其中,α

SMA protein expression(fc)表示α

SM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以GAPDH的表达倍数表示);下同;
[0042]图20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纤维化相关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
[0043]图21为不同处理后小鼠肾组织中纤维化相关蛋白Collagen I的表达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嗜酸拟杆菌(Bacteroides acidifaciens)在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药物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嗜酸拟杆菌为嗜酸拟杆菌DSM 15896。3.嗜酸拟杆菌在制备肾炎防治药物中的应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嗜酸拟杆菌为嗜酸拟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凤张惠敏汪丽王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添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