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与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44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与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包括电压侦测装置以及第一与第二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电路耦接于第一电压供应源与电子装置的主系统之间,用以根据指示信号的第一状态导通,以提供第一供应电压至主系统。电压侦测装置用以侦测第一供应电压的电压值以产生一侦测结果,并根据侦测结果输出指示信号。第二开关电路耦接于第二电压供应源与主系统之间,用以根据指示信号的第二状态导通,以提供第二电压供应源所供应的第二供应电压至主系统,其中第一电压供应源为电子装置的一外部电压供应源,并且第二电压供应源为电子装置的一内部电压供应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预防使用者因使用错误的变压器而导致计算机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特别关于一种适用于单一电池单元(single cell battery)的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笔记型计算机通常设计为使用4个电池单元(4 cell)或6 个电池单元(6 cell)的充电电池,因此其供应电压通常为19伏特 甚至更高。然而,由于近年来笔记型计算机的轻便性逐渐受到 重视,因此迷你型笔记型计算机(通常具有小于或等于10英寸的 面板或2公斤以下的重量)的需求也开始快速成长。为了节省笔 记型计算机的体积与重量,充电电池的设计成为 一 大考虑因素。 一般而言,当使用单一个充电电池单元时,笔记型计算机所需 的供应电压约为4伏特,其小于传统笔记型计算机的19伏特。一 但使用者将适用于接收19伏特的传统笔记型计算机的变压器耦 接至使用单一个充电电池单元笔记型计算机时,过高的电压会 造成计算机内部元件的毁损。另一方面,若使用者将供应电压 低于4伏特的变压器耦接至使用单一个充电电池单元笔记型计 算机时,过低的电压也可能造成电路短路,同样会造成计算机 内部元件的毁损。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单一 电池单元(single cell battery)充 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用以预防使用者因使用错误的变压器 而导致计算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 电路、电压侦测装置以及第二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电路耦接于 第一电压供应源与电子装置的主系统之间,用以根据指示信号 的第一状态导通,以提供第一电压供应源所供应的第一供应电 压至主系统。电压侦测装置用以侦测第一供应电压的电压范围 以产生一侦测结果,并根据侦测结果输出指示信号。第二开关 电路,耦接于第二电压供应源与主系统之间,用以根据指示信 号的第二状态导通,以提供第二电压供应源所供应的第二供应 电压至主系统,其中第一电压供应源为电子装置的一外部电压 供应源,并且第二电压供应源为电子装置的 一 内部电压供应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方法,用以保护一 电子装置的充电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选择性地耦接至一第一 电压供应源或一第二电压供应源,该第一电压供应源为该电子 装置的 一外部电压供应源,并且该第二电压供应源为该电子装置的一内部电压供应源。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方法包括自该 第一电压供应源接收一第一供应电压;判断该第一供应电压是 否介于 一 电压范围之间;以及当该第 一 供应电压介于该电压范 围之间时,提供该第一供应电压至该电子装置,并且当该第一 供应电压不介于该电压范围之间时,不提供该第一供应电压至 该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可预防使用者因使用错误的变压器而导致计算机损坏。附图说明图l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自动保 护电路。7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的内部电3各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一 实施例所述的电压侦测电路的 内部电路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以保护一电子 装置的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操作方法、目标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几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图l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自动 保护电路。 一电子装置100包括一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 101(以下简称自动保护电^各101)、 一主系统102、 一电池装置103 以及一充电装置104。电子装置可以是计算机装置,例如一笔记 型计算机,主系统102可以是包含电子装置内部的芯片与电路的 一系统,例如包含南桥芯片、北桥芯片、中央处理器等,并且 电池装置103可以是电子装置内部具有单 一 电池单元(single cell)的一电池装置。充电装置104则用以控制电池装置103根据 外部供应电压源充电。自动保护电路101可侦测供应至电子装置 IOO的外部供应电压的电压值,以避免l是供过高或过低的供应电 源至电子装置而导致电子装置损坏。自动保护电路101包括开关 电路lll、 113以及电压侦测装置112。开关电^各111耦接于外部 电压供应源(例如, 一电源线、 一变压器等装置)与电子装置的主系统102之间,用以根据一指示信号S!ND的一第一状态导通, 以提供外部电压供应源所供应的供应电压VADP至主系统102。电压侦测装置112用以侦测供应电压VADP的电压值以产生 一 侦测结果,并根据侦测结果输出指示信号S^d。开关电路113耦接于电池装置103与主系统102之间,用以根据指示信号Swd的一第二状态导通,以提供电池装置103所供应的供应电压vbat至主系统102。此外,电压侦测装置112也可对应产生一充电信号SAc—IN 至充电装置104,用以控制电池装置103同时根据外部供应电压 源充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一 实施例,电压侦测装置112包括稳压装置 201与电压侦测电路202。稳压装置201用以接收供应电压vadp, 并对应产生一输出电压Vz。电压侦测电路202用以根据输出电 压Vz产生两转换电压V!与V2,并且根据转换电压V,与V2以及一 参考电压vref产生该侦测结果。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自动 保护电路的内部电路图。自动保护电路101A包括开关电路 111A、 113A与电压侦测装置112A。电压侦测装置112A包括稳 压装置201A与电压侦测电路202A。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稳 压装置201A可以是一二极管211,例如一齐纳(Zener)二极管, 逆接至外部电压供应源,如图所示,二极管211具有一阴极耦接 至外部电压供应源以及一 阳极耦4妄至4妄地点。开关电^各111A包 括开关装置203 A耦接于外部电压供应源与主系统102(参考图1) 之间,以及开关装置204A耦接于开关装置203A与电压侦测电路 202A之间。而开关电路113A包括一开关装置205A耦接于主系 统102与电池装置103之间(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开关装置203A可以是PMOS晶体 管213 ,具有两端点分别用以耦接外部电压供应源与主系统102, 而开关204A为NMOS晶体管214,平行耦接 一 电阻R于PMOS晶 体管213的栅极与接地点之间,用以根据指示信号控制PMOS晶 体管213的导通状态。而开关装置205A可以是PMOS晶体管215。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晶体管与晶体管种类仅用以说明本 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同任何 熟习此项技艺者所共知,开关装置也可以是其它元件或根据任 何逻辑电路设计,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 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开关电路111A与113A实 际上可使用任意逻辑电路设计,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实施例, 电压侦测电^各202A可针对不同的开关电^各111A与113A的导通 逻辑需求,根据指示信号S! n d对应产生两控制信号S acg、 ^btg用以分别控制开关电路111A与113A,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使用 一个或多个指示/控制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由二极管211逆接至外部电压供应源,当供应电压VAD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装置的自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开关电路,耦接于一第一电压供应源与一电子装置的一主系统之间,用以根据一指示信号的一第一状态导通,以提供该第一电压供应源所供应的一第一供应电压至该主系统; 一电压侦测装置,用以 侦测该第一供应电压的电压值以产生一侦测结果,并根据该侦测结果输出该指示信号;以及 一第二开关电路,耦接于一第二电压供应源与该主系统之间,用以根据该指示信号的一第二状态导通,以提供该第二电压供应源所供应的一第二供应电压至该主系统,其中该 第一电压供应源为该电子装置的一外部电压供应源,并且该第二电压供应源为该电子装置的一内部电压供应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胜朱光达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